天天看点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作者:弧光未来影艺科技中心

《兹山鱼谱》讲述的是朝鲜王朝时期的生物学家丁若铨编写记录鱼类的书籍《兹山鱼谱》的过程。导演李濬益曾执导《王的男人》、《思悼》、《东柱》、《朴烈》等高分佳作,因此《兹山鱼谱》从筹拍阶段便颇具话题性。

此外,影片以全黑白色调呈现,尽显水墨画般的意境,增添了历史厚重感,这也是李濬益继影片《东柱》之后拍摄的第二部黑白影片。影帝级演员薛景求也是首次拍摄历史题材影片,因此让影迷更加期待。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据媒体报道,电影开拍之初导演李濬益宣布缩减制作费,两位主演薛景求和卞约汉演员主动把片酬调整到制作费可以适应的水平。任何电影制作方都争抢合作的两位演员,如此大胆举动吸引了电影界的视线。

电影界一位相关人士表示:“抛开电影制作规模和片酬问题,想要一起合作的演员对制作方和导演的意愿产生共鸣,这一点已经值得关注。”在演员片酬和参与分红都居高不下的趋势中,《兹山鱼谱》从制作开始便已不同寻常。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1. 个人的诞生

李濬益导演的第十四部电影《兹山鱼谱》讲述了被流放到黑山岛的丁若铨(薛景求饰)和黑山岛的渔夫昌大(卞约汉饰)相互分享知识和心灵的故事。这部友情的叙事,融会了性理学,西学,实学的价值,增添了黑白电影的风韵。

电影以在茫茫大海中孤独地坐在帆船上的丁若铨的形象开始,前往流配地黑山岛的路。超越孤独而不安的漂流的意象,丁若铨面临的是新关系的开始。在那里,他寻找新的道路,遇到新的人。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丁若铨在黑山岛遇到的新人中有一个叫昌大的青年。出生于黑山岛,对海洋生物无所不晓的渔夫昌大,比起鱼实际上更关心读书。在1814年黑山岛写的鱼类学书《兹山鱼谱》中多次提到了昌大这个名字。

序文是这么写的:“岛中有张德顺昌大者,杜门谢客,笃好古书,顾家贫少书,手不释卷,而所见者不能博。然性恬静精密,凡草木鸟鱼接于耳目者,皆细察而沉思得其性理,故其言为可信。余遂邀而馆之,与之讲究序次成编,名之曰《兹山鱼谱》。”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在《兹山鱼谱》的前言中登场的“昌大”这个名字,是电影《兹山鱼谱》的开始。就像《燕山君日记》中简短提及的艺人孔吉的故事诞生了电影《王的男人》一样,李濬益导演这次也讲述了虽然确实存在,但没有留下详细记录的历史中像影子一样的存在的宝石般的故事。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李濬益导演黑白的时代剧《兹山鱼谱》讲述了丁若铨与昌大的相遇,执笔《兹山鱼谱》的过程。

表面上是丁若铨和昌大超越身份和年龄和思想,分享友情的故事,但故事并没有就此停止,继续延伸到《牧民心书》之路和《兹山鱼谱》之路,讲述了近代思想的表现和实践。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从小一起学习的兄弟丁若镛和丁若铨也一同被流放。受到正祖宠爱的两兄弟因学习毫无阻碍,对西学(天主教学)也陷入了深深的沉迷之中,而这成为了祸端。在1801年“辛酉迫害”(正祖去世1年后发生的天主教迫害事件)时期,丁若镛被流放到康津,而丁若铨被流放到更远的黑山岛。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俩人在罗州栗亭店离别,这时的离别是兄弟最后一次见面。直到丁若铨去世,两兄弟一直通过书信联系。丁若镛给哥哥丁若铨留下了多首饱含思念和担忧之情的诗和书信。

在流配地,丁若铨和丁若镛走的是不同的路。丁若镛在流放地康津撰写了名著《牧民心书》和数百本书,对官吏的暴政进行了批判,记录了首领应该遵守的方针。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相反,丁若铨留下了海洋生物学书籍《兹山鱼谱》、批评国家错误的松树管理政策的《松政私议》、记录渔夫文顺德的大海漂流记的《飘海始末》等,这些都是实用书或与民众生活相关的书。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电影中也有成为该著述背景的插曲。同时,丁若镛也表达了决定走“《兹山鱼谱》之路”的想法,“从现在开始,我决定把目光转向自命不凡的学习。”

丁若铨在昌大的帮助下,从鱼的生长到使用,用文字记录自己亲自观察的情况。还给鱼起正确的名字,起名意味着它具有固有的存在的意义。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丁若铨不仅经常叫事物的名字,还经常叫昌大的名字。遇到什么事情就叫“昌大”,有疑问就叫“昌大”。

丁若铨在《兹山鱼谱》中不是孔子曰孟子曰,而是以“据昌大”的名义,表明了他的存在。不是一个百姓,一个贱民,而是通过名字展现固有的个人,这就是个人的诞生,是近代的诞生。从中可以看出平等的实践,消除身份的差异,强调个人的价值,这就是近代性。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在电影末尾的黑白画面中出现的蓝鸟鲜明地展现了《兹山鱼谱》的路向何处,导演着色强调的蓝鸟是对平等自由的世界的愿望。

按丁若镛的记载,丁若铨入岛后,“益纵饮,与鱼蛮鸟夷为俦侣,不复以骄贵相加。岛氓大悦,争相为主。”看起来丁若铨与当地人相处得较为愉快,当地人也乐意把他迎接到家中,以及岛上居民非常珍惜丁若铨。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电影中的丁若铨梦想着一个没有两班和平民之分的世界,因此他成为了“比弟弟更危险的人物”。

电影展示了性理学之路和西学之路,《牧民心书》之路和《兹山鱼谱》之路,但并没有哪一条路是真正的答案。“兹山鱼谱”之路和“牧民心书”之路,是互不相争的,就像丁若铨和丁若镛一直共享想法一样。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丁若铨和昌大虽然各自走自己的路,但也互相担心。后半段,情感火热的哀切和《兹山鱼谱》的执笔内容同时出现,是两条道路连成一条的高潮。这让我们意识到“越了解同行之人,我也会随之变得深刻”的古老格言。

2. 制作过程

以朝鲜时代为背景的黑白电影,再加上以在岛上拍摄为主的《兹山鱼谱》的制作过程,充满了像电影一样有趣的故事。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是如何制作《兹山鱼谱》的,并了解了他们制作过程中的故事。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兹山鱼谱》诞生之处。

被流放到黑山岛的丁若铨睡觉、吃饭、写作的空间的家居婶的草房在影片中是重要的空间之一。制作组考虑到各种条件,没有去黑山岛而是去了附近的道草岛盖了房子。

这座房子是李濬益导演亲自设计的,两个房间隔着大厅地板相对而望,中间豁然开阔,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海。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美术导演李宰成(音)说明道:“希望是能在山坡上看到大海的房子,找到这样的立地后,为了享受韩屋的乐趣,开了窗户盖了房子。”

房屋的建造现场并不是一般的电影布景组,而是投入了专门建造韩屋的人员。摄制组在拍摄结束后并没有拆除布景,而是原封不动地保留在了道草岛。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金成哲制作人说:“全罗南道新安郡政府计划将这里活用为旅游景点,所以从一开始就想最大限度地把房屋建得结实”。另一个原因是,虽然风景不错,但由于房子位于过风口,为了防止房子被风吹走而采取了同样的措施。

阴影和纹理的美妙。

家宅的内部虽然可以想象到并不富裕的生活,但却给人洁净的印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糊过多次的窗户纸和凹凸不平的墙壁的质感。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美术导演李宰成说:“《兹山鱼谱》没有光滑的部分,我们会故意在上面再涂上一层韩纸,做成了像很久以前的草屋一样的纹理制作。因为《兹山鱼谱》是黑白电影,所以有很多部分不是用颜色,而是用阴影和质感来产生视觉效果。”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在影片中,黑山岛渔民们的衣服和人物的服装过于陈旧和粗糙,这也是意图所在。在黑白电影中,随着服装的色彩和质感,人物会更鲜活。画面并没有单调,而是有意在服装和美术上增加了质感,人物的皱纹也大幅增加。

时时刻刻变化着的大海。

影片中出现无数大海的表情。有愤怒的大海,有日落时的大海,有白昼明亮的海,有月光照耀的海。摄影师李义泰在拍摄现场,总会随身携带一个小摄像机。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哪里会遇到特别的瞬间。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电影中的大海场面也是在午餐时间拍摄的。“那天也下着雨,中午天稍微亮了一下,看到了阳光普照大海的美丽风景,在摄影棚坐着的时候幸运地拍到了。”

在影片前半部,有一个想念弟弟的丁若铨掉进大海的场面。这个场面也隐藏着一个秘密。黑山岛的夜晚的海没有合适的光源。周围只有月光的空间。在海边岩石上设置照明灯,从现实上看也很难进行拍摄。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苦思冥想后,李义泰决定在白天拍摄该场面。“一般来说彩色电影的‘白天的夜晚’是利用蓝色的力量来制作夜景的,黑白电影的情况如何表现是很难预料的。所以即使月亮的颜色不能很好地表现黑暗,但是想着如果月亮升起的话也会像夜晚一样,所以在后期工作中用CG制作了月亮。”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黑白电影的多彩脸庞。

《兹山鱼谱》虽然是黑白电影,但给人一种明亮、温暖、生动的感觉。那是因为电影的主要故事发生在黑山岛,而黑山岛的场面也被拍得非常清晰。

《兹山鱼谱》的空间大致分为四个地方。丁若铨的汉阳,丁若铨与昌大的黑山岛,丁若铨的牛耳岛,昌大的罗州。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摄影师李义泰对不同的空间采用不同的反差来调节气氛。“丁若铨被流放前的前半部强烈地反差,在黑山岛拍摄时给人以明亮、温暖和有情感的感觉,丁若铨的牛耳岛拍摄时给人一种比它稍暗的感觉。

昌大的罗州为了强调白昼发生的不合理而拍摄得很明亮。虽然他的脸是黑的,但他的衣服是白的,所以人物的对比度也会变强。”《兹山鱼谱》是一部展现黑白如何散发出多彩光芒的电影。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神奇瞬间。

“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和演员们都在岛上继续拍摄。导演是最固定的,第二个是卞约汉演员。”(金成哲制作人)拍摄中,有其他日程的李姃垠演员往返于岛屿和陆地,每当进入岛上的时候,买来很多吃的东西给人们煮拉面和醒酒汤等,展现了自己的料理手艺。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金成哲制作人说《兹山鱼谱》的现场是“喜悦和激烈感混杂的现场”,特别是“最后拍摄那天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流泪的无法忘记的”。

“那眼泪证明了在拍摄现场的所有人都沉浸在丁若铨和昌大的关系中。摄影师也咬紧牙关拍摄,李濬益导演也哭了。没有拍摄的薛景求前辈担心影响卞约汉的感情,戴着帽子在后面。《兹山鱼谱》这个场景充满了神奇的瞬间。”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3. 人类的本质在于选择和行动

在黑白胶卷上用光线刻印出的历史一页。历史的忠实再现,这是李濬益导演的优点。电影以丁若铨和丁若镛踏上流放之路开始。在流放地黑山岛,丁若铨遇见了渔夫青年昌大。

在互相交流知识的过程中,丁若铨编写了《兹山鱼谱》。在此过程中两人的化学反应让剧情变得有趣。但是,他们因看待世界的观点不同而产生了分歧。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梦想出人头地的昌大想走丁若镛的《牧民心书》之路。丁若铨对此表示不满,他希望昌大能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但是昌大的视野被限制在岛里。

电影里共引入3次彩色场面,都是被丁若镛思想所感化的形象。令人惊讶的彩色场面装饰了电影的最后一幕。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昌大亲眼目睹了《牧民心书》中所看到的官吏的暴政,并试图按照书中的方针执行,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在《兹山鱼谱》虽然通过所谓历史的棱镜和黑白胶片来进行剧情,但是有一种柔和的《边山》版本的感觉。李濬益最近拍摄的影片中的年轻人是因坚持自己的信念而被世道挫折的人。

《兹山鱼谱》| 不爱官爵爱鱼类的另类文人

对于这些人的苦恼,用电影的方式解决就是死亡,出狱,返回家乡,《兹山鱼谱》也是这样。影片给人带来的琐碎的乐趣和温暖确实很有魅力。但是看着这部电影,只感到非常惋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