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裴鬥娜和孔侑主演的Netflix新劇《寂靜之海》明天就要開播了。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這是一部講述2075年,主角因為執行拯救地球的任務而前往月球陷入外太空的科幻懸疑劇。

先不論故事怎麼樣,前兩天劇照一曝光,評論一水兒地被裴姐的臉殺到。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确實,僅僅一張側臉,也能感受到眼神中一層漫過一層的情緒和戲劇張力。

也在這兩天,作為愛豆梯隊裡為數不多被認為有“演員相”的智秀,和丁海寅合作正式開啟演員生涯的第一部劇《雪滴花》,被南韓網友狂罵到登頂熱搜。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關于愛豆臉和演員臉的概念早已經在一波波的審美讨論裡嚼的隻剩渣子,翻來覆去不外乎骨肉貼合度、面部細節度、周身氛圍感等等這些量化歸類的詞兒。

叔覺得,這種蓋章畫戳式的定義和區分更多停留在表面,導向這種審美差異的除了藏在面皮兒下的人,還離不開人在所處的文化環境下潛移默化間形成的審美傾向。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普遍認為BLACKPINK隊内Jennie典型愛豆臉,Jisoo更偏演員臉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标準會如此割裂?

這對我們認識南韓審美是很有探讨意義、同時也是被忽略了的一部分,今天咱們就回到一場戲最本真的層面,來聊聊那些角色後面的東西。

01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南韓審美内力來源

一個民族的審美,取決于這個民族的文化根源。

而南韓是沒有根的國家。

近代以前,它安穩于中華宗主國的庇護之下。從中國大陸傳來的儒教曾經作為這個半島封建王朝的統治意念,被予以鐵拳般地施行。

朱子儒學對于韓民族的影響,甚至比對相鄰大陸上的原生地中國,更為徹底和深遠,孝文化和等級尊卑制度深深地刻在了南韓人的骨子裡。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成均館绯聞》中的成均館,也是北韓王朝時期推行儒學的官方教育機構

近代西學東進之後,随着出使明朝的科舉狀元許筠受洗為北韓半島第一個天主教徒,此後百年間,基督教逐漸在南韓紮根。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是的,就是那個《來自星星的你》裡都敏俊的老朋友許筠

作為亞洲國家裡基督教最為盛行的國家,夜幕降臨下的首都首爾,紅色十字林立,整座城市宛如一座巨型墓地。

南韓對蔔卦的狂熱,多少能展現出這個民族對自己命運的不确定性和安全感的匮乏。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取經自中國的儒教和舶來于西方的基督教在這座半島上互相碰撞,由此構成了南韓文化的沖突底色。

回顧2021年的南韓電影,李濬益的《茲山魚譜》是不得不提的一部。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這部提名拿獎到手軟的電影,講述了北韓王朝時期的生物學家丁若铨,在流放茲山期間編寫記錄魚類的書籍《茲山魚譜》的過程,也是在講述當一個人信仰破滅後是如何與現實、理想、自我自處的故事。

電影裡,丁若铨可以為了求生而叛教,他信孔子,也信耶稣,但他最後信的,其實是内心“如白鶴之生雖好,而茲山之污泥亦善也”的堅守。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儒教和基督共生、東方和西方互沖下形成的南韓審美内力,是如何投射在愛豆和演員身上的呢?

02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沖突審美力下撕裂的女性審美

1.儒教的規訓克制審美+高度成熟的娛樂産業,導向了狂熱畸形的愛豆審美

南韓國際文化交流振興院每年會出台《韓流白皮書》,一本關于年度全球韓流趨勢的研究報告,其中包括音樂、韓劇、韓影、歌手、演員、韓漫等各項分類。

娛樂業在南韓,被上升到國家政策的關注高度。

高度成熟的造星産業中,愛豆的商品屬性超越了作為人的個體屬性。

他們更像被設計包裝好的流水線商品而非有血肉愛恨、知冷熱苦辣的活生生的人。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1997年出道的一代女團S.E.S,到今年已經解散的五代女團IZONE

商品的義務是給主人帶來愉悅,是制造并維持幻想,撕開那層糖衣包裝紙更直白地說,是正義地媚衆。

為了維持偶像光環,愛豆們被經紀公司要求整容打針、極度節食。巴掌臉,螞蟻腰,筷子腿,和纖瘦四肢不相配的豐滿胸部,一切都朝着能帶來直接感官刺激的視覺沖擊力出發,朝着人體的承受極限出發。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但同時,她們也無法逃離傳統儒教下的父權凝視。

一邊要她在舞台上性感熱辣似蠱火,一邊又要她在生活中冰清玉潔做聖女。

一邊狂熱迷戀捧上遙不可及的神位,一邊人人盡可踩上一腳唾棄。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特定角度、固定機位、長時間機械訓練呈現出的取悅式美麗,在男尊女卑貴賤分明的禮制觀念社會,無法避免地排在鄙視鍊的最末端。

而當商品表現出意料之外的自我時,随之而來的是被溺死在大衆輿論中的命運。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2.基督的苦難堕落審美+南韓地理人文國情,導向了沖突擰巴的演員審美

地緣政治和殖民曆史之下,教堂成為了南韓民族運動的發源地。

但基督教在南韓,并不像西方社會那樣突出因信稱義的力量感,而是塑造了苦難堕落的審美傾向。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忍受凡世的苦難,等待天堂的救贖,基督教義是瀕死絕望之人抓住的最後一根稻草。隻是人人都有原罪,但人人并不平等。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樸贊郁《親切的金子》裡,基督教是被人嘲笑的兒戲

南韓電影中的基督符号,沒有救贖和甯靜的意味,更像是一個借此呈現導演對社會和人生思考的其他意識形态的工具。

李滄東的《薄荷糖》和《密陽》裡,基督并沒有為遭受創傷的人帶來安甯,也沒有使受污的靈魂得到潔淨。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正如李滄東談論自己,他不信仰任何宗教,但是個有宗教信仰性的人,因為他堅定地相信人生經曆的痛苦是有意義的。

這種堕落美學進一步影響到南韓的演員審美。

在演員内部,審美也有區分:

美而不可塑的臉和不美但可承受苦難的臉。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這張臉可以不精緻,但一定要演員的質感。什麼是演員的質感?

是一張忍耐的臉,邊緣的臉,堕落的臉,反叛的臉,被仇恨和絕望浸透的臉,渴望擺脫限制但又在欲望中沉浮的臉。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金基德《漂流欲室》,啞女熙真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金基德《撒瑪利亞女孩》,出賣身體的倚隽和潔蓉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樸贊郁《親切的金子》,複仇的金子

這真是一個擰巴而沖突的民族。

男權社會根源意識下,社會對于女性的期待是規訓後的素雅賢淑,但自卑敏感的民族心理下,能承載他們民族期望的演員臉們又總是叛逆有反骨的。

擰巴這個詞或許不足以表現這個民族的審美心理,他們的内力是迷惘掙紮不休的,骨子裡有曆經摧殘而越發膨脹的驕傲。

03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審美反思

不管是韓流還是韓影,都在對中國審美持續輸出影響力。

很多人看完《茲山魚譜》會感慨,一部讨論出世與入世儒學内力的作品,竟然先由南韓而非中國拍出。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叔覺得可惜,可惜的不是我們沒有創作這種作品的能力,而是我們完全具備,但無心對此。

我們有幾千年積累下的文化财富,但我們對文化的尊重,缺少了反複咀嚼沉重過往的痛苦自省和始終如一的虔誠信念。

是以你看,拍曆史劇一流的李濬益,拍的出君主之家父子相殘的《思悼》,也拍的出傷痛之後堅強前行的《素媛》,在自省中懂得反思曆史,也懂得拷問現實。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關于要如何對待南韓審美的影響,叔想,我們要做的不是捂住眼睛堵住耳朵憤怒抵制或不屑逃避,而是迎面而上,去分析、去追趕、去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南韓對女性撕裂式的審美映出的是南韓社會的影子,是以我們要怎麼去審視對待我們的女性?怎麼去挖掘和展現她們的美與生命力?

為什麼南韓人對愛豆和女演員的審美會如此割裂?

我們的女演員們,野性,決絕,熱烈,沉郁,充滿向上的濕漉漉的張力,她們的美不輸任何其他地域的美人們。

審美斷層的今天,不要讓她們的美蒙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