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龍鳳禮餅與棉花糕:棉花也能做糕點?令人大開眼界走遍天下,看美食文化,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龍鳳禮餅與棉花糕:棉花也能做糕點?令人大開眼界!

作者:歐了美食

<h1 class="pgc-h-arrow-right">走遍天下,看美食文化,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龍鳳禮餅與棉花糕:棉花也能做糕點?令人大開眼界!</h1>

近幾年來,廣州人婚嫁,已陸續恢複男家向女家贈送龍鳳禮餅的習俗。是以,每到婚嫁季節,經營龍鳳禮餅的茶樓、餅家,各施新招,以廣招葆,競争頗為激烈。

龍鳳禮餅與棉花糕:棉花也能做糕點?令人大開眼界走遍天下,看美食文化,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龍鳳禮餅與棉花糕:棉花也能做糕點?令人大開眼界!

據一些老行尊回憶,龍鳳禮餅含有吉祥之兆,放廣州人婚嫁,向來以此餅作聘禮。不過,清末、民初時期的龍鳳禮餅,分為龍餅和鳳餅兩種,餅呈圓形,餅面以龍、風塑像為差別;用餡也不同,龍餅用椒鹽館,鳳餅用豆沙餡。到了四十年代,龍餅與鳳餅合為一體,餅形變為稀圓,餅面兩端分别塑以龍和鳳,中央用一個“糖”字相聯。這是第二代的龍鳳禮餅。到了五十年代中期,因龍鳳禮餅被視為封建産物,故被逼停産,在市場上銷聲匿迹二十多年。

龍鳳禮餅與棉花糕:棉花也能做糕點?令人大開眼界走遍天下,看美食文化,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龍鳳禮餅與棉花糕:棉花也能做糕點?令人大開眼界!

目前,廣州市内的“百歲茶樓”——惠如樓、太如樓等生産的龍風禮餅,其餅形和塑像,基本上仿照第二代,但餅館除椒鹽餡、豆沙餡外,還有豆盲餡、蓮聾餡等多種。這些老字号茶樓生産的龍風禮餅,外皮軟滑甘香,因餡料不同而風味各異,故能滿足不同顧客的口味。

龍鳳禮餅與棉花糕:棉花也能做糕點?令人大開眼界走遍天下,看美食文化,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龍鳳禮餅與棉花糕:棉花也能做糕點?令人大開眼界!

近幾年來,深受一般群衆歡迎的松糕、馬拉糕、九層糕、體仔糕、芋頭糕等低檔糕點,因利潤太微而幾乎無人經營。但陶陶居卻不為利潤所動,堅持經營一角錢一件的棉花糕。這種“大雞吃小米”的經營作風,受到食客們的普遍稱贊。

為什麼馳名中外的陶陶居,會經營起一角錢一件的棉花糕來呢?這裡頭還有一段故事。

龍鳳禮餅與棉花糕:棉花也能做糕點?令人大開眼界走遍天下,看美食文化,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龍鳳禮餅與棉花糕:棉花也能做糕點?令人大開眼界!

話說六十年代初經濟困難時期,面粉、生油、糖等原料奇缺。當時,黨号召飲食行業要“以米代面”、“以水代油”、“以鹽代糖”,多創制一些經濟實惠的大衆化糕點供應市民。那時候,陶陶居的糕點師傅廖國喜積極響應黨的号召,在制作松糕時,發現松糕面皮特别軟滑可口,他想:要是能蒸制出十種像松糕表面那樣軟滑的糕點,不是更受食客們歡迎嗎?

他經過多次研制,終于用粗糙大米蒸制出精美軟滑的新型糕點。制作方法是:先将粗糙大米翻碾兩次,然後洗淨浸透,磨成米漿,用幼網第鬥隔漿,采用蒸制松糕的方法進行蒸制。

蒸出來的糕雪白如棉,富有彈性,糕眼幼小,吃起來軟滑清香,不粘牙齒。後來,陶陶居根據這種糕的特色,取名為“棉花糕”。

龍鳳禮餅與棉花糕:棉花也能做糕點?令人大開眼界走遍天下,看美食文化,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龍鳳禮餅與棉花糕:棉花也能做糕點?令人大開眼界!

它被行家們稱贊為用粗料精制的大衆化點心。不久,陶陶居将它的蒸制工藝向全市飲食行業推廣,它很快成為當時婦孺皆知的小食。為了保持這款名糕點的聲譽,二十多年來,陶陶居一直将它視作一種大衆化名食保留下來,持續經營。

不過,現在陶陶居經營的棉花糕是用上等油粘米制作的,花色品種除單色外,還有雙色、三色等多種,無論在色、香、味、型等方面,都遠遠超出了首創階段。如果顧客訂制生日禮糕,還可在糕面塑上“祝您生日快樂”等字樣或花紋圖案,成為送禮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