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愛蓮、賈作光、黃豆豆等6位舞蹈家的童年記憶與赤子情懷

作者:魅飛鳳舞

【編者的話】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李贽

雖然在每個人的一生中,童年的時光終究會褪色成曆史,然而但凡大藝術家,往往即使高山仰止,也在内心深處始終保留一份童真、童趣、童心。

我們将帶您回顧新中國舞壇曆史程序中的幾位師者、智者、行者,他(她)們的童年記憶與赤子之心。他們以熾熱的胸懷擁抱人民大衆,更以純粹的熱忱面對舞蹈。

面對藝術與人生,他們的智慧在于留一份童趣,持一顆童心。

| 戴愛蓮 —— 率真的心,真誠的愛

戴愛蓮、賈作光、黃豆豆等6位舞蹈家的童年記憶與赤子情懷

戴愛蓮十歲習舞照

戴愛蓮的人生之旅是一個屬于時代的傳奇,她的一生由始至終地依心而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及西學環境給予了戴愛蓮特立獨行、愛憎分明、坦誠率真的性格,也饋贈了她熱愛生活、擁抱生命、專情祖國的大愛情懷。

戴愛蓮、賈作光、黃豆豆等6位舞蹈家的童年記憶與赤子情懷

1996年5月,戴愛蓮八十壽辰時即興表演赢得滿堂彩

(童年的她活潑靈巧,能像男孩子一樣上樹踢球;她熱愛勞動,在晾曬可可豆的季節,“讓可可豆翻轉跳舞”;她迷戀舞台,五歲便上台表演歌舞劇《仙境風鈴草》;她聰穎愛舞,十四歲編創《複活節的蛋》扮演可愛的小雞。生活賜予她純真的童心,她又将這份童真全情投入祖國舞蹈藝術之中。姜清《說愛蓮》 人民出版社 2016年)

1949年北平解放,陝北腰鼓隊随解放軍入城時,欣喜若狂的戴愛蓮激動地跟着浩浩蕩蕩的文藝大軍團員們一路扭秧歌,休息中途,她還積極跑去慰問,邀請大家一起扭秧歌,正是這樣的純真與熱情,感染着越來越多的人,追随着她的腳步,從此愛上了舞蹈藝術,也成為了戴先生極具特色的個人魅力。

戴愛蓮、賈作光、黃豆豆等6位舞蹈家的童年記憶與赤子情懷

少女時代的愛蓮(Eileen 左)與大姐Phillis(中)、二姐Grace(右)在家門口

| 賈作光——忘老好樂,永葆童心

戴愛蓮、賈作光、黃豆豆等6位舞蹈家的童年記憶與赤子情懷

15歲起,賈作光正式開啟了習舞之途

出生于貧寒家庭的賈作光,雖然生活艱苦,但他的天性中卻秉有堅韌與豁達。

無論外界條件多麼不好,他都始終保持樂觀、追逐理想。在未學舞之前,年幼的賈作光總盼望過年,隻因過年時可以看大人踩高跷、扭秧歌、舞大頭娃娃。當街上的音樂一響,他便興奮跻身其中觀看,回家後還不忘在耳朵上挂上兩小串紅辣椒,扣上鬥笠拿着手絹,學着大人的樣子扭來扭去。

戴愛蓮、賈作光、黃豆豆等6位舞蹈家的童年記憶與赤子情懷

賈作光表演《牧馬舞》

雖然直到15歲才開始正式習舞,但這份從小積攢下來的熾熱情感始終融于他的藝術生涯。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匍匐于廣袤的大地汲取創作靈感,不斷精進、融彙、創新,終成蒙古族舞台藝術舞蹈的創始者之一。

(我愛文藝,逢大年三十或初一、十五,我經常偷偷摸摸地跑到城裡四平街看秧歌。我喜歡高跷,尤其喜歡扭秧歌!常常是我從人家的褲裆下鑽進去,擠到人群裡看,人家還以為是小狗呢!那會兒我淘氣,誰擋着我,我就咬誰一口。“哎呀!”’ 被咬的人一看是個小孩,總把我拎起來!我就叫他一聲“叔叔、大爺,讓我到前面看一眼吧?!”他們揮手一個巴掌,我就被“打”到前面去了。賈作光《雁在說》 上海音樂出版社 2014年)

從青年時期到花甲之年,時光染白了他的鬓角,卻無法将這份愛舞如癡的熱情從他心中抽離。年逾耄耋,賈作光仍然煥發着青春活力,日夜為舞蹈事業奔走呼号。忽而神采飛揚地在南海之濱演講,忽而手舞足蹈地出現在北國邊城小鎮的秧歌行列中,忽而在豪華富麗的飯店大廳向國際友人大談藝術,忽而在竹樓、氈房、茅舍中應熱情主人之邀即席起舞。

戴愛蓮、賈作光、黃豆豆等6位舞蹈家的童年記憶與赤子情懷

“越單純,越美好”,那份童年對舞蹈藝術着迷執著的童真,化為了他對舞蹈傾盡所能的純粹向往。

生命,在對生命酣暢淋漓地讴歌和踏地起舞中,熠熠生輝。

| 資華筠 ——尋童真爛漫,至藝術臻境

戴愛蓮、賈作光、黃豆豆等6位舞蹈家的童年記憶與赤子情懷

9歲時的資華筠

天津解放後,解放區文工團的演出成為了資華筠豆蔻之年的精神食糧,當人山人海的劇場一票難求時,她就想盡辦法“溜進去”觀劇。甚至一次為了看“魯藝”劇團的演出,她竟登上窗台,順着雨水管道爬到舞台左側三層樓的視窗,在窄窄的窗台上,雙腳“一”字橫開,手扒窗棂,身體緊貼玻璃窗,用這唯一的極為危 險的姿勢,目不轉睛看完了整場演出。

戴愛蓮、賈作光、黃豆豆等6位舞蹈家的童年記憶與赤子情懷

1984年資華筠演出《飛天》

之後,她更是放棄報送南開女中的機會,毅然報考了戴愛蓮時任團長的中央戲劇學院舞蹈團,在少年班中正式開啟了自己的舞蹈藝術生涯。

(我曾懷着童真的浪漫,一連多少個清晨,登上北海的白塔,着迷似地看那變幻無窮的白雲在藍天中流動,其中好似有着一條條彎來彎去的路。啊!哪一條是我在《飛天》中走的路呢?我也悉心閱讀、研究過有關的各種資料,既看典雅的“敦煌曲子”,也讀富有想象力的新詩,甚至還看了不少通俗的小人書——撲捉各種身披彩帶的仙女形象。我渴望塑造一個向往着自由與幸福的女神的形象,那長長的綢帶就是我的翅膀,駕馭它,可以自由翺翔。

資華筠《舞蹈和我》 四川文藝出版社 1987年)

戴愛蓮、賈作光、黃豆豆等6位舞蹈家的童年記憶與赤子情懷

| 舒巧——率性而舞,率真為人

戴愛蓮、賈作光、黃豆豆等6位舞蹈家的童年記憶與赤子情懷

童年時期的舒巧

在嚴父的督教下,舒巧度過了“以書為伴”的童年,開蒙之初,父親就要求她将三千多生字“死記、死背、死寫”,六七歲時竟又被要求讀《官場現形記》《儒林外史》《鏡花緣》。雖然也曾同父親越于常理的苛求作對,但她最終還是捧書細讀:“小人國、紅頭發綠眼睛、壞人腳下有朵黑雲……”

就這樣,在尚未真正上國小時,舒巧就已經開始用童真的眼光去嘗試接近那些常理中不屬于這個年齡的深奧哲思,這一超前超難的“學前教育”使得她在入學後半個月内,就從一年級跳到了三年級,從三年級開始讀國小竟也在期末考了第一,得到的獎勵是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面具,這是舒巧童年第一套亦是唯一的一套玩具。

戴愛蓮、賈作光、黃豆豆等6位舞蹈家的童年記憶與赤子情懷

舒巧在舞劇《小刀會》中飾演周秀英

十一歲時,舒巧參加了“新安旅行團”,成為了兒童部中七八個孩子的一員。在這裡,生活的艱苦似乎披上了童話的外衣,她童真爛漫的眼中,紡花織布、操練勞作,這些苦差事中總有着說不完的樂趣。随“新安旅行團”輾轉萬裡的巡演磨砺了她的意志,也将藝術深深印刻在她稚嫩的心中。

戴愛蓮、賈作光、黃豆豆等6位舞蹈家的童年記憶與赤子情懷

她在編舞中思考,在思考中寫作,在寫作中求真,不斷用自己的力量問鼎中國舞劇的藝術高峰。

| 趙青——于舞、畫中遊藝

戴愛蓮、賈作光、黃豆豆等6位舞蹈家的童年記憶與赤子情懷

四歲童星趙露丹(藝名)

出生于藝術世家的趙青,在藝術氛圍的熏陶中享受了童年的幸福時光,家庭時常舉辦的“遊藝會”成為了她藝術萌芽時一方小小的舞台,任她在其中唱歌跳舞,即興演出。當她第一次被芭蕾舞劇《天鵝湖》的優美舞姿所吸引,便再難掩對舞蹈藝術的熱情,“我簡直驚呆了!世界上竟有這麼美的藝術!”她高高踮起腳尖,一邊模仿芭蕾舞姿一邊調皮發問:“我像一隻小天鵝嗎?”輕盈的身體翩翩舞動,“我頂頂喜歡跳舞!”這份對舞蹈稚嫩的熱情并沒有随時光推移而淡逝,反而凝聚為赤子熱忱,敦促她在之後的藝術生涯中不斷精進,開朗直爽的個性也使得她在塑造藝術形象時多了一份靈動與純真。

戴愛蓮、賈作光、黃豆豆等6位舞蹈家的童年記憶與赤子情懷

趙青63歲油畫作品《西瓜大爺》(2009年)

華裝褪去後,邁入花甲之年的趙青因積年傷病不得不告别舞台,但她并沒有是以放棄藝術之夢,而是換另一種方式,在畫布上執筆作畫,揚墨起舞。父親趙丹在繪畫上的造詣潛移默化地影響着趙青,那句“藝術要給人以真、以美、以幸福”的叮咛,無論昔日從舞,還是今時作畫,趙青都時刻銘記在心。多年的舞蹈功底使她對于色彩及人物動作線條的感觸敏銳,她所畫的人物形神兼備,童趣盎然。

戴愛蓮、賈作光、黃豆豆等6位舞蹈家的童年記憶與赤子情懷

趙青1959年國慶大典獻禮演出《寶蓮燈》的宣傳照

| 黃豆豆——為愛而舞

戴愛蓮、賈作光、黃豆豆等6位舞蹈家的童年記憶與赤子情懷

黃豆豆表演母親編排的舞蹈《小螺号》

1977年,黃豆豆出生在充滿文藝氛圍的家庭中,在他有記憶以來,便時常作為随隊家屬,跟随母親帶文藝宣傳隊到溫州周邊地區演出。演出中,母親要求他留意觀察是否有演員臨場出錯,于是,他成為了整場演出過程中最認真的觀衆之一 。當時的演員雖然在技術層面難與今天的職業舞者相提并論,但他們對舞蹈的激情、對生活的熱愛卻深深地打動了黃豆豆幼小的心。

戴愛蓮、賈作光、黃豆豆等6位舞蹈家的童年記憶與赤子情懷

幼稚園時的黃豆豆活潑尚武,是園裡的“孩子王”,原本他并不喜歡男孩跳舞,認為那些陰柔之風的作品缺少了男子漢的陽剛氣,但當他第一次看到邢時苗表演《再見吧,媽媽》時,立即就被劇中人物所張揚的男性美所折服。

就身體自然條件而言,黃豆豆并非是舞蹈學習的天之驕子,但父母在發現他的舞蹈天賦後,便竭盡全力支援他的從藝之路,從未放棄。為了順利通過上海舞蹈學校的初試,父親硬是用吊環将他的腿拉長3厘米;在他15歲第一次登台之前,父親更是為他單獨指導,傳輸經驗。

從兒時看到《再見吧,媽媽》時的興起模仿,一直到今天,這方舞台,他一站便是三十餘年。

戴愛蓮、賈作光、黃豆豆等6位舞蹈家的童年記憶與赤子情懷

成功,從來都非一蹴而就,而在持之以恒地向上生長,夢想的種子才會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用滿腔的愛與誠心,黃豆豆圓了兩代人的舞蹈夢。

戴愛蓮、賈作光、黃豆豆等6位舞蹈家的童年記憶與赤子情懷

(來源:中國舞蹈家協會 圖檔:網絡 組稿:小舞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