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鯉魚是美國對青魚、草魚、鳙魚、鲢魚、鲫魚及鯉魚這些鯉形目鯉科魚類的通稱,這些魚可以說在這個飲食文化當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其中青魚、草魚、鳙魚、鲢魚、鲫魚更是被我國人民親切稱之為四大家魚,像糖醋鯉魚、紅燒鯉魚、醬焖鯉魚、西湖醋魚 、水煮魚、清蒸魚、酸菜魚可以說,都是我們家喻戶曉的菜式。

但是亞洲鯉在中國“活”不過童年,但是在歐美,在河流裡活得自由自在,十分安逸,因為優渥的生存環境,肥得和豬一樣,動辄五六十斤。亞洲鯉甚至成為了歐美人的噩夢,這估計讓很多中國吃貨不解,為什麼不吃了他們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亞洲鯉為什麼很難在中國長到五六十斤</h1>
亞洲鯉中最長壽的鯉魚良好的自然狀态下其壽命可達70歲左右,在其兩歲之前,雄性鯉魚生長速度很快,這有助于它較早達到性成熟,兩歲之後的雌魚生長快速,這有助于雌魚更多的産卵,如果鯉魚能在良好的自然狀态下生長10年,其體長可達1~1.5米,而且之後仍能緩慢增長,是以生物學家認為鯉魚最大甚至能長到100斤左右。
然而中國人對于亞洲鯉的消費需求非常高,根據《中國漁業統計年鑒》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四大家魚淡水養殖産量達1315.1萬噸,足可見我們對于它們的喜愛。
是以中國漁民在其性成熟之後,就會開始捕撈,人工飼養的亞洲鯉能活的時間則更短,在大多時候,還沒有到性成熟期,就已經在市場售賣。
除此之外,在中國流域,亞洲鯉的天敵衆多,限制了亞洲鯉進一步發育。
在中國,由于巨大的漁業捕撈壓力,無論是河流、湖泊還是近海,較大體型的魚類數量都急劇減少,并出現魚類小型化的趨勢。
總結來說,中國的生态環境、以及中國人的飲食需求限制了亞洲鯉的生長空間。
<h1 class="pgc-h-arrow-right">歐美人為什麼不吃了亞洲鯉</h1>
亞洲鯉顧名思義,原産于亞洲,1963年,美國為了防止水體中浮遊植物肆意生長、淨化水體,從中國引進了草魚, 并在随後幾年引進了鳙魚、鲢魚和青魚,從此開啟了亞洲鯉侵略全球的征程,或主動引進,或外來入侵,它們迅速在歐美安營紮寨。亞洲鯉魚而且适應能力極強,繁殖速度快,次能産下數十萬隻卵,再加上又沒有天敵,是以它們很快便取代當地的天然魚種,很快蔓延到密西西比河和伊利諾伊河流域。它們每天能攝入相當于其體重40%的水草、浮遊生物或野生蚌類,可以說對生态造成了極強的破壞。
美國人并沒有食用亞洲鯉的習慣,因為不喜歡它們的肌間刺,而且魚鱗多,難以處理。再加上美國早期會把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直接排放到水體中,密西西比河等流域污染嚴重,密西西比河目前是美國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也是世界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主要污染物是砷、汞、硝酸鹽和苯。據當地環保部門統計,每年的排污費高達1250萬。。在這種環境中生長的亞洲鯉魚,體内會存在大量重金屬元素,當然不能食用。(不過有些水體亞洲鯉重金屬并未超标)
沒有有人類的捕食壓力,加上河水中豐富的浮遊植物資源,亞洲鯉的體型往往可以長得出乎意料的大,并且與養殖的同類相比,它們的體力和反應能力更強。它們在美國成長為了身長可達1.2米、重45公斤,躍高達2.4米的大鯉魚。
亞洲鯉還進化出了會飛的兇猛品種,科學家稱之為“飛鲢 ” (flying silver carp), 這種鲢魚的運動能力驚人,它們不僅能躍過 3m 多高的障礙物,甚至能躍出水面“飛行”6~7m。2012年1月19日,一位名叫迪格·皮特的美國釣魚愛好者在Calumet河上遊釣到飛鲢。這條魚長近1.2米,重達40千克。科學家才知道亞洲鯉進化出來了新品種。
而亞洲鯉對噪音又很敏感。你能想象體重近 30 公斤的鯉魚躍出水面,并争先恐後跳到船上的情景嗎?别以為這是在開玩笑,在美國的密西西比河,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當船隻靠近時,它們會突然躍出水面,有時漁夫們會佩戴頭盔來防止鯉魚的撞擊。一些品種的魚甚至能跳10英尺高。是以,亞洲鯉魚又以破壞船隻及船上裝置甚至傷害船員而聞名。
這個時候科學家發現,亞洲鯉以每年50海裡的速度一路往北移栖,現在自伊利諾河遊往伊利諾州羅密歐村的運河。該水道連接配接密西西比河流域與五大湖,開始入侵美國本土魚類最後的陣地五大湖。
科學家們開始擔心這種大鯉魚會破壞五大湖區的生态系統,威脅當地4000萬人的飲用水源。是以開始想辦法消滅這些亞洲鯉魚。
除此之外,水生植物被亞洲鯉魚大量消耗,本土魚類賴以生存的食物無以為繼。水生植物減少, 本土魚類産卵環境被破壞, 造成本土魚種群銳減、難以生存,影響當地漁業經濟。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亞洲鯉成為美國人噩夢
</h1>
2007年開始,美國政府采取投毒的方法,但是這種方法沒有針對性, 不但沒有消滅掉鯉魚,反而毒死了許多本土淡水魚類。 誠然,備受挫折的美國政府決定用高科技的力量殲滅鯉魚———電網,在五大湖泊附近的河道安插電網,鯉魚跳躍的本領很強,電網抵擋不住會飛且群體龐大的鯉魚。
美國群眾也興起捕獵亞洲鯉魚的運動,當它們跳出水面,船上的人就用弓箭射擊,但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2014年1月,美國陸軍工程兵甚至向美國國會送出了一份關于防止鯉魚進入美五大湖區的計劃,整個計劃預計将耗資180億美元,用25年建堤攔住亞洲鯉魚。可以說,亞洲鯉魚的入侵,已經讓美國人感到恐懼。
2018年2月,伊利諾伊州推出了一項新的試點計劃。根據計劃,政府将向漁民發放補貼,每1磅亞洲鯉魚10美分。是以這兩年以來,漁民也開始慢慢接受亞洲鯉魚,打上來送到專門的加工廠處理,按品種分類,有整條冷凍賣,也有filet以後再賣的 (超市賣的冷凍進口魚片那種),有部分也會整條地提供給生鮮市場。沒别人要的那些,會打碎成魚粉賣給寵物食品廠。
許多當地華人也開始建立漁業公司,收購亞洲鯉,并且進行鯉魚加工,把鯉魚做成魚丸、香腸、熏魚之類的出口,并将加工過程中的魚廢料回收再利用,制成有機魚肥。盡管如此,相比少衆的消費人群,亞洲鯉的繁衍還是沒有得到根本性遏制。
很多人問,為什麼不出口到中國,中國人并不喜歡吃冷藏的淡水魚,其次,歐美進口的亞洲鯉價格太過于昂貴,沒有在市場上購買的劃算,再加上,中國擁有豐富的淡水魚養殖培育經驗,人工培育出來的亞洲鯉口感更好。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亞洲鯉在向全球入侵</h1>
正如我開頭所說,亞洲鯉魚目前除了入侵美國之外,在歐洲的水體中也廣泛出現,數量不僅繁多而且個也大。
在自然界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生物與生物之間互相制約、互相協調,将各自的種群限制在一定的栖境和數量,形成了穩定的生态平衡系統。外來入侵物種通常在原有生活區域沒有危害,然而一旦擴散到新的環境,适應了當地環境并成為優勢物種,就會對區域生态平衡帶來毀滅性的影響。
而随着交通工具的發展,世界各國來往的密切,生物入侵現象越來越嚴重,據環保專家統計,在我國已産生嚴重危害的外來入侵物種至少已達283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中,我國就有50種。
如何解決生物入侵問題,維護生态平衡,目前是全球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