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倡議(2019-2030年)》指出,我國人均每日添加糖(主要是蔗糖、"白糖"、"紅糖"等)攝入量約為30g,其中兒童和青少年的攝入量備受關注。根據2014年的一項調查,經常喝飲料的3至17歲的兒童和青少年僅從添加糖中消耗的能量就占其總能量的5%以上,城市兒童遠高于農村兒童,并且正在上升。
江蘇疾控中心提醒,含糖飲料是兒童添加糖的主要來源。含糖飲料是含糖量超過5%的飲料,包括含糖碳酸飲料、果蔬汁飲料、運動飲料、茶飲料、乳白色飲料、植物蛋白飲料和咖啡飲料。

學會控制飲料中的糖分,并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學習檢視成分表
葡萄糖,果糖,蔗糖(白砂糖,糖粉,紅糖,焦糖,方糖)和麥芽糖,蜂蜜,葡萄糖漿,果糖糖漿,果糖糖漿,麥芽糖漿,高果糖玉米糖等都是添加糖。
二、檢查營養狀況
根據我們的标準規定,關于糖,有三種營養聲明:無糖,低糖和減糖。
含糖量≤5g/100g(或100ml),是一種"低糖"食品
含糖量≤0.5克/100克(或100毫升)是一種"無糖"食品。
與參考食品相比,含糖量減少25%以上被歸類為"減糖"食品。
當然,知道營養聲稱是不夠的,還要學會生活,避免以下陷阱:
陷阱一:"0蔗糖" - "0糖"?
市面上有一些飲料産品聲稱"0蔗糖",這樣的廣告用語不符合相關規定,會混淆和誤導消費者,誤以為"0蔗糖"相當于"0糖"。因為除了蔗糖,還有果糖、蜂蜜、麥芽糖漿等都是加糖的。
陷阱2:"沒有糖" - "沒有能量"?
無糖食品和飲料可能還有其他能量來源,這并不等于"無能量"。
陷阱3:"低糖"飲料可以釋放飲用嗎?
有些飲料已經達到了每100毫升加糖不到5克的地步,但一瓶中的總糖分不容小觑。例如,有一杯600ml的飲料,每100ml的含量為4.8g,可以算是低糖飲料,但一瓶總糖量達到28.8g,含糖量驚人,是以我們要學會閱讀營養标簽,即使是"低糖"飲料也應該受到限制。
三、關于甜味劑
在中國準許使用的甜味劑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糖醇,如木糖醇,麥芽糖醇,紅黴素等;
甜味劑因其高甜度,低能量,水溶性和加工性而廣泛用于食品中,可以降低因攝入糖而引起的蛀牙風險。然而,甜味劑,特别是乙二醇,并不是完全無能量的,其中木糖醇含有與蔗糖相似的能量,山梨糖醇和乙二醇低于蔗糖,吃得更多或增加超重肥胖的風險。
另外,高甜味劑甜味劑的甜度非常高,添加一點就是很甜,雖然它們在飲料中提供的能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很多商家稱這種情況為"零卡路裡",但是由于它改善了飲料的味道,反而會增加兒童和青少年含糖飲料的消費量,容易造成兒童拒絕飲用開水, 除了影響食欲,導緻食物失衡。
什麼是最健康的飲料?
水是兒童因出汗等情況而補充身體水分流失的最佳選擇。喝安全的水是兒童保持身體水分的最佳方法。
揚子晚報/紫牛記者 楊岩
校對 徐偉
來源:紫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