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行星中華之光2963星-陳嘉庚星

7.小行星中國光2963 - 1990年3月31日,中國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命名為行星2963,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64年11月9日發現,"陳家璇星"。

陳家璇(1874-1961),福建省泉州市同安縣集美社(今廈門市場美國區)。他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傑出的海外華人領袖,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會活動家。十七歲時,他去新加坡與父親做生意,然後經營鳳梨罐頭廠,大米店和橡膠種植園。1916年後,以橡膠及橡膠制品行業為主,在其鼎盛時期其銷售網絡遍布全球,被稱為新馬膠王國的四大先驅之一,成為國内外知名的大型實業家。

陳家璇生活在異國他鄉,心與國,立志為祖國服務,投資教育事業等公益事業。1913年,他在家鄉創辦了集美國小,後來又增設了教師、中學、水産、航海、商貿、農業等學校,統稱"集美學校"。1921年,陳家璇創辦廈門大學,1952年落戶後,繼續籌募資金,計劃擴大學校規模。在他的倡議下,許多海外華人捐贈資金學習已成為一種趨勢,影響深遠。他不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中,而且有優秀的教育理念,倡導學生在德育、智力教育和體育方面的全面發展,發起職業技術教育,高度重視師範教育,高度重視校長和教師在辦學中的決定性作用, 等等。他還開展社會教育,支援建立美國公園"大觀大事"和倡議建設廈門華僑博物館。

陳家璇真誠愛國,振興中國。他于1909年與孫中山相識,次年加入同盟,籌集資金支援孫中山的革命活動。1937年"七七"抗日戰争爆發後,"南洋僑備祖國難民協會"的組織,導緻支援祖國抗日救贖。1939年,王經緯叛逃到敵方,他提出了嚴厲的呼籲。1940年3月,他率領"南洋僑華僑回國"通路了各戰區及重慶、延安等地,無所畏懼的強奸,堅持真理,分辨是非,反對蔣介石獨裁,堅持團結抵抗。1949年,應毛澤東主席的邀請,他回國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儀式,并于1952年2月定居。陳家璇為革命、國民教育、抗日戰争、解放戰争和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曆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中華全國歸僑聯合會主席。毛澤東稱其為"華僑的旗幟和民族的榮耀"。

1990年3月11日,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将一顆編号為2963的小行星命名為"陳家軒"。

懷着一顆偉大的心,世界在掌管

忘乎是以地為你的國家服務

毅誠愛國

龔忠決心拯救中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