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小行星中国光2963 - 1990年3月31日,中国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为行星2963,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64年11月9日发现,"陈家璇星"。
陈家璇(1874-1961),福建省泉州市同安县集美社(今厦门市场美国区)。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海外华人领袖,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十七岁时,他去新加坡与父亲做生意,然后经营菠萝罐头厂,大米店和橡胶种植园。1916年后,以橡胶及橡胶制品行业为主,在其鼎盛时期其销售网络遍布全球,被称为新马胶王国的四大先驱之一,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大型实业家。
陈家璇生活在异国他乡,心与国,立志为祖国服务,投资教育事业等公益事业。1913年,他在家乡创办了集美小学,后来又增设了教师、中学、水产、航海、商贸、农业等学校,统称"集美学校"。1921年,陈家璇创办厦门大学,1952年落户后,继续筹募资金,计划扩大学校规模。在他的倡议下,许多海外华人捐赠资金学习已成为一种趋势,影响深远。他不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而且有优秀的教育理念,倡导学生在德育、智力教育和体育方面的全面发展,发起职业技术教育,高度重视师范教育,高度重视校长和教师在办学中的决定性作用, 等等。他还开展社会教育,支持建立美国公园"大观大事"和倡议建设厦门华侨博物馆。
陈家璇真诚爱国,振兴中国。他于1909年与孙中山相识,次年加入同盟,筹集资金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937年"七七"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洋侨备祖国难民协会"的组织,导致支持祖国抗日救赎。1939年,王经纬叛逃到敌方,他提出了严厉的呼吁。1940年3月,他率领"南洋侨华侨回国"访问了各战区及重庆、延安等地,无所畏惧的强奸,坚持真理,分辨是非,反对蒋介石独裁,坚持团结抵抗。1949年,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他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仪式,并于1952年2月定居。陈家璇为革命、国民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历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主席。毛泽东称其为"华侨的旗帜和民族的荣耀"。
1990年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一颗编号为2963的小行星命名为"陈家轩"。
怀着一颗伟大的心,世界在掌管
忘乎所以地为你的国家服务
毅诚爱国
龚忠决心拯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