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嘉庚向南洋华侨募捐三次失败的经历

作者:金错刀历史

陈嘉庚做过无数有意义的事情,其中尊师重教、兴办教育是陈先生一生当中做得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他在创办厦门大学的过程中,也经历过很多挫折。其中,有三次他向南洋华侨募捐款项,都遭遇失败。

陈嘉庚向南洋华侨募捐三次失败的经历

陈嘉庚虽是实业巨子,但兴办大学所需不菲,绝非单靠个人力量能够办好的。厦门大学创办两年之后,学校事务逐步走上正轨。此时,陈嘉庚才敢开口,向南洋华侨中的巨富募捐。在此之前,都是陈先生独自承担创办厦大所需的巨额开支。

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之时,在南洋华侨中,福建华侨数量最大,也最富有。当时达到千万资产级别的福建华侨就有好几个,百万级别的就更多了。兴学之始,就有教育家跟陈嘉庚说过,自以为认识很多南洋的富侨,募捐几十万元不在话下。然而,大学开办两年来,未曾募到一分。

陈嘉庚向南洋华侨募捐三次失败的经历

陈嘉庚知道,单靠自己的力量,要想办好厦门大学,是很难的。他重下南洋后,在新加坡遇到了一位巨贾,跟陈嘉庚是同乡,都是同安县人。此人号称“南洋糖王”,资产万万以上,每年获利超过两三千万。陈嘉庚认识他之后,回去就写了一封长信给他。信中详细介绍了福建省教育的发展情况、厦门大学的重要性等,希望看在同乡的份上,出资500万元作为厦大基金;或者多少随意也行;也可单独捐助医学一科;或者随君心愿也可。

信件发出之后,“糖王”甚至都没有亲自回电,只是让手下给陈嘉庚去了个电话,告知信函收到而已。对出资助学一事,绝口不提。后来,陈嘉庚又托人问过是否有意愿,人家答复,没有这方面的意向。这是陈先生遇到的第一次募款失败。

陈嘉庚向南洋华侨募捐三次失败的经历

第二次,陈嘉庚在万隆遇到一个富侨,资产有几百万盾。陈嘉庚得知他的资产丰厚,在厦门老家还有个兄弟在开钱庄,就萌发了向其募款的念头。此时,陈嘉庚独自捐资承办厦大已经四年有余,从没有以自己名字命名过校内任何建筑。他向富侨提议,捐资十万盾建立厦门大学图书馆,馆名可以冠富侨名字,少的话六七万盾也可,按工期进度捐资也可。遗憾的是,这次募款也没有成功。

在爪哇泗水,陈嘉庚又遇到一个“咖啡大王”,也是同安人,四十来岁,资产丰厚。陈先生托人向其募捐,不想直接被拒绝。

陈嘉庚向南洋华侨募捐三次失败的经历

经历多次为厦大募款失败,陈先生顿生感叹。不说几十上百万元,就算是区区十万八万元,也是相当困难。在失望之余,陈先生也发出叹息,只怪国人的传统习惯,一生的艰难辛苦,多是为子孙劳苦;就算是血脉已绝的,不愿意为社会付出半分,也不为自身名誉计谋,真是愚不可及。宁愿身故后被所在国家抽取遗产税几千万,也不愿向家乡捐赠一分。

陈嘉庚向南洋华侨募捐三次失败的经历

国人为子孙计的传统,不是今世独有,而是绵延几千年了。在古代,没有国家一说,都是家天下,尚可理解。进入近代以来,国家观念深入民心,而民众尚无“先有国后有家”的观念,依然是抱“为子孙计”的观念,不愿兴资回报社会,也就不奇怪了。

虽然陈先生遭遇三次失败的募款经历,但厦大有陈先生的倾心资助,还是准时修建起来了。厦门大学发展到今天,绝对离不开陈嘉庚先生早期的捐赠。

古往今来,陈嘉庚先生不愧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称号,这是毛主席送给他的。

人的一生,做成一件大好事不容易;而陈嘉庚先生,做了很多件,不可胜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