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曉 實習生 李宇軒
2221年的歐洲是年輕人的世界。剛從大學畢業的丹尼進入了歐洲聯邦議員的權力中心,對他的好朋友的奇怪驚喜提出了質疑。在看似欣欣向榮的社會背後,人工智能正在控制歐洲的一切,機器生活正在覺醒,青年革命背後的秘密正在浮出水面,一場新的世界大戰迫在眉睫。
以上設定出現在上海文壇出版社出版的長篇科幻小說《青年時代》中,作者是李家鵬。在書中,作者建構了一個由年輕人和人工智能主導的社會。選舉政治,人工智能議會,老年人稅...通過這些新穎的想象,小說探索了科學技術、政治制度、社會關系和文明發展的人類形态,進而審視了現實,提出了未來的展望。
在世界範圍内,科幻寫作越來越成為一種"思維的載體",麥克尤恩、石黑一雄等資深傳統作家也開始涉足這方面的創作。Li畢業于牛津大學數學系,曾在世界許多國家生活過,擁有統計學和醫學學位。他目前專攻金融投資,有着豐富的跨領域經驗,這些經曆也為他的科幻小說留下了一些獨特的印記。
9月4日下午,作家李家蓬、詩人胡生和作家參觀了上海大銀書局的精品店,與讀者分享了他們對小說的解讀。

共享會議網站
青年才俊政治是意識形态實驗還是現實諷刺?
與1984年的《The Goburgers》類似,年輕一代将世界劃分為"内部循環"聯邦,每個聯邦都在沒有幹預的情況下發展。主要故事集中在歐洲聯邦,年輕人成為主導國家的政治主體,這是"年輕一代"中最微妙的思想之一。
在小說中,年輕人從舊者手中奪取權力,而老年人則被流放到社會底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通過選拔遊戲走上政治舞台,他們在民意調查中擁有更大的權重。
李先生說,這個想法可以追溯到他自己在英國學習期間的經曆。歐洲是一個"老年政治"的社會,2016年有30%的年輕人投票支援英國脫歐,大多數人贊成留在歐洲,而老年人為70%,大多數為英國脫歐。但實際上,英國脫歐後十年或更長時間的劣勢或好處是由現在的年輕人承擔的,是以是老年人塑造了年輕人的命運。
"這是一個思想實驗,"李說。在當今社會,中老年人擁有更多的資源和權力。是以,在《青年一代》中,他将現存的社會形态稍作逆轉,希望能探索不同世代社會主體之間的沖突與博弈的故事。
小說中青年政治的實作應該通過娛樂的形式,哪邵認為有很強的諷刺意味。年輕人能否代表未來,是小說想要探索的主題之一。
從世界現代史的整體次元來看,胡山認為,年輕人已經逐漸成為社會實踐的主體。胡桑說,年輕人的社會生産力最強,欲望最旺盛,也因為年輕人的經曆,容易被欺騙和剝削,"就像德國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青年運動一樣,年輕人本來是要抵抗老一代的老式制度,卻被用來犧牲自己的鮮血。"
第三,小說對青春和老年的刻畫延續了對目前諸多實際問題的思考,在三孩政策、老齡化等社會話題中,代際沖突可能成為強烈的社會焦點。
"年輕一代"
文明可能互相"依附",宇宙不一定是"黑暗森林"
劉慈欣的經典科幻作品《三體》提出了一個影響深遠的"暗林"概念,即一個宇宙文明一旦被發現,必然會受到其他宇宙文明的沖擊。李家蓬的《青年時代》提出了一種與"群體論"相反的"群體論",即各種太空文明不一定是互相對立的,而是更可能不互相幹涉,或走向合作。
李家鵬知道這個概念會面臨很多反對,但他堅持這種不同的宇宙文明假設。在他看來,很多人把"黑暗森林"作為唯一的常态,并不是一件好事,雖然這些假設目前還不能得到證明,但科幻概念應該像價值觀一樣,得到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對待。
雖然許多物種在地球上已經滅絕,但人類仍然與許多物種共存。李家鵬對宇宙文明的看法比較樂觀,他覺得兩個文明之間沒有太大的競争關系差距,"當螞蟻進化到具有占領地球的意識時,人類可能已經消失了。
另一方面,作者本質上是想探索人類與先進人工智能共存的可能性。在小說中,作者設定了兩種不同的人工智能,一種是以"歐羅巴"為代表的無意識人工智能,另一種是以"阿德瓦"為代表的具有自主意識的進階生命體。
事實上,李家鵬目前的商業投資工作,難免要處理各種前沿技術,這讓他對未來AI有了更豐富的了解和想象,堅信未來超級人工智能是可能的。
在書中,他盡量避免好萊塢的科幻手法,不是要談論人類奴隸制之後的情況,而是試圖探索奴隸制是否會發生。"人工智能不必奴役人類,就像《Adeva》一書中那樣,作為一種更先進的形式存在,具有更強的能力來擷取更多資源,沒有必要與人類競争。李家鵬解釋道。
科幻的想象力是超越當下
文學作品的核心是想象力,"傳統文學是人類情感的想象,或者說語言本身的想象,但科幻小說需要人類文明的再創造。侯賽因認為,優秀的科幻文學,尤其是作者超乎想象的人類以自我為中心的能力,這部小說是走出了人類中心主義的叙事,超越了日常思維的架構去探索小說中的空間,這是非常有價值的。
"許多人批評科幻小說的一件事是,它隻是被炒作,但它仍然在講述現代人的故事,就像許多科幻電影一樣,比如《星球大戰》,描繪了其他文明或物種,結果與我們的相似,"李先生說。但他承認,這是很難避免的,在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前,人們必然會受到認知上的限制。
因為總有一個悖論,"我們處在一個非常低的次元,而另一個世界卻在更高的次元上奔跑,人類的想象力沒有達到那個高度。侯賽因說。
為什麼書中要介紹《阿德瓦》這樣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神",李家鵬說,也是基于對問題的悲觀态度,"如果沒有外在的推動,就會有一潭積水。筆者認為,人性是不變的,除非到了某個時間點,人力、思維突然膨脹無數倍,那麼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可能改變。小說中對超級人工智能的引入,是試圖探索人性變遷的可能性。
《青年一代》有很多可以深入探讨的話題,在胡桑看來,它既涉及數學、實體、計算機知識,也涉及人與社會的想象力。
在談到小說的初衷時,李家鵬說,不是要創造一個完整的系統,而是要引發讀者的思考。"我不一定把所有這些東西都寫對了,但我想用它來讓讀者思考它,這就是我作品的價值所在。
負責編輯:梁佳
校對: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