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小龍1.5萬字最新演講:微信十周年,回答一切

作者:創業邦
張小龍1.5萬字最新演講:微信十周年,回答一切

張曉龍緻辭

啟動狀态的內建

1月19日晚,在2021微信公開課PRO"微信之夜"上,張小龍做了一個半小時的演講,分享了自己對微信視訊号、直播和産品的看法,并就下一版微信做了一些"戲"。

相比2019年三個半小時的演講,張小龍這次的分享時間根本不是"拖樓"。

在這次演講中,他平均每分鐘261.91字,而2019年平均每分鐘132.02字。是以看起來語音的長度較短,但資訊密度仍然很高。

在一個半小時的示範中,視訊編号占用了45分鐘。他在微信上提到了數億美元的資料,但都被帶走了,在186萬的直播室裡,他仍然用那種"令人耳目一新"的産品邏輯給所有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個産品,要添加多少功能,就要變成垃圾産品啊!"他在最後犧牲了一隻梗犬。

今年是微信的十年,他不花太多時間回頭看,隻有思考未來的痕迹才是永恒的主題。

有人稱他為"産品之神",但他說自己是"神所揀選的人"。

一開始,他說,"每天有1.9億使用者打開微信",原來1.9億隻是一個美麗的口誤,真正的數字是10.9億,兩者相差十倍,如果放在别人身上,這可能會成為一場危機,但在他的情況下,它已經成為一個非神存在的注腳。

他喝了一口水,開始談論第一個話題:視訊号碼。

以下是張小龍講話全文,略有删減:

感謝來參加公開課的朋友們,讓我感覺到這是一次面對面的交流,而不是一個人面對螢幕直播。

2020年對許多人來說都是艱難的一年。包括我們的公開課,也改為線上。雖然幾年前在一次公開課上,我說過公開課應該在網上開課,效率最高,但沒想到今天是因為疫情爆發的原因被逼了。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們沒想到這次會通過視訊直播。

由于疫情爆發,很多企業的年會都在網上發生了變化,是以這次,我的同僚們正試圖在視訊号碼直播中增加一個功能,也就是說,隻有白名單的人才能進入企業之間的直播直播,希望給需要線上年會的企業一些幫助吧。

回顧十年前,這個想法隻是為了擁有一個适合你的溝通工具。于是微信第一版開始了。但絕對沒有想到,十年後微信會變成現在的樣子。我自己對此感到特别幸運,我認為我必須是上帝所揀選的人,因為僅靠個人努力無法做到這一點。

讓我分享一組資料,直到今天,每一天

10.9億使用者打開微信,3.3億人進行視訊通話;

7.8億使用者進入朋友圈,1.2億使用者進入朋友圈;

3.6億使用者閱讀公共文章,4億使用者使用小程式;

當然還有很多,包括微信支付、企業微信、微信閱讀、搜尋等,我在這裡不列資料。就像微信支付一樣,它可能已經成為你生活中的日常必需品,就像你以前的錢包一樣。

微信的口号是"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當時感覺相當空虛,那隻是為了給自己一些想象的空間,但沒想到10年後,它也正在成為某種意義上的一種生活方式。

今天是公開課,這次我還要特别感謝大家,微信作為平台,感謝平台上的每一位創作者,包括公衆号、小節目、視訊号創作者,沒有他們的創作,我們的生态可能就沒有那麼有活力了。

您知道今年的視訊号碼發生了很大變化。分享的第一個主題是關于視訊數字的一些故事。

張小龍1.5萬字最新演講:微信十周年,回答一切

視訊号碼的來源

大約在2017年,當我和公益平台團隊聊的時候,我們現在的公号隻适合寫長篇文章,寫長篇文章其實是幾個人,大多數人其實寫不出長篇文章,我們應該在朋友圈下做一件事,這個東西還想到了一個叫"非朋友圈"的名字, 是你圈子外的朋友圈,它隻能發一些作文、照片、視訊,與朋友圈是對稱的。

曾經我和小馬(馬華騰飾)在吃飯時也專門談到這一點,他也特别同意這個方向,但後來我卻不能,也許是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項目,整個賬戶系統都不一樣,而且這個系統可能比當時的公衆号還要複雜。

久而久之,很多變化都産生了效果,尤其是當我們以為"非朋友圈"是以文字、照片為主的時候,我們會慢慢發現視訊表達越來越流行,成為很多普通人的習慣。

我們從幾組資料中可以看出,比如在微信中,在過去五年中,每天發送的視訊數量增加了33倍,朋友圈視訊釋出的數量增加了十倍,是以當我們考慮這種短内容時,自然不應該基于短文本來做, 但應該根據視訊内容來做。

基于視訊的表達可能是未來10年内容空間的主題。但我們不知道文字還是視訊代表了人類文明的進步。

如果從個人表達或消費程度來看,時代确實在朝着視訊表達的方向發展。是以,在2019年,我們組建了一個一二十人的小團隊,開始開發視訊号碼。

我們将其定位為基于視訊的微網誌,您可以看到視訊編号的前半部分與微網誌非常相似,并且沒有全屏視訊。

很多人說,視訊數量是我們公司的戰略重點,其實不是這樣,戰略重點就是短視訊還是微視(現場觀衆笑聲)。我們真的沒有為公司要求任何資源,甚至沒有一個會議或一個項目來說我們是一個大項目,但我們通過找到一波人開始自己做。

這是一個微信團隊自己的風格,小團隊默默地做一件新事,而不是一個大項目,而我們給自己一些目标,既然要做,一定要做,這種壓力是發自内心的,不是任務式的,如果是任務,你的行動就會變形,如果是自己的目标, 但這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情。

記得釋出視訊的時候,很多媒體都不是很樂觀,我們早就得出結論:微信做事,如果一開始我們不樂觀,說明這件事還是有玩的,如果他們很樂觀,可能很麻煩,當然,這就是我們開玩笑的。

張小龍1.5萬字最新演講:微信十周年,回答一切

視訊号碼是多少?

視訊号碼到底是什麼?我們給出了一個簡單的定義,即視訊數字是一個每個人都可以建立簡短内容的平台,它是開放領域的内容平台,是以我們不能用微信号做到這一點,是以我們的第一個問題是關于它的ID或身份。

微信的價值在哪裡?我自己認為,微信的一大價值在于身份或ID的價值,我們可以用它做很多事情。比如微信支付,所有的支付都是與身份相關的,就像你可以直接拿身份證取錢一樣,這個ID是基于社交和交流領域,它是私人的,不是公有領域。

我們拿微信ID來評論一篇公開的文章,别人聯系不到你,也不能給你回複互動,他也無法通路你,因為是私人ID,是以我們想做視訊,首先要創造一個新的身份,這是具有挑戰性的,很少有産品會有兩套身份系統。

正如我剛才所說,不是每個普通人都能擁有公共身份證。其實視訊是第二位的,更重要的意義是這裡的"數字",通過這個"号碼",每個人都有另一個可以公開的語音ID,将來可能聲音内容可能是視訊、直播或其他内容。

這就是為什麼你看到我們的直播發展如此之快,我們以前做過很多直播,但都是私人的,直到我們有了視訊号碼ID,直播才被公開。

ID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不是對個人,而是對機構。PC時代的機構ID是官方網站,每個公司都會去建立一個網站,注冊一個域名,但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你建立一個網站已經沒有意義了。

如果你看看微信平台的發展線索,你可以看到微信總是在思考如何幫助這些機建構立自己的微信系統的官網,最早的公衆号是每個機構的官網,做小程式,小程式是你的官方網站,你可以把服務挂在裡面, 當我們做視訊号碼時,視訊号碼是你真正的官方網站,官方網站也是需要進化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它會假設很多組織内容的服務性質,不僅限于視訊内容,我們可以想象,視訊号碼可以挂在機構的小節目、公衆号、會員服務、優惠券等之下,它是最适合的載體。

我們内部會開玩笑說,最早當公衆号的時候,希望以後在機場或廣告牌上都有二維碼的公衆号,也就是說,公衆号已經成為機構ID,然後才是真的,再做小程式,也希望小程式的二維碼。

現在希望每個廣告都連接配接視訊号碼二維碼,我們剛剛在這個版本中建構了一個簡單的ID系統,它與公衆号非常相似,但遠低于公衆号門檻值,普通使用者可以在幾秒鐘内建立自己的視訊号碼ID。

在内容表現上,它是簡單的資訊流,它混合了注意力,朋友匿名喜歡内容和系統推薦的内容,放出來,因為它是灰階測試,數量不大,是以不能吸引任何人,而一群使用者都是我們公司的同僚,然後逐漸放一些量,也無法吸引特别好的創作者, 是以我們做資訊流内容推薦,品質也一般。

我們想改進推薦算法,是以我們組成了三個團隊來做推薦算法,每個團隊大約有十幾個工程師,希望這三個團隊用不同的方法找到推薦的最優解決方案。

很多人對我們有些誤解,認為我們這裡在技術上不是特别強,其實我們在算法領域有很深的沉澱,我們"搜尋"團隊,其中有上百個搜尋功能,同時又要做語音識别、機器翻譯團隊,應該是國内一流的水準。就像很多人說微信中的語音識别不是第三方使用的嗎?其實,都是我們内部團隊研發的,目前微信日常語音翻譯應該有超過5億篇文章。

然後我們把搜尋算法的人,從大團隊中抽調出來,融入小團隊的視訊編号,形成一個閉環的團隊運作,推薦團隊工作非常努力和努力,但是我們前幾個月的滾動效果很差,因為這是一個死循環,就是你的内容不好, 沒有流量,繼續沒有好的内容,是以推薦不能推出更好的内容。

是以,直到五月,我們才做出了特别大的改變,這次修訂讓我們對希望有了新的認識。

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的一件事是,有一點點為什麼它不起作用。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當時内容不太全面的情況下,基于機器的建議不能繼續下去。

比如,我們更喜歡看什麼内容是朋友的贊美,或者機器推薦出來,能明顯感覺到,朋友喜歡出來的内容還是匿名的形式,我們背景可以知道是哪個朋友,和推薦出去比較,其實朋友喜歡會好一點。

那時候我們幾乎放棄了繼續做算法推薦,真的像我們平時讀的一些書或者别的東西,大部分人因為周圍有人推薦,是以你會去看,而不是跑到網上書店找自己的書回去看看。是以,這就是視訊号碼首次用于社交推薦的原因之一。

從5月份開始,我們經常更換,基本上每兩天更換一次版本,直到兩周後,我們釋出了一個基于朋友喜歡的版本,資料上升得很好,使用者留存率非常高,到6月份,使用者量已經達到了很大的規模。

究其原因,是因為對于一個内容形式産品來說,一定程度的使用者和活動,就意味着你已經走過了生死的線,它的流動周期一直在上升,否則你總要找到一條生存之道。

我發現這個過程特别有趣,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微信産品方法。通過在事情中找到一個撬點,有一個産品規則的方式來讓整個事情動起來。

當我們擁有使用者群時,我們稍後要做的就是列出一些相關的功能,包括實時流。如果我們沒有越過生死線,可能很多特征都是白色的,或者是她。

是以,社交推薦在這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當機器推薦率特别小,視訊觀看量特别低,留存率特别低時。但這并不是說機器推薦不起作用,機器推薦可能隻是說,當你的内容豐富時,最好扮演一個角色。

這裡有一個小故事,在六月份,當我們還在開發這個新版本時,我在黑闆上寫了一個猜測,我說在未來的視訊數字中應該是什麼樣子的視訊消費?我說,我們現在在視訊上有三個關注點,朋友喜歡和機器推薦,我說内容消費比例應該是1:2:10的關系,平均一個人看10個後續視訊,20個朋友喜歡的視訊和100個機器推薦的視訊。

為什麼這是一個比率?雖然我們當時推薦的這篇文章特别低,但試想一下:我們把所有内容都分為兩種,一種是需要花頭腦風暴來了解知識内容的本質,簡單學習;

朋友喜歡的内容,其實是朋友強迫你接收一些新資訊,或者學習一些東西,并不一定對你特别感興趣,它屬于學習的類型。機器推薦的東西比較讓你浏覽起來很舒服,很放松,不需要電腦,更喜歡娛樂内容。還有人擔心應該同時存在這兩種内容,我們猜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比例?

因為你關心某件事,它可能是某件事,它對你來說并不是什麼新鮮事,它不一定有新的東西,它對你沒吸引力,是以它的比例是1。朋友喜歡的東西看起來很累,你要看,你不想錯過熱點,是以是的,比注意力大2倍。機器推薦符合人懶的原則,大多數人會去消費更舒服的内容,是以就是10,這樣的猜測。

但是我們目前的資料并不是這樣的比例,我們現在的朋友喜歡總觀看次數是機器推薦的2倍以上,說明我們推測錯了嗎?那不是真的。

換句話說,這是總數,我告訴我們的團隊運作一個資料,看看他們生成的使用者來檢視資料。因為有關注在我們裡面或很小的比例,帶來活躍使用者,關注使用者在這三部分内容消費總量,資料其實有點讓人吃驚,因為活躍使用者在其中産生的人均消費量VV(視訊觀看,即視訊播放)隻是1:2:9這樣的關系, 這個結果并不是說預測特别準确,而是我們做事的習慣是,如果我們這樣做,我們應該推理出應該是這樣的結果,然後我們去驗證資料。

是以,我們現在看到的總量是整個朋友喜歡的1/2,其實是不正常的,我估計這個比例會越來越大,1:2:10,因為我們現在沒有足夠的内容分發,我們的機器推薦的脫離接觸就沒那麼大了。

這有點過分了,我認為這裡的很多人會對這些特定的新産品形式感興趣。微信嘗試過各種産品形式,其實在很多其他産品上可能沒有這個機會去嘗試。

也許機器推薦帶來的内容消費量會越來越多,很多人會想到我之前說過的話,這是兩件事,我們真的不關注使用者的持續時間,我們不會把使用者的長度作為指導來考慮一個目标,或者作為KPI,我們更關心的是幫助使用者完成什麼任務。

如果他在這裡花了很多時間在推薦上,那就意味着我們在這裡擁有的很多東西都值得一看,但是這個目标并不是我們想消耗他更多時間的東西,那麼我們該怎麼辦,長度隻是最終的結果。

僅說到最關鍵的轉換點之一,微信的社交推薦使我們能夠在地面上擷取視訊号碼,并在下一步中,通過機器推薦的方法讓更多人通路内容。

張小龍1.5萬字最新演講:微信十周年,回答一切
張小龍1.5萬字最新演講:微信十周年,回答一切

什麼是視訊?

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問題,這會帶來一些思考和有趣。例如,我們在中間有一個問題,我們每天都在談論視訊,視訊到底是什麼?

說到視訊,人們就把一個視訊檔案當成一個視訊,就像你想上傳一個本地檔案,在一個朋友圈裡的視訊檔案,我們鼓勵你上傳這個,這樣原來的速率會高一點。

我想說的是,視訊檔案将來可能會消失。

人們曾經使用過Windows,當你去MAC系統時會遇到這樣的問題,Windows Manager在哪裡?你用蘋果手機也會說檔案管理器去了哪裡,為什麼這次沒有檔案的事情?這就是蘋果做得特别好的地方,這些東西不應該單獨存在,檔案應該屬于APP,以便在它有意義之前解釋它,否則它都是沒有意義的原始資料。

是以視訊是一樣的,我們現在參考視訊檔案,發送到朋友圈等等,但原始資料隻是一個檔案,沒有辦法關聯到其他事物,比如它沒有辦法标記誰是創作者,沒有辦法直接看到觀衆的評論, 不知道誰看過,是以我們在組裡翻了很多視訊,其實隻是翻一些檔案。

從未來的角度來看,視訊應該是結構化的資料,比如标簽、評論、創作者等,它應該在雲端,這樣才能友善地分享。我們每次在微信上分享一個視訊,也是為了傳遞一個檔案,而對于流量來說,這種方式是錯誤的,應該被淘汰。

這也會讓大家反思,我們依然鼓勵好友圈中的使用者上傳視訊,哪些應該更新,你的視訊應該結構化資料再上傳到好友圈。

當我們将視訊号碼内容分享給朋友圈時,我們有一個問題:應該是視訊風格,一點播放,還是連結風格?

這裡的一個關鍵問題是視訊編号的内容是網頁還是視訊檔案。我的答案是,我們基于雲的結構化視訊是視訊,本地視訊檔案是一些應該消除的裸資料,視訊是一種應該過渡到雲的視訊格式。是以現在大家在朋友圈裡看視訊,和本地上傳的視訊也沒什麼不同。

視訊化可以了解為結構化視訊内容的載體,是以微信未來流傳的視訊内容應該越來越多地成為視訊數字視訊這種存在形式,而不是視訊檔案的一種方式。

可以想象,這在公共系統中曾經發生過一次。

公衆号是文章的載體,文章存在的價值是要分享出來看看,如果沒有公衆号這樣的載體,我們隻能把一些檔案傳出去,其實很費力。是以如果你了解公衆号對文章的價值,我們就能了解視訊号對視訊的價值,我覺得這兩者非常相似。

許多人不太了解"載體"這個詞。關于視訊數字更有意義的事情是它是視訊内容的載體。

承運人是什麼意思?營運商就是要攜帶這個内容,就意味着我們不做這個内容,我們不會去制作内容,不會購買内容,我們不注意具體内容是什麼,營運商意味着我們隻做内容的攜帶和傳輸。如果您不特别了解它,請回憶一下公衆号。

張小龍1.5萬字最新演講:微信十周年,回答一切

長視訊與短視訊

視訊号碼裡面的長視訊問題,對視訊的長度是人為區分的,我們先把它定義為一分鐘,有點類似于短内容,像微網誌刷它,很多人會說我是1分鐘以上的視訊,當我們面對一個問題:如何融入這些超過1分鐘的視訊内容?

我們先有一個做法,長視訊定義為特定的資料類型,和短視訊是不一樣的,看長視訊專門要長視訊就看,後來,我們認為我們不應該做這樣的區分,長視訊隻是消費場景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刷短視訊的時候刷資訊流, 其他地方我可能想看長視訊,但它們應該是一回事。

這個問題的答案歸結為長視訊和短視訊之間沒有差別,隻有短視訊在1分鐘内,如果它們是長視訊,則前1分鐘是整個視訊封面。是以也可以拿出前1分鐘分享,到裡面流去刷,别人如果你讀了你的封面1分鐘,感覺好看就會繼續看下去,如果不好看代表你的封面就沒有吸引力了。

到後面我們将視訊号碼裡面可以挂長視訊這種能力入口取消,沒有長視訊專門來區分它。

這種方法的另一個含義是,我們知道資料的内容促成了它,這一切都變得非常有意義和有價值。

我們希望從現在開始沉澱出這樣的視訊内容,讓微信就像一個視訊庫,随着時間的推移,它可以沉澱出越來越多的視訊内容,這些視訊内容是一個巨大的知識庫,我們希望有一天這個知識庫,通過搜尋推薦的方式被挖掘出來,長視訊是未來資料的積累。

張小龍1.5萬字最新演講:微信十周年,回答一切

視訊号碼與個人之間的關系

剛才說了這麼多,似乎與每個人無關。這裡大家可能發送的視訊更活躍,更多的人每天不發那麼多視訊号碼,我們的初衷是大家可以輕松的視訊方式公開表達内容。

我們也知道,讓一個普通人釋出内容是非常困難的,雖然我們還沒有做過那麼多普通人釋出内容,但是我們做了一個小小的舉動,這個小舉措比我們預期的要好得多,我們讓視訊号碼可以關聯到名片上, 結果比我們過去預期的更多使用者關聯他們的視訊号碼内容要好得多。

這是一個特别好的趨勢,表明很多人實際上願意通過視訊号碼來表達自己。

有時候人們覺得微信特别保守,但不是保守,确實很多事情都是錯的或者不應該做的。

例如,我們可以将視訊号碼内容挂在名片上,為什麼我們不做這樣的功能,比如之前顯示我們的内容?

其實我們内部已經讨論過很多次了,說我們要在名片下,可能會有2億多個朋友圈設定三天可見,是以我們打開朋友圈看不到的東西,為什麼不給他們一個拍照功能,讓朋友進來看看呢?我們不想這樣做,因為一旦我們這樣做了,你就把曆史上最好的照片放在那裡,你不修改它,資料不是活的,看到它的人會覺得死資料,這沒什麼意思。

這一次,我們願意這樣做,如果您将内容與視訊編号相關聯,那麼它就會活着,因為您将不斷更新您的視訊編号内容,而不是我選擇的最好的照片來精美地裝飾。是以對于視訊編号,雖然我們還沒有做到,但是我們的目标是讓它成為普通人都在使用的産品,不希望它隻是一些大V,網狀性能在這裡。

資訊的呈現方式

很多人也會關注視訊号碼正在變成全屏,你可以看到我們已經變成了全屏在關注和推薦,朋友在這裡也會做灰階實驗,我說有點專業,全屏是一個概念嗎?這實際上是一個關于資訊清單如何呈現的概念。

資訊清單是很多東西,你如何顯示它。常見的我們會看到會有一些所謂的瀑布流、資訊流、全屏之類的東西,它們的不同之處在于把多少條内容放在一個螢幕上是合适的,到全屏是一個頁面裡面隻有一個内容。

在這個過程中,經曆了各種探索,不來總結一個規律,也就是說,一個螢幕内的内容欄的數量是與一個頁面的點選率成反比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對這10個感興趣越多,你能在這個頁面放的欄就越少,如果你感興趣的每個内容,它都是經過全面篩選的,它的内容欄數量和命中率成反比,10裡面選1個你就得選擇,我們想放10個讓你去選擇, 這就是這個意思。

以朋友圈為例,對于朋友圈來說,如果我們現在把它改成每個都是全屏的,朋友圈死了,因為朋友圈的命中率,或者你感興趣的命中率不是特别高,你每天刷朋友圈都會很快, 而且不是每一個都會很認真,它不适合一個螢幕放很多内容,而是要把很多内容放在一個螢幕裡面,因為它不夠高,也許跟朋友比較多,命中率會更低。

人們會說,我們為什麼不提高朋友圈的命中率呢?改進的方法,我們就要分析内容,把你感興趣的内容放在前面,我們看朋友圈的内容不是看它的内容好壞,而是要看我和這個朋友熟悉的選擇,你不注意這個朋友,熟悉他, 目前機器系統不可用,是以朋友圈不會顯著提高每個内容的大小,即使你的朋友圈發了一個視訊,希望全屏我們也不會這樣做。

注意也是這樣的,你越關注的事情越多,命中率就越低,因為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感興趣,當我們的公衆号修訂時抱怨很多人,其背後的原因是當我們最初把檔案夾入口變成總結的方式展開, 一個螢幕中的柱數少,如果命中率相同,柱數少,意味着你必須提高命中率,如果不這樣做,我們會把每一個都放大,其實會有問題。

是以當時我們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資料,在公衆号的修訂中,少數人的注意,他的整體閱讀量增加了,因為他的命中率還是很高的,他特别關注的很少,但是關注公衆号的人很多,他的閱讀量卻下降了, 因為他選擇的成本更大。

是以,後來我們在訂閱号的頂部加了一個正常的讀數和一個新的标簽,我想看看我能找到什麼,抵消每個占用區域需要增加命中率,說了點含糊不清,我們不必了解太多。

對于視訊号來說,我們前半部分的内容豐富度還不夠,點選率很低,微網誌式的資訊流是合适的,因為一個螢幕顯示的不止一條内容,而不僅僅是一條,這樣使用者就可以有選擇,或者可以刷卡,不喜歡跳過去。

那時,如果我們在全屏上,效果可能是負面的。下半年我們開始豐富内容,這次命中率提高,我們可以做一些全屏的嘗試,單屏全屏顯示肯定會比半屏顯示好很多。

這裡說了一個更有趣的資料,我們比較一下資料會看到,關注灰階,發現這裡的視訊播放數量已經下降,當很多人關注的時候還是會選擇自己有趣的内容,而不是看到過去的内容,同時,推薦的視訊播放次數增加了, 這裡可以推斷,我們注意标簽裡面的命中率不夠高,全屏帶來了相對輕微的選擇困難,我們裡面的公衆号也做使用者關注的内容排序,這也是為了提高點選率。

全屏之後我們關注這個流,也會做機器推薦的幹預内容排序,因為有可能做到你關注的内容特别多,你選擇的難度命中率低,機器幫你把最重要的第一推給你。

是以,全屏是一件很冒險的事情,如果你的命中率比較低,做全屏不是一件好事,我們接下來也會推薦這個流的内容,我們可以想想,按照剛剛說的命中率理論,它會帶來使用者喜歡還是不喜歡它?

下一個主題我想談談直播。

張小龍1.5萬字最新演講:微信十周年,回答一切
張小龍1.5萬字最新演講:微信十周年,回答一切

關于直播

我們觀察整個網際網路的曆史,網際網路的曆史内容形式一直在演變。

最早,你需要在網際網路上寫作時學習HTML這樣一種格式的語言,然後有一個部落格,和微網誌的短内容形式,現在更多的人選擇圖檔和視訊,直播也是朝着普通人更有能力制作和消費的角度去的。簡單的展現就是内容越來越碎片化,是以我也會想到什麼樣的内容形式比短視訊内容更能被接受,普通人也可以去制作内容,更願意消費。

是以我想知道,還有什麼其他形式的内容比短視訊更能被更多的人接受。我認為有直播的機會。

直播比制作短視訊更容易,因為制作短視訊需要準備内容。而直播,是不需要準備的内容,而是每天聊天。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差異,直接降低了直播的門檻。這是一種簡單的表達,普通人也可以去生産,朋友更願意花錢。

想了想,包括我們自己的直播,我個人覺得直播有這個機會。它在這個内容形式演變中已經進入了一個更容易被接受的地步,雖然直播已經發展了很多年,是以我們可能意識到直播還是在一個節目或商品領域,這是從内容形式的角度來思考個人表達的内容形式。

也許人們會覺得直播很難,因為你沒有親自去過直播,不知道這裡有多少人親自露面,直播,隻有一半左右的人。

我沒有嘗試過直播,你真的沒有這種感覺,我無法用言語表達,我自己做過,但我是私人直播,和我的同僚直播,但是裡面有成千上萬的人,我對它有直覺的感覺,直播特别容易。

比如,如果我拿一個簡短的視訊給所有同僚看,我會感到特别的壓力,我想準備想法,準備檔案,準備内容,但是現場面對成千上萬的人,我沒有做任何準備,一分鐘的準備是沒有的,隻是現場鏡頭手機架在這裡開始直播,我們會提出問題, 我将按照這個問題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裡我意識到一點,我們說短視訊是創作的門檻,但是直播并不需要你做基本内容,是以我不在這裡直播,我還是準備内容,如果一個真實的直播其實應該很容易就對了,你打開直播可能沒有多少人觀衆, 你說幾句話,這和你在微網誌上寫一句話沒有本質的差別,是一個非常容易的表達。

是以在未來,直播可能會成為很多人使用的個人表達方式。

有時候我們常常想象,我們的微信名片太死闆了,頭上像一個名字,朋友圈也看不見,什麼也看不見,讓它活下去的方式是,也許十年後,我指着一個人的名片,這張名片就是活的,比如這個人戴着一副眼鏡, 這副眼鏡可以直播他的觀點,你可以看到他的直播,看到他的眼睛看到了什麼,這可能是直播的終極形式,每個人都是别人的眼睛,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别人的眼睛看到自己看到的東西,而這裡的直播變成了一件非常終極的事情。

當我們使用視訊号碼直播ID時,我們發現它進展順利。不久前有一場流星雨直播,很快就有超過100萬人觀看,超出我們的預期,我們沒有做任何推廣這個活動,完全是使用者自發滾動形成的,也是通過社會推薦發揮作用,有人自發轉發給群裡和朋友圈,我們可以想象, 雖然我們看的人很少,但是看直播的人可能相當多,這是微信内部的社交推薦特别巨大的能量。

我們在視訊号碼和現場入口,或者會連接配接機器推薦,因為直播後,除了你的朋友告訴你可以看一場直播,我們也希望系統能告訴你哪個直播值得你花時間去觀看,我們會有更大的考驗。

我們還沒有實時門戶,下一個版本可能有一個實時門戶,我們有一個"附近的實時和人",我們将把它移動到一個位置,"實時和附近"。

直播也會有電商的能力,包括直播可以挂到第三方小程式裡面,之前很多人還表示,不僅僅是挂着我們自己的小店,當然不會這樣,這隻是我們前期實驗來做的事情,對于小程式這個平台來說,開放性是第一位的, 我們做小程式和第三方PK不對,我們不會做這樣的事情。

春節即将來臨,我們習慣了在群裡搶紅包去搶紅包過年。但其實,傳統的元旦線下就是一種面對面的回家行為。直播實際上更有可能模拟傳統出線過年的方式。是以,我們今年在這裡做了一點點,我們希望今年的春節能看到一些人現場支付他們的新年問候。

張小龍1.5萬字最新演講:微信十周年,回答一切

關于創作者

很多人會關心平台會給創作者什麼樣的支援。

如上所述,我們更願意成為視訊的載體,并使視訊号碼成為個人和機構的官方網站。平台在這裡的作用是連接配接,而不是做内容。

但與之前的官網不同,微信系統中官網的内容可以自行流傳。是以,您不必擔心做官方網站并且沒有人通路。

我剛才說,微信有很多産品可能無法嘗試,例如,對于資訊擷取,我們可能有一種關注的關系來獲得,有搜尋,有推薦,有系統推薦和社交傳播的那麼多方式,是以不要太擔心他們的内容在這裡沒人會看。

起初,我們邀請了一些明星進來,明星們會說沒有簽約費。我們的答案是,我們希望你進來,因為你應該經營自己的粉絲,最終你會盈利,但你将無法出來購買内容。

是以這裡的視訊号碼,我們沒有在内容上花一分錢。我不想将來這樣做。

這不是為了省錢,而是關于當我們不花錢在内容上時,創作者願意進來,這意味着創作者可以得到一些回報,因為他們的努力,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自己工作的生态系統。同時,我認為普通人的創造力是巨大的,相反,購買内容并不一定令人印象深刻。

微信的曆史并沒有強調強大的營運,這就是為什麼。系統和規則可以比操作高效得多。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微信支付,其實覆寫面非常大,但是我們微信支付的号不是很大,對于支付這樣一個行業需要聯系的線下,我們可能每個行業的微信支付負責一兩個人。

智語的公衆号仍然可以在視訊号上使用,然後小個人,也有自己的品牌。其實你現在放在視訊号碼上也是很合适的。

張小龍1.5萬字最新演講:微信十周年,回答一切

一些有趣的實驗項目

我們還有一些有趣和有趣的實驗項目正在進行中。

如前所述,制作産品實際上是一個驗證想法的過程。如果你突然在腦海中有了一個想法,它可能是不可靠的,但它似乎很有趣。然後繼續深入思考,如果你能經曆很多選擇,最終成為一種領悟,你就會體驗到制作産品的樂趣。

我經常有一些異想天開的想法。例如,如果你能拍下一個人的頭像,如果你能向螢幕上正在與之交談的朋友投擲炸彈,炸出電擊來吓唬他,如果你聽了一首歌就能看到别人在聽這張照片的人面前會發生什麼, 如果能睡着也能看到其他失眠的人,然後大家一起數羊。

就算給你一塊畫布,每個人都上去畫一個點,如果1000萬人輪流畫一個點,到底會形成一個格局嗎?如果1000萬人在沒有組織的情況下繪制一個模式,這意味着什麼?

所有這些都很有趣。是以,制作産品絕不是無聊的。雖然大多數想法都行不通,但也有少數會奏效,這很好。

在這裡,我簡要介紹一下新版本微信将具有的一些功能。在使用者實際驗證之前,不能說所有功能都流行起來,但隻要想法的方向沒有問題,就可以不斷改進。某些功能在釋出之前也會經曆灰階,完美無缺。是以不要期望太高。以下是這些有趣的功能。

一個是表達。表達式是表達式的基本元素。

當談到表達的基本元素時,它讓我想起了一個拍子。很多人不喜歡被拍攝,很多人因為摸錯了人而尴尬地拍錯了人。但仍有1.2億人拍了拍尾巴,每天拍了幾千萬人。拍打也是表達的基本元素,與所有其他方式不同,它模拟了人類現實生活中的行為,用最簡單的身體動作來完成一次資訊傳遞。在一次内部會議上,我開玩笑說,未來人們的生活會變得更加線上,人們會懷念這種與人互動的古老方式。

"回過頭來表情。

人們的表情反映了一種不斷增長的情感。如此之多,以至于它必須經常被"破解"。

我的想法可能比破解更暴力。有一天我告訴我的開發同學,幫我做一個功能,我投了一顆炸彈,螢幕的另一邊分叉了。當然,這是動畫中的一個裂縫,但它是現實的。

實作是可以的,但實際上作為一個表達式函數,還是會有很多坎坷。

我說尋找基本要素,也就是說,這種表達必須是潛在的基礎,而不是一種特殊的。

最後我們做到了。

一個是國家。

現在我們打開朋友的微信名片,往往除了頭像的名字,什麼也看不見。朋友圈也有很多人設定了訴訟時效。

但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的,每張名片,都應該是活着的人才。名片是我們網上生活自己的,它應該反映自己的真實狀态。

我們嘗試用視訊動态表達一個人的狀态,但是視訊在這個地方的表達其實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它真的是一個讓所有朋友都能看到的視訊,這個壓力還是相當大的,是以視訊動态并不成功,每天大約有100萬人在視訊動态,我們也會更新它。

更新後,我們想轉到視訊的另一邊。之前我說之前大家發短信是很困難的,其實有一個前提,發一段話讓很多人看到文字很難,其實自己随便說一句話并不難,國家就是說一句話這樣的事情。是以,我們将轉到視訊的另一側,通過說一個單詞并寫幾個單詞來表達我們的狀态。

而且,在某些時候,必須有其他人與你處于相同的狀态,你會想要看到他們。看到人們玩同樣的遊戲,人們玩同樣的咖啡吧,人們在同一個景點旅行,等等,甚至人們心情相同。

我一直認為,社交的本質是找到同類。

地位,是用來給人看的,最好是展示同一類人。

是以這一次,我們根據簡單的文本來組織狀态。

我不知道結果會是什麼。對于社交産品,由于是群體互動導緻結果,是以很難預測社交功能在移交給使用者組時會如何反應。但這樣的嘗試應該是。因為對單個狀态表達式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哪怕是簡單的一句話"我今天很郁悶",你也不會派朋友圈,不會專門和朋友說話,那麼,總有地方說。

張小龍1.5萬字最新演講:微信十周年,回答一切

關于聽歌

有一種新的嘗試去聽一首歌,這裡的一位聽衆和我談論了如何看一首歌,這不是為了聽,而是為了看。

自從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之後,我覺得很多人聽歌就變少了,隻有開車的時候才會聽歌,因為在其他任何時候,你都甯願看視訊。

微信其實是一種特别多的資訊,但是我一直不滿意在微信聽歌的體驗不是很好,比如說,我不明白為什麼所有的玩家都是點唱機在那裡,因為當我在高中的時候,我有一個家,我還去買唱片, 但我認為大多數使用者不應該經曆那個時代,那麼他們為什麼想看到他們不知道的項目,一張CD就轉到那裡了。

當我們聽一首歌時,我們應該看到什麼?很多人說,我們聽一首歌的時候不應該看到任何東西,但是我們應該聽它,但是當我們聽一首歌的時候,我想看到一些東西,因為當我們聽一點想象力的時候,我們想在開車的時候聽它,因為你的眼睛可以看到很多東西, 這樣你的想象力就會比平時更活躍。

聽同一首歌的人往往有很多人,比如,你可以想象你在這裡聽這首歌,另一個人在另一個場景中,有很多類似的人,如果他們聽了這首歌前面的畫面是有聯系的,總有一些人的畫像和你很相似, 他可以感動你,是以從這一點開始,我們将聽這首歌的體驗做一個視覺展示。

但這其實是特别困難的,因為技術還沒有達到那個點,我們的眼球都有攝像頭實時到雲端,遲早會走到那個地步。是以,目前隻能通過其他方式做到這一點,這意味着一些熱情的使用者可能願意說我可以把一首歌變成制作精美的東西,像MV這樣的東西,可以與更多的人分享觀看。

張小龍1.5萬字最新演講:微信十周年,回答一切

關于浮點數和輸入法

我一直不喜歡花車。因為它就像狗的奶油。這就是為什麼PC時代的大多數Web浏覽體驗不好的原因之一。

為了解決一篇文章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閱讀,而在中間需要不斷處理微信消息的時候,我們有一個浮動視窗功能。但它并不完美。

很多時候,一篇文章,一段長視訊,是要分很多次才能完成的,如果每次拖到浮動視窗,也是很麻煩的。

微信現在提供尚未閱讀的内容清單,以便您可以随時檢索并繼續閱讀。特别是對于長視訊,更重要的是随時将其切斷,然後快速找到它們。還需要現場直播。

另一個可以提及的正在開發的新産品是團隊正在開發的輸入法。

我們經常收到關于我們剛剛在微信上談論的内容的投訴,我們在其他應用程式中看到有關此事的廣告,無論微信是否向廣告商出售我的聊天記錄。沒有。我們從不分析使用者的聊天記錄,即使我們是以損失了大量的廣告收入。

是以,當我們的技術團隊,即具有機器語義了解的團隊,說我們可以通過輸入做得更好時,我當然贊成。因為至少在安全方面,我們可以做得足夠好。

我們的目标不是一次獲得那麼多使用者。因為輸入法是單詞表達的入口,而輸入法勢必會變得越來越智能,是以可能會有新的輸入形式,是以值得投資。

張小龍1.5萬字最新演講:微信十周年,回答一切

關于團隊

許多人說視訊号碼疊代特别快。其實,在微信問世的前兩年,我們都在以這樣的速度,然後有時快,有時慢。其實我覺得做産品應該快。

我經常說的一件事是,如果一個問題在三天内沒有提出答案,那麼三個月就不會出現,是以你要麼在三天内找到解決方案,要麼放棄并找到一條新的道路,而不是在那裡度過。

孫子的軍法說,行軍戰争應該是"它的徐林,它像風一樣急"。做同樣的産品,或者沒有想清楚,不如什麼都不做。如果你想這樣做,這将是一個非常快速的疊代。

視訊号碼團隊至今已有一兩百人,包括三個算法團隊、前台開發、産品營運等。這是非常微信的風格。

網際網路産品是關于創造力,而不是數字。如果一個100人的團隊做不到一個産品,給一千個人做不到,甚至做得更糟,因為一千個人的内部消耗太大了。

張小龍1.5萬字最新演講:微信十周年,回答一切

關于産品

微信十年了,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微信,我想,一個是"連接配接",另一個是"簡單"。

連接配接很美。因為世界運作在萬物的連接配接之上。對于産品而言,建立連接配接意味着執行服務的基礎設施,因為基于連接配接的結果可以演變為最豐富的。

很多社交産品可能也會做連接配接,但它止步于人,微信連接配接更大,公衆号、小程式目标都是連接配接,連接配接人與内容,人與服務,包括微信支付也可以算是貨币連接配接,視訊号碼也是連接配接的目标。重要的是,重心不在于内容,而在于潛在的連接配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談論"去中心化",因為連接配接性和中心化在某種程度上是排他性的。

這很簡單。

我用簡單作為美麗,實用,理性和優雅的代名詞。

簡單是美麗的。從實體配方到日常必需品,它通常更簡單,更好。有一千種方法可以實作相同的目标,但隻有最簡單的方法才是最美麗的。這是因為有一千種方法,是以很難做到非常簡單。

之前在大米沒有,看到很多産品越來越複雜,我吐槽說,"一個産品,要加多少功能,才能成為垃圾産品啊!"這并不是說添加功能會使産品變壞,而是添加不必要的功能,或者以錯誤的方式添加功能。

在過去的十年中,微信增加了許多功能。我很高興微信現在幾乎和十年前的微信一樣簡單。雖然比十年前更加通用,但這些功能已經是最簡單的方法,是以增加的複雜性将很小。

簡單性很好用。特别是當一種産品被十億人使用時。

有時你認為許多使用者不一定關心産品是否簡單。粗糙的産品,可能也有很多人使用。但我們仍然追求簡單,因為總有一些人會認同它背後的美麗。

微信是這麼大量的産品使用者,并且經曆了10年,但我仍然希望它能始終保持自己的風格,一直像一個小而美的産品,有自己的靈魂,有自己的審美,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想法。而不僅僅是數字的奴隸。這樣,我和我的團隊就會為我們的工作感到自豪,并感到有意義,這是我今天對微信十年的最後總結。

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地方。感謝各位朋友,感謝大家觀看直播,希望大家不要浪費你們的時間。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