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帝國的毀滅:我們的國人除了上帝,誰都不怕

作者:王陶陶

摘要:一個落後的國家,一個正在崛起的國家,在一個充滿懷疑和猜疑的世界裡,需要一點敬畏。

帝國的毀滅:我們的國人除了上帝,誰都不怕

德國納粹

今天剛看到一條微網誌評論,說,(關于中印問題)"王濤為什麼這麼害怕?我們不怕任何事情!"

讀完後,我感到非常激動。

首先,我不怕,我隻是建議國内輿論要重擔,意識到風險,不要給國家的外交工作制造困難;

其次,我想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在德國社會特别流行的那句話,"我們德國人,除了上帝,都不害怕"。

它來自俾斯麥,但真正使它受歡迎的是在1907年,當時三國協調外交并聯合起來反對德國逐漸出現 - 為什麼逐漸出現?因為三個沖突大國的聯盟正在慢慢出現,而不是一夜之間。這是在面對這三者結合的時候,德國人自慰地說:"我們德國人除了上帝什麼都不怕!"

是的,當時的德意志帝國GDP超過了英國(120億對110億),科技水準超過了英國,人口超過了英法兩國的總和,軍隊訓練有素,戰鬥一流,世界上最完整的産業是完全自主的(當時,工業并不多依賴石油等外部資源), 西門子、克虜伯、萊茵金屬等頂尖高科技工業企業應運而生。而奧匈帝國,以奧斯曼帝國為追随者,在各個方面,德國都是歐洲新時代的第一大國。

帝國的毀滅:我們的國人除了上帝,誰都不怕

從這些角度來看,德國人完全有理由不害怕。當時德國報紙的開張中,德國認為"俄國人是脆弱的農奴國家","法國的人口正在衰敗和枯萎","大英帝國是一個衰落的大國",大國凋零,隻有"德國人才是新的,屬于曆史的希望"。

一個什麼都不怕的國家,一個自信滿滿的國家,一個在各個方面都如此強大的國家,正帶着這樣的自信進入20世紀,結果是什麼?

日本人在開始時親眼目睹了西方的衰落、分裂和頹廢,大蕭條時期美國的GDP,大英帝國的叛亂,中國的分裂,俄羅斯的孤立,即使有任何盈餘,列強也努力應對納粹的崛起。 不是日本。

在這種幾乎不受限制的環境中,日本帝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和最精銳的艦隊,主導着整個遠東經濟。難道日本不怕世界,什麼都做不了嗎?正如美國國務卿史蒂文·M·斯滕森(Steven M. Steenson)在1933年所說,日本幾乎完全錯了,"誰願意派兵到遠東去與強大的日本人作戰呢?"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英國外交大臣西蒙哀歎,"我們與日本唯一能做的就是妥協,我們負擔不起與日本決裂的代價和後果"。

帝國的毀滅:我們的國人除了上帝,誰都不怕

日本航空母艦編隊

是以,從1931年到1939年,熱情的日本民族主義者,在理想驅動下,在亞太地區自由擴張,征服一片又一片土地,踐踏一個又一個民族,在這些國家的不斷挫折中,日本帝國像太陽一樣不可阻擋地崛起,直到這些國家被迫為了生存和自尊而共同崛起,協調對日的努力。

最終,包括美國、英國、中國、荷蘭和其他國家在内的日本圍攻網絡建立起來,日本的敵人決心不惜一切代價確定自己的安全。就這樣,日本突然陷入了危險的外交困境——它不能不走向珍珠港,這是它毀滅的命脈。

一個落後的民族,一個正在崛起的民族,在一個充滿疑惑和猜疑的世界裡,怎麼可能沒有敬畏,很多人批評我吹噓美英太多,其實這些都不了解我的痛苦,我隻想讓我的同胞對世界多一點敬畏、敬畏, 敬畏這一規則,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給我們的國家一個機會,避免德國、日本、蘇聯那種不可避免的悲慘命運。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我可以吹噓中國是不可戰勝的,英美是脆弱的,日本、歐洲是腐敗腐敗的,印度的奴隸制國家,慷慨地享受着輿論的迎合,賺取安全的财富,為什麼不呢?

然而,正如我一直對西部地區的宗教安全保持警惕一樣,一個真正的民族主義者,在任何時代,都應該根據國家利益,對國家的責任感,而不是為了迎合公衆輿論,來闡明真正的風險。

帝國的毀滅:我們的國人除了上帝,誰都不怕

日本投降儀式

一個沒有恐懼的國家,必然導緻悲慘的命運,就我個人而言,無論曆史的程序如何發展,我隻想保持自己的内心,做一個真正的民族主義者,忠于國家和民族。

很多時候不得不歎息,也許原來的喜鵲、明兒光正、山本56,是敵智者像《善意》一樣,這或許是智者的悲哀,但無論如何,我不希望後來的曆史把我當成大川周明這樣的人,如果曆史有幸寫下我的名字, 這是我在浩瀚時代的唯一原則。

10課學會獨立分析國際政治,推薦我精心打造的專欄《10個案例分析,通過國際政治教你》。

點選下面(看一看)購買我的專欄,我将非常仔細地看看10個經典案例,這些案例将教你看穿國際政治的迷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