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帝國的毀滅》中,希特勒長時間注視的畫像究竟是誰?

作者:鬼說曆史

在曆史題材電影《帝國的毀滅》中,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曾長時間注釋一幅挂在地堡裡面的畫像。《帝國的毀滅》這部電影可以說沒有一個鏡頭是多餘的,希特勒注視的畫像也不例外。那麼希特勒注視的畫像究竟是誰呢?

在《帝國的毀滅》中,希特勒長時間注視的畫像究竟是誰?

根據鏡頭拍攝的畫面可以知道,希特勒注視的畫像主人是德意志曆史上著名的普魯士國王、一代雄主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腓特烈二世是普魯士霍亨索倫王朝的第三代國王(1740年至1786年在位),是一位軍事家、政治家、作家和音樂家。

在《帝國的毀滅》中,希特勒長時間注視的畫像究竟是誰?

腓特烈二世在位期間的普魯士快速發展,跻身歐洲一流強國之列,為普魯士成為德國統一核心奠定了基礎。腓特烈二世至今都被德國人視為德意志曆史上最偉大的君主之一,納粹黨當年選舉時就曾經将希特勒與腓特烈二世、俾斯麥、興登堡相提并論。

在《帝國的毀滅》中,希特勒長時間注視的畫像究竟是誰?

更重要的是,腓特烈二世曾經在“七年戰争”中與包括法國、奧地利、俄國、西班牙在内整個歐洲大陸開戰,這也與希特勒的處境很相似。不同的是,腓特烈二世依靠俄國沙皇彼得三世的“勃蘭登堡門奇迹”絕處逢生,将普魯士從亡國的邊緣拉了回來。

在《帝國的毀滅》中,希特勒長時間注視的畫像究竟是誰?

正因如此,希特勒注視腓特烈二世的畫像一方面是希望自己取得與腓特烈二世一樣的“豐功偉績”,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腓特烈二世的“勃蘭登堡門奇迹”能再次上演,讓納粹德國免于滅亡。但納粹版的“勃蘭登堡門奇迹”最後還是沒有出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