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帝國的毀滅

作者:西己漫語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電影叫做《帝國的毀滅》,或許大家聽到這個名字不是很熟悉電影的内容,但是如果有混迹b站的小夥伴們聽到我說的摔筆、地圖、元首的憤怒一定會想起來很多情節。沒錯,那些很著名的鬼畜素材就是源于這部電影,但是我今天想介紹這部電影完全是由于這部電影本身的魅力。

  首先我想先重點說一下這部電影的主演,飾演阿道夫·希特勒的瑞士演員布魯諾·岡茨,他在電影中的演技、展現出來的感染力,真的讓我非常感動并且佩服,他能将希特勒那種堅信着自己的信念、覺得自己所做的都是為了人民的這種性格表現的淋漓盡緻,那段從失望到悲傷、流淚的過表演讓我看了非常心痛。

  這部電影主要描述的是希特勒人生最後12天的日子,同時也是第三帝國的滅亡,我是帶着一種好奇的心理打開了這部電影,在這裡我看到了那些在希特勒周圍信仰着他、完全被他的思想所洗腦的人們,他們是那麼地堅信着他,以緻當元首提出自殺或者自己的這些計劃即将破滅的時候,他們表現出來的那種不知所措、失去信念、失去夢想的這種感覺讓我感受到了當時那種狂熱者們的可怕。

  最開始,希特勒還可以保持他的理智,去排兵布陣,或是進行一些安排,但是随着防禦的逐漸崩潰。大勢已去,他甚至失去了原有的理性,會讓手下做出一些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

  電影中讓我震驚的場景有很多,首先是地堡中那些曾經的大将們、高貴的夫人們,全都秘密地或者說公開商議着當炮火真正将他們征服時如何進行自殺,他們有的拿着槍對着自己的額頭比來比去,有的讨論着醫生所給的氰化物,包括後面大面軍紀的喪失,都讓人感到了深深的混亂。其次,地堡中人們為了麻痹自己而開的盛大的狂歡,他們瘋狂地跳舞、瘋狂地喝酒,隻為了讓自己享受那最後時刻的快樂。

  這部電影的偉大就在于它深深地刻畫了希特勒的形象,他用富有感染力的場景與台詞将觀衆帶入其中、帶入到那個地堡、帶入到希特勒的身旁,不瞞您說,當我看到地堡中的人們,逐漸的低迷、逐漸的喪失鬥志,包括希特勒在内開始讨論自殺時,我的心情是很複雜的,我在吃午飯的過程中看了希特勒自殺的那個片段,我甚至一度無法下咽、毫無胃口,這部電影就是給我帶來了這樣大的沖擊。我深知這個人是罪大惡極的,自殺甚至完全不足以平息人民心中的怒火,但是我為他選擇錯了道路而悲哀。

  希特勒一定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建築師、設計師以及演講家,如果他沒有選擇那條道路,但他最嚴重的錯誤就在于,他将自己所做的所犯的種種惡行看成了他在為人們構造一個完美的世界,他将黑白颠倒過來,他不願去看清真相,隻願相信自己所想。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觀衆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甚至會懷疑希特勒到底錯了沒有?他努力地建構自己的世界,那他是英雄嗎?我想在這裡告誡大家的是,電影隻是電影,電影是藝術品,它一定要有一定藝術的渲染,我們無從評論曆史,我們不能去改變曆史的存在,因為我們都不是那段曆史的見證者,你可以覺得這部電影裡的角色為希特勒的扮演者了不起,但你堅決不可以認為一個帶頭屠殺了幾百萬猶太人的惡魔是一個英雄。但無論電影如何藝術都無法掩蓋他們真實存在的血腥的暴行。你可以在鬼畜區利用這部電影的許多元素去創作許多快樂開心的視訊,但是你絕對不能認為這部電影是歡樂的。

  在文章的末尾,我想引用一下b站網友的一個評論(具體名字記不得了),我看了之後非常有感觸:

  你喜歡的人應該是扮演者布魯諾·岡茨,而不是那個臭名昭著的納粹頭子。

  你所喜歡德軍的原因應該是因為精良的德國軍工、帥氣的虎式、潛航的狼群,而不應該是奧斯維辛的焚屍爐和蓋世太保的暴行。

  最後,德國的曆史也不短,我不希望你們隻記住一個惡魔。

  我希望你喜歡費爾巴哈、叔本華、尼采、康德、黑格爾、馬克思的思想澎湃的德國;我也希望你喜歡高斯、黎曼、倫琴、開普勒、萊布尼茨的智慧雲集的德國;我還希望你喜歡貝多芬、巴赫、瓦格納、門德爾松、勃拉姆斯、舒曼、海涅、哥德的音樂與詩歌的德國;我更希望你喜歡馬丁路德、闵采爾、台爾曼、盧森堡、李蔔克内西的為真理、解放、正義而出戰的德國。

  而不是喜歡那個希特勒、戈培爾、希姆萊的血腥肮髒、反人類的納粹德國。

  微信公衆号&微網誌:西己漫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