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場跨越山海的教育幫扶走過了11年

楚雄彜族自治州雙柏縣地處哀牢山腹地,全縣13.38萬人,曾是雲南省滇西邊境片區扶貧開發重點縣。按照黨中央的安排部署,2013年起南京大學定點幫扶雙柏縣,自此,一場跨越千裡,持續10餘年的“南雙情”為雙柏發展開啟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新征程。

多年來,南京大學堅持“雙柏所需、南大所能”,從立德樹人、教師隊伍建設、教育教學管理、資源共享、黨建團務、第二課堂、捐資助學等多方面傾注南大真情、貢獻南大智慧,投入真金白銀,助力雙柏教育振興。

攜手共建,繪就教育新藍圖。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始發靈光。如今,全縣各學校校風正、學風濃、班風正,人心齊、求上進、好下問,想做事、肯做事、做成事。多年來,雙柏縣以南京大學幫扶為契機,充分依靠南京大學廣泛的幫扶資源,南京大學每年派出1名上司挂任雙柏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關心關注雙柏教育,縣一中與香港培僑中學結成姊妹學校,搭建與江蘇省海安進階中學、沭陽進階中學的合作平台,學習先進辦學經驗。推動形成《雲南省楚雄州雙柏縣第一中學與香港特别行政區培僑中學“姊妹學校”結對合作協定》《南京大學牽頭江蘇省海安進階中學助力雙柏縣“普通高中教育提質增效”合作協定》《雲南省雙柏縣第一中學與江蘇省沭陽進階中學戰略合作意向書》等制度檔案,借勢聚力與江蘇省昆山中學、金陵國小常态化開展合作交流,緻力于培育一支“帶不走”的幫扶骨幹教師隊伍,全面開展雙向互訪、幹部互派、教研交流、校本研修等幫扶活動。

引賢借智,精準幫扶紮深根。跨千裡續深情,攜山河以緻遠,變“輸血式”幫扶為“造血式”幫扶。針對雙柏教育改革發展的短闆,11年來,南京大學持續在資金、人力、物力、财力上給予支援,累計投入近1000萬元幫扶資金改善雙柏部分學校辦學條件。推動江蘇省海安進階中學與雙柏一中結對交流,成功建立“向南創新海安班”,每年選拔10名左右優秀學子,赴海安中學學習交流,每月選派1-2名老師赴海安中學跟崗學習。至今,已有41名雙柏一中學子赴海安中學交流,共有15批84名雙柏一中老師赴海安中學交流。持續深化與江蘇省沭陽進階中學的合作,開展“長短結合”幫扶機制,聘請1名資深校上司擔任縣人民政府督學,派出1名骨幹教師挂任雙柏一中副校長教學骨幹常駐雙柏一中開展支援教學工作,深入開展與雙柏一中骨幹教師一對一幫扶“青藍結對”工程,組建“向南創新實驗班”,每年赴沭陽中學開展為期1個多月的研學活動。推動江蘇省昆山中學與妥甸中學結為友好學校,向妥甸中學首批捐贈6萬元助學金,資助妥甸中學50名貧困學生,并開展兩校學生的結對交流。協調南京金陵國小對全縣國小教師開展教育訓練,并成立名師工作坊,6個學科名師在雙柏結對授徒。将助學和助師相結合,在采取多樣化措施助力雙柏學生成長同時,與昆明學院、楚雄師院實作組團式幫扶,對雙柏縣中國小師資開展教育訓練,助力雙柏縣教師教學和管理隊伍建設。

學科通識,改革創新添動能。積極探索高中、大學課程的有效銜接,拓寬教師、學生視野,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在雙柏開設“蘇教名家大講堂”“南雍講堂”“向南”AI通識大課堂,積極學習先進課堂教學經驗,推動雙柏教育的課堂建設,譚鐵牛、談哲敏等6位中科院院士及12位南大一流教學名師和江蘇海安中學原黨委書記呂建等4位江蘇中學教學名家先後走進雙柏一中開壇設講,講授學校教學管理經驗。啟動“1+課工廠”選修菜單課計劃,以學生DIY課程的模式,邀請14位院士、教授走進中學課堂,向師生講授前沿科技和人文知識。針對縣一中理科相對薄弱情況,沭陽進階中學派出江蘇省名師工作室成員、數學和實體學科組長等到縣一中開展為期一周的指導,并且親自上示範課。沭陽進階中學先後派出6批支教組共17人次到縣一中開展支教工作,縣一中先後選派9批共47名骨幹教師到沭陽進階中學跟崗學習,“青藍工程”拜師結對紮實開展,縣一中共有32名骨幹教師向沭陽進階中學名師拜師結對,通過線上線下常态化開展精準交流,讓縣一中年輕教師與沭陽進階中學優秀教師開展精準交流,更好推動縣一中師資高水準建設。

學思踐行,多彩活動促成長。近年來,南京大學先後選拔12批共88名志願者赴雙柏開展教育扶貧工作,累計教授400餘個班,培養學生1.6萬餘人,授課6萬餘課時。開展公益扶貧和捐資助學,籌集發放愛心物資近400萬元,資助2000餘名貧困學子完成學業。設立“愛心圓夢大學”助學金90萬元,幫助678名雙柏籍貧困學生順利走進大學校園。因地制宜打造近20項品牌志願服務項目,創辦“珍珠格廬”沙龍。開展“逐夢益行”連心營,每年組織雲南學子赴南京訪學,幫助多位雙柏學子圓夢名校行。開展公益夏令營,“送教下鄉”的足迹遍布雙柏縣5個鄉鎮。護航心理健康,南京大學和雙柏一中齊心協力推動建成“南語山南”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為全縣首家心理健康中心,打造覆寫全縣10餘所中國小的心理輔導體系,搭建有80餘門自研課程的資源庫,建構“脈脈南言”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累計打造20餘期“心苑小報”。育才提質校地合作,與南京勵學公益基金會簽訂《公益合作架構協定》,南京勵學公益基金會通過勵學“手牽手”“藍鲸之愛·名師送教”“勵學敦行科普夏令營”等方式對雙柏教育進行幫扶。營造良好科創生态,建成雙柏縣首家科技館,由南京大學頂尖專家提供技術建成“百廿春秋,璀璨星河”天文主題科技館。正式成立南京大學—雙柏一中“向南”機器人社團,分隊指導雙柏代表隊在2021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WRCF)中,獲得TAI智能車挑戰賽項世界一等獎,并以賽項第三名的好成績榮獲大賽季軍稱号,是雲南省在世界機器人大賽TAI智能車挑戰賽項的曆史最好成績;在2021-2023年全國中國小資訊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NOC)總決賽中均獲TAI智能車挑戰賽項高中組二等獎。引智賦能共謀發展,首創“藍鲸築夢”科教工作坊,整合12支科普志願服務團隊及中科協STEM計劃等項目資源,帶動317位志願者面向1490名雙柏中國小生開展了3000餘課時的科普課程;與南京大學科技星火服務團共享由26項專利、5項軟體著作權支撐的課程資源庫,邀請14位院士、教授走進中學課堂,帶來前沿科技和人文知識。

傾心幫扶,共謀發展結碩果。堅持因材施教,打造“課堂教學、教研備課、跟蹤輔導、朋輩引領”四位一體教學模式,将“先進理念”和“本土實際”相結合,着力優化學校管理、學科建設、教研教改,大力推廣“22810”教學模式,提高學校精細化管理水準,在南京大學的牽頭和傾心幫扶下,全縣上下大力弘揚“上司苦抓、校長苦思、教師苦教、學生苦讀、家長苦供、學校苦管、社會苦幫”的“七苦”精神,教育高品質發展的成效明顯。中考總平均成績連續保持在全州前列。2024年聯考實作新突破,600分以上5人,一本上線、大學上線率持續攀升,1名學子首次在州排名中進入前10名并被南京大學錄取,南京大學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專程到雙柏縣遞送錄取通知書;2名學子首次在全省排名中進入前900名,全縣上下大抓教育的良好氛圍逐漸形成,社會信心空前提振,人民群衆對教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空前提升。

雲南網通訊員 張學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