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結9個字:多陪伴、少打擾、注引導。
3~6歲孩子在學習上的專注力本就不長。家長不用太擔心,以後注意多引導。
我的故事
我家小孩現在讀幼稚園大班,這是第二個孩子。因為培養姐姐閱讀興趣是從一年級開始,那時着實費了一番功夫。
是以對于二寶的閱讀習慣,我還是比較看重的。一歲開始訂閱幼兒雜志,和寶寶一起看。每次3-5分鐘。寶寶不能專注時,我就停下來。
後來孩子行動力增強,不再是我抱在懷裡讓寶寶幹啥就幹啥了,閱讀斷斷續續的進行。現在回想,那時候應該固定時間堅持閱讀。
再後來寶寶不配合,我就停下了。因為姐倆迷上了卡通片。但姐姐會用其它時間看自己喜歡的書。
可想而知,為了限制孩子們看電視時家裡的場景。我當時真是絞盡腦汁。
大概四歲多,我用app放故事給小二寶聽。然後一發不可收拾。一個故事集大概50-60集,孩子能反反複複聽四五遍。
聽故事時,他是那種邊玩邊聽的,有點像磨耳朵。是以,也無從判斷孩子的專注力。他遊戲時,我從來不會打擾。有時候自己拼積木能玩一倆個小時。
因為孩子要上學了嘛!我又開始帶孩子閱讀,然後我發現我選的書,孩子興趣不大。應該是沒有碰到孩子特别喜歡的。或者孩子不喜歡坐在那兒讀書的形式。
因為他又可以做桌前寫作業、畫畫。可以排除坐不住。
然後我帶他讀古詩、背古詩,孩子都可以接受。開始背不下來,反複幾遍就能記住大概了。
個人看法:
我覺得吧!在孩子教育問題上,家長不心急、不對比、不催促很重要。
有時候看别人家孩子啥啥都會,自己不着急是假的。但我們換個角度想,别人家長教的早、堅持時間長,孩子會得多很正常。
咱們現在開始堅持1年,孩子會得也不會少。是以,重要的是開始!這就離不開家長的陪伴。那麼小的孩子,讓他自己學,也不現實哈!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家長少打擾很重要。因為孩子專注度本就不高,如果家長總打擾孩子,專注力散了,孩子就不再專注這件事了。還可能很快被其他事情吸引。
下面的幾點,家長可以參考:
①計劃好時間。
比如快吃飯了,快睡覺了,就不要讓孩子玩那些要思考的遊戲,做需要專注的事情。是以,每天孩子大概的時間配置設定,家長要計劃好。
②陪伴但不打擾。
有時候孩子拉着父母陪玩兒。玩的時候要避免對孩子的遊戲進行評價。
試想一下,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旁邊總是有人點評這個、不時提個意見,是不是就會打擾自己的思路了。
是以陪孩子玩兒,大人要少發言論,可以安靜的玩自己的。除非寶寶提出需要父母參與或幫忙。
生活中我們隻能管好自己的行為,但決定不了别人的行為。如果孩子的專注力被家裡人打斷或者是分散,這時候家長也别急。
比方說,
媽媽和孩子在計劃拼一個積木城堡,爸爸拿點水果給寶寶吃。寶寶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好吃的吸引了。而城堡隻搭建一部分。
這時媽媽可以等寶寶吃完水果以後,再引導寶寶重新搭建城堡。
生活中被打斷的情況挺多的。讓寶寶把注意力回歸到之前自己要做的事情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也是培養寶寶專注的一部分。
養育孩子其實并不難,但是想把一個孩子養育好并不是一件簡單且容易的事。家長們,一起加油吧!
#記錄秋日生活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