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爆發
1931年9月19日,日本侵略軍裝甲部隊侵入沈陽市、繼而進攻錦州
1938年日寇為炫耀侵華罪行建成的所謂“柳條湖事件”标杆與爆破地點“紀念碑”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制造九一八事變,開始大舉侵占中國東北。東北各階層人民和愛國官兵紛紛組織抗日義勇軍等各種形式的抗日隊伍。中國共産黨在抗日義勇軍中積極開展工作,并組織黨上司下的抗日武裝。從1932年起,黨先後組織了由漢、滿、北韓、蒙古、回等民族愛國志士參加的十餘支抗日遊擊隊,逐漸成為東北抗日遊擊戰争的主力,并發展為東北人民革命軍、東北抗日同盟軍等武裝。九一八事變後,中國人民奮起抵抗,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争的起點,同時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争的序幕。
毛澤東在八路軍戰鬥英雄代表大會上講話
1944年在延安的毛澤東
1944年9月18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辦公廳招待八路軍留守兵團全體模範學習代表及從敵後轉戰歸來參加整訓的各部隊戰鬥英雄代表的大會上講話。講話指出:與人民利益适合的東西,我們要堅持下去,與人民利益沖突的東西,我們要努力改掉,這樣我們就能無敵于天下。我們的軍隊一向就有兩條方針:第一對敵人要狠,要壓倒它,要消滅它;第二對自己人、對人民、對同志、對官長、對部下要和,要團結。這是黨中央和西北局的方針,也是全體人民所要求的方針。這篇講話收入《毛澤東文集》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