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軍戰區高層的視訊挂斷不到24小時,美國國會就開啟了“中國周”,上來就對中國出了殺招,但美方的狹隘舉動根本影響不了中國。
美國會投票結果
日前,中美兩軍之間的戰區上司人,舉行了視訊通話。中方司令員吳亞男與美方司令帕帕羅,在雙方共同關注的問題上進行了溝通。如今南海局勢緊張,中美雙方能夠在軍事層面達成溝通,實際上也是“破冰”的表現。此次通話也意味着,在去年舊金山會晤期間所提到的相關溝通對話機制,已經全部恢複。
但中美兩軍高層的通話剛結束,美國國會就展開了“中國周”,并通過了針對孔子學院的相關法案。該法案表明,禁止美國國土安全部對中國的孔子學院,以及相關的一切高等教育機構,提供資金。
法案中規定,該法案頒布12個月後,就開始正式劃入統籌範圍内,必須保證在此後的時間裡,任何與孔子學院有關,并且已經引發關切的中國實體高等教育機構,不能獲得任何資金。這其中包括與孔子學院有關系的美國本土教育機構。
美國學生學習中國畫
在2023年時,美媒就曾報道過,因為遭到了美國各州政府與國會等機構的反對,孔子學院大規模關閉。但是,美國民間組織認為,孔子學院“名亡實存”。
從資料上來看,在2023年時,美國118所孔子學院,關閉了104所,看起來确實是已經蕭條了。但美媒指出,一些高校中依舊設有相關的組織,中國小校的孔子課堂也依舊存在。
此外,雖然很多機構在美國政府的高壓之下,關閉了孔子學院,但是随後就與中國的其他學院建立聯系,并且與孔子學院高度相似。
這就讓美方認為,相關機構依舊在以改頭換面的方式,持續輸出中國文化,認為中國文化的傳播會對美國的國家安全造成威脅。是以,在如今的法案中,美方“一刀切”地将所有與中國學府有關的機構,統統拉入黑名單。
如今,美國“談華色變”,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各國不同文化之間,隻有交流才能促進發展,美方卻狹隘地認為,中華文化是對其最大的威脅。美方毫無文化自信,認為中國文化的發展,并沒有社會普遍認同。
孔子學院
但實際上,多年來,美國方面通過各種手段,對其他國家進行文化侵略,不斷地給其他國家灌輸文化植入的理念,貶低其他文明,擡高“美式文化”。但包括孔子學院在内的中國文化傳播,從來都是建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的,從未有過“踩一捧一”的行為。
美方之是以對中國文化大力出手,背後還是逃不過地緣政治的主導,中方不止一次地強調,中美關系的底色并非競争,但美國顯然陷入了“争霸世界”的虛無主義之中,企圖切斷所有中美聯系。
難道說,“掩耳盜鈴”,鈴就不會響嗎?美方的做法不會阻礙中國文化的發展,中國文化生生不息不是美方能夠禁止得了的,美方隻能早日調整好心态,面對未來中國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