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貴客前腳剛走,蒙古就大張旗鼓邀請北約軍方高官做客。冒險訪蒙的普京,也算見識了蒙古國的左右逢源。此時此刻,北約對蒙古的4個字,或影響中俄蒙三國未來的關系走向。
普京訪蒙
日前,俄媒報道稱,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鮑爾表示,蒙古方面對其發出邀請,請他造訪蒙古,會見蒙古國參與過北約相關特派團的維和人員。鮑爾強調,蒙古國20年來都是北約的“可靠夥伴”。要知道,鮑爾算得上是北約的“三把手”,他的表态很大程度上象征着北約的态度。
“可靠夥伴”4個字一出,北約的意思就已經很明确了。此次出訪,一方面是蒙古國借着“第三鄰國”的政策邀請北約,而北約也确實是有拉攏蒙古的心思。
不隻是北約,美國也充分考慮到蒙古的地理位置,幾番對蒙古抛去“橄榄枝”。此前,布林肯就專程通路蒙古,并且達成了多項美蒙雙邊協定。
要知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剛剛通路了蒙古,并且是冒着西方多國的“追殺令”前往的,與蒙古之間定下了多項經濟發展的共識,并且重點強調了中俄蒙三國之間的項目。
中方高層也随後通路蒙古,不僅重申了三國項目的具體事宜,而且給了蒙古一些隐含的“敲打”。
鮑爾
中方明确表示,要深化在相關領域的合作,蒙古方面要注意加強區域國家間的溝通,密切國際事務中的溝通和協調。中方大機率就是隐晦地提醒蒙古方面,不要做出不利于三邊關系的事情。
但是,蒙古方面囿于地理位置,認為夾在中俄之間是“外交上的巨大劣勢”,是以執意發展所謂的“第三鄰國”政策。美國和北約方面正是因為蒙古國的地理位置,才願意與其發展相應的交往,但是,所謂的“第三鄰國”,一定是建立在第一、第二鄰國穩定的前提之下的。如今蒙古的舉動,無疑會讓俄羅斯不高興。
近年來,俄羅斯和北約的關系劍拔弩張,一方面,北約東擴讓俄羅斯倍感威脅。對于俄羅斯而言,這些舉動被視為西方在其邊境附近,建構“圍堵圈”。另一方面,普京獲得連任後,逐漸展示出更具進攻性的外交和軍事姿态,特别是在對外政策上,采取更加果斷的措施。
俄烏戰場
尤其是俄烏戰争以來,北約不斷加強其在東歐的軍事部署,增加演習頻率和規模。作為回應,俄羅斯進行了一系列大型軍演,并在其西部戰略方向上,部署了更多的先進武器裝備,包括“伊斯坎德爾”戰術彈道飛彈。
毫不誇張的說,雙方的關系已經處在了史上最為緊張的時刻。在這種關鍵時刻,蒙古的左右逢源,自然就成了俄羅斯心頭的一根刺。
未來,如果蒙古真的與北約之間的關系“更上一層樓”,那麼确實會對俄羅斯,甚至是中國産生影響,或許中俄蒙的天然氣管道相關項目,真的應該考慮改道了。
但必須要強調的是,中方無意幹涉蒙古國的外交事務,但是,如果蒙古方面做出的決定,威脅到中國的國家安全與根本利益,那麼中方自然也會給出相應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