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8月1日訊(通訊員 邝文傑)7月31日,郴州市科技局調研組深入湘南學院、郴州職業技術學院、阿秒光學、華潤三九、柿竹園有色金屬公司等高校科研樓、企業實驗室一線,詳細了解各科技創新平台建設,聽取對郴江實驗室實體化運作的意見和建議。
調研組指出,郴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郴江實驗室建設,郴州融入國、省實驗室體系缺乏實體依托,統籌本地科技創新資源急需核心載體,組建郴江實驗室是創新之要、破局所需,推動郴江實驗室實體化運作可為發揮舉國創新體制優勢探索郴州實踐。
有平台才有舞台。調研組希望發揮各創新平台、實驗室在科技創新、産業服務、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基礎性作用,強強聯手、久久為功,凝聚科技匠心廣築郴江實驗室科技大廈,打造郴州科技“最強大腦”。
聚力機制創新敢闖“新路子”。探索建立“以重大需求為牽引、産業鍊出題、實驗室答題”的創新模式、“任務導向、交叉融合、協同攻關、開放共享”的運作機制、“跨學科、大協作、政産學研融通”的合作機制、科研成果轉移轉化機制、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推動郴江實驗室加速成團、形成體系。
聚力協同攻堅敢啃“硬骨頭”。瞄準郴州“1221”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需求,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努力突破原創性、颠覆性、疊代性科研成果,推動源頭科技創新轉化為新質生産力。推進“需求張榜、團隊揭榜”,協同攻關尋找破解共性技術難題的最優解。聚焦先進制造業叢集和重點産業鍊,不斷打通從科研強到産業強的轉化通道,促進創新鍊與産業鍊深度融合。
聚力開放共享敢為“先鋒隊”。積極吸納省内外實驗室資源,實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升郴江實驗室整體影響力、競争力和貢獻力。推動郴江實驗室與高校、園區、鍊主企業等積極互動,引導創新要素合理流動、創新資源充分共享、創新人才高效集聚等,培育一批特色産業研究院、集聚一批高水準人才團隊、共建一批高能級創新平台、孵化一批科技型企業,為郴州的高品質發展注入創新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