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對手?
作者/ IT時報記者 孫妍
編輯/ 孫妍
中原標準時間2月18日午間,馬斯克旗下xAI公司正式釋出新一代大模型Grok 3。為了證明Grok 3是“地球上最聰明的AI”,馬斯克将它與DeepSeek、Gemini、ChatGPT等大模型進行對比測試,比如Grok 3在數學、科學、程式設計等推理能力上都排名第一,其它方面也有過人之處。
單純從性能實力上看,Grok 3不容小觑,除了簡單檢索答案外,它展現了強大的推理能力,而且Grok 3能更靈活、更高效地進行使用計算資源。
與DeepSeek不在一個賽道
很多人将Grok 3的性能與DeepSeek對比,這是較為片面的。實際上,Grok 3與DeepSeek不在一個賽道,并不是直接的競争對手,它的競争對手仍是閉源高性能大模型,比如ChatGPT。
首先,馬斯克不惜成本地投入20萬張高性能顯示卡,才誕生了Grok 3。也就是說,Grok 3依舊是大力出奇迹,用高成本創造高性能,而DeepSeek主打成本效益,用低成本創造高效益。
其次,Grok 3仍舊是閉源大模型,雖然馬斯克表示,大概幾個月後,等Grok 3成熟穩定,再開源Grok 2。“聰明到可怕”的Grok 3可能要等到Grok 4釋出時才會開源,而DeepSeek則是靠開源瞬間出圈,抓住時間視窗期,激活整個AI生态圈。
同時,Grok 3的體驗也是有限的。目前隻有X的Premium+訂閱使用者可以率先體驗Grok 3,更進階的功能收費不菲,SuperGrok進階訂閱計劃的月費為30美元,年費為300美元,提供額外的推理、深度搜尋功能以及無限量的圖像生成服務。目前美區賬号已經更新,但是英區、歐洲賬号要在2月28日更新。可想而知,走“小而精”路線的Grok 3暫時不會帶來強大的沖擊波,跟DeepSeek的“平民化”路線并不相同。
争奪下一個搜尋入口
Grok 3的另一個競争對手是搜尋引擎,其加持的DeepSearch自稱是下一代搜尋引擎,會像一位AI Agent(智能體)一樣,了解使用者提問背後的意圖,不用花時間Google搜尋、消化、總結。Agent十分鐘,抵人類Google一小時。
看完DeepSearch的現場示範,最佩服馬斯克的天才級營銷能力,他給到Grok 3的問題是預測NCAA(瘋狂三月)的勝負數,這是巴菲特在2014年發起的活動,賭注高達十億美元。曆史上無人成功預測,因為押中的機率是千千億分之一。無論Grok 3能否神預測,這本身賺足了眼球。
在釋出會的尾聲,馬斯克又甩出一個“彩蛋”,放出一段聽起來沒有機器感的男聲,透露了其在語音助手上的布局,預計在一周内釋出語音模式的早期版本。
不論是Grok 3、DeepSeek還是ChatGPT,擅長文字生成的大模型,都是奔着下一個超級搜尋入口去的,是以當下感到瑟瑟發抖的,應是百度、谷歌等一衆搜尋引擎們。
比馬斯克更急的是李彥宏,他不僅推翻“閉源論”,精準宣布6月30日起全面開源,這相當于下了沒有退路的“指令”,更在百度搜尋全量上線DeepSeek滿血版。
雖然百度搜尋PC端還沒有接入,但是百度App已經在“AI+”搜尋入口接入DeepSeek,從《IT時報》的測試來看,百度自家AI搜尋與DeepSeek的生成效果高下立見,DeepSeek吐出的答案有鮮明的觀點、有深度的思考,而百度的AI搜尋隻有資訊的總結。一衆自我革命的行為,都能感受到搜尋引擎們的“危機感”。
此處隻能扼腕歎息,百度總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自我打通生态閉環
才是“可怕的聰明”
從xAI工程師透露的資訊看來,Grok 3隻在xAI内部運作了2周。這也從側面反映出,DeepSeek掀起的AI巨浪,讓大模型真正成為“一把手項目”,所有産業鍊公司都在夜以繼日地追趕創新,連馬斯克也不例外。
馬斯克急于求成的壓力不止來源于外部, 其實Grok 3對他自己打造的生态意義更大,而且社交平台、自動駕駛等業務場景與大模型可以互相成就。
跟真正的競争對手OpenAI相比,xAI的變現路徑更豐富,因為Grok 3可以綁定X的社交生态,未來可以通過個性化内容創作、自動化營銷方案等來變現,而OpenAI的變現路徑仍舊是會員訂閱和調取API服務收費。
而且,在全球大模型苦于沒有真實可用資料之時,特斯拉手握龐大的自動駕駛視覺資料,大模型可以源源不斷地從中汲取多模态資料養料,進而生成一顆強大的“自動駕駛大腦”,可以更精準地感覺環境,進行路徑規劃和駕駛決策,進而成就特斯拉的自動駕駛。
别忘了,馬斯克還布局了人形機器人,搭載了大模型的Optimus,有着通往具身智能的潛力。
社交平台、新能源汽車、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馬斯克已經為大模型準備了豐富的落地場景。
反之,X的社交資料、特斯拉的車輛資料、人形機器人和腦機接口的資料,都為大模型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養料。
再加上馬斯克為特斯拉建設的Dojo超算平台,也能降低其它場景的AI研發成本。
場景、資料、算力三位一體,自我打通生态閉環,才是馬斯克做大模型的可怕之處,也是國内網際網路大廠們所忌憚的。
排版/ 季嘉穎
圖檔/ xAI IT時報
來源/《IT時報》公衆号vittimes
E N D
請加「星标」不錯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