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戴智能手表,你還會運動嗎?|睡前聊一會兒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衆朋友,晚上好。

三伏天的“黃金瘦身時期”如約而至,許多人抓緊“燃燒卡路裡”。不論是開啟心率監測,在健身房裡來一場揮汗如雨的熱辣滾燙,還是打開騎行模式,在城市綠道上感受“風都是自由的味道”,智能手表憑借時尚的外表、健康的理念核心,成為很多人不可或缺的“健身搭檔”。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資料技術的飛速發展,可穿戴裝置日漸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國可穿戴裝置市場季度跟蹤報告》的資料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可穿戴裝置市場出貨量達3367萬台,其中,智能手表市場出貨量910萬台,同比增長54.1%。如今,智能手表的功能早已不再局限于時間呈現。點開表盤,實時變化的步數、心率映入眼簾;連上手機,鍛煉成效和睡眠報告條分縷析。不少人熱衷于身體資料的自我追蹤,在傳感器的日夜監測下,與“數字身體”進行着互動。從久坐後的站立提醒,到找不到手機時的定位呼叫,再到按時服藥的固定鬧鐘,一個個小而美的功能,細化時間顆粒度,提升着對生活的掌控感。

不戴智能手表,你還會運動嗎?|睡前聊一會兒

智能手表健身記錄。圖源網絡

如果說,運動也需要儀式感,那麼,對一些健身愛好者來講,“沒有戴手表,宛若沒運動”。跑步機上步履不停,團課中拼盡全力,智能手表在場見證每一個沖刺時刻,忠實記錄每一卡熱量消耗,讓許多人越發欲罷不能。“遊完泳發現手表沒電了,頓時感覺白遊了”“快到健身房發現忘記拿表了,果斷回家去取”......有網友分享“忘拿手表”或者“手表沒電”的懊悔時刻,引發諸多共鳴。

運動健身是自律的代名詞。“健身青年”經過雕刻的身材背後,是高效的時間管理、規律飲食的超人毅力、風雨無阻的強大意志。又或許,運動健身暫時沒有肉眼可見的效果。智能手表把每一次多巴胺的分泌可視化、定量化,為日複一日的堅持打call,讓人們有理由相信,身體正變得更加健康,也帶給人以信念和鼓舞,那就是行動就有改變、付出就有結果。今天的我們,無疑迫切需要這樣的确定性、正回報。更不用說,一個“電子勳章”就是一枚優質的社交貨币。就此而言,有人熱衷分享跑步的軌迹和配速,有人喜歡曬出健身APP上達成的成就,背後心理或許并無二緻。

發明智能手表的初衷,是讓人們将注意力從小小螢幕移開,從手機控制中獲得解脫。而當下,對完美追求的執念,卻使它成為不少年輕人“折磨”自己的“電子桎梏”。從曬合環,到集徽章,從“來過練過”的簽到打卡,到每天晚上的步數排行,跟自己比,跟他人比,量化生活也可能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也難怪有人調侃“能讓都市人半夜從床上彈起的,不隻有甲方電話,還有未完成的運動圓環”。

每一滴汗水,都值得肯定;每一次付出,都值得記錄。隻不過,執着于量化生活的同時,也要保持一種清醒,莫讓工具理性淩駕于價值理性之上。跑步戴表,莫忘了欣賞沿途的風景;睡覺看時長,更關注一夜醒來恢複了多少電量。學會在量化生活中尋求平衡,無疑是數字時代的一道必答題。

這正是:

智慧手表哪家強,運動合環使人忙。

收獲快樂最重要,硬核實力看健康。

大家晚安!

(文|邝西曦)

不戴智能手表,你還會運動嗎?|睡前聊一會兒
不戴智能手表,你還會運動嗎?|睡前聊一會兒
不戴智能手表,你還會運動嗎?|睡前聊一會兒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