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孫楊是以前的興奮劑抗檢事件,在瑞士蒙特勒出席了國際體育仲裁法庭聽證會。
這場一波三折的聽證會結束以後,孫楊母親向記者哭訴:“我們對興奮劑非常嚴謹,孫楊已經十幾年沒有吃過豬肉了”。

坦白來說,豬肉與興奮劑挂鈎早已不是新聞了,在體育圈豬肉一度被視為運動員的飲食禁忌。
早在2011年的國際比賽日期間,足協高層甚至下令國足全隊禁止外食豬肉。
劉翔父親也曾接受采訪說道:“劉翔隻有周末回家,但他在家我們幾乎都不吃豬肉。“
那麼為什麼運動員吃完豬肉尿檢會呈陽性?
豬肉又是怎麼和興奮劑扯上關系的?
大家好,這裡是賽博食錄,今天我們又雙叒吃豬肉。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比賽期間共有1848例興奮劑檢查。
檢測結果顯示,共有5例違規,其中4例來自田徑項目。在這4例田徑違規中,有2例來自美國,檢測結果為克倫特羅陽性。
起初這件事并沒有引起奧委會的重視,畢竟使用興奮劑已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了,而那一陣正好流行使用克倫特羅。
啥是克倫特羅?克倫特羅是一種拟腎上腺素類物質,最早是20世紀之初,為了治療哮喘而誕生的藥物。
當克倫特羅脫掉“哮喘藥”這件馬甲,裡面還有一件,上面大寫着“雄性類固醇平替”,旁邊一行小字标注“服用能使運動員躲避興奮劑檢查”。
原來上個世紀70年代,體育圈流行使用雄性類固醇充當興奮劑,這種藥物通過口服或注射,可以促進蛋白質的合成代謝來增強肌肉力量。
1975年國際奧委會已将雄性類固醇列入《禁用清單》,但有個bug導緻這套檢測系統運作受阻。
當時的檢測标準是依據比賽後尿液中的殘留濃度來判定的,而殘留濃度會随着時間代謝而逐漸分解。
如果運動員掌握雄性類固醇的代謝規律,就可以在日常訓練服用雄性類固醇,比賽前根據具體藥物代謝時間來停止服藥。
如此既可以保持藥物帶來的體能優勢又能不被發現。
這個bug直到1988年漢城奧運會才被修複,此後國際奧委會開始增加賽外檢查。
世界多數國家反興奮劑機構和各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也積極響應,擺出陣型對雄性類固醇形成聯合絞殺。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于是乎雄性類固醇的平替——克倫特羅在體育圈異地登陸了。
克倫特羅具有一定的促進蛋白同化作用,使用後可以延緩肌肉組織降解,促進脂肪燃燒,實作增肌減脂的效果。
副作用也不會像雄性類固醇那樣,肉眼可見的秃頂、長體毛,等于還額外疊加了一層保密buff,是以受到某些運動員推崇,屬于是一藥兩吃了。
但興奮劑與反興奮劑是一對同行同止的死對頭,克倫特羅還沒嚣張兩年又被列入《禁用清單》了。
剛才說的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就是早期反克倫特羅的執行個體。
被BAN掉的克倫特羅再也沒能出現在奧運賽場上
嗎?
詭異的事情發生了,此後20多年裡,無論賽内賽外,經常有運動員被檢測出克倫特羅陽性。
最離譜的一次是2011年墨西哥U17足球世界杯19支隊伍裡的109名球員都被檢測出克倫特羅陽性,占抽查球員的52.4%。
經過反複排查,才發現這些運動員不是都主動服用克倫特羅,而是誤食了異地登陸養殖圈的克倫特羅。
于是,一藥三吃的克倫特羅終于脫掉了它最後一層馬甲,露出了那個我們熟悉的名字——瘦肉精。
瘦肉精并非特指某種具體物質,凡是能抑制動物脂肪生成、增加瘦肉率的物質都統稱為瘦肉精,而克倫特羅則是瘦肉精裡的一代目。
我們前面剛說過克倫特羅有一定減脂增肌的效果,這個效果不僅對人,對豬牛羊同樣有效。
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氰胺公司曾向食品藥物管理局送出了一份“新型動物藥劑申請”。
闡述在實驗中他們發現如果給動物喂養治療劑量5-10倍的鹽酸克倫特羅,可以使瘦肉率和飼料轉化率提高10%-15%,骨骼肌脂肪降低8%-15%。
不過這項申請最終并沒有得到準許,或許是考慮到肌肉震顫、電解質紊亂、惡心嘔吐、頭痛、心悸等副作用。
但是聽到風聲的美國養殖戶,在利益驅使下,竟偷偷将鹽酸克倫特羅放置進動物飼料裡。
豬牛羊雞鴨魚無一幸免,豬飼料更是重災區,因為論肥肉率,豬豬在禽畜界遙遙領先。
值得一說的是,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正規機構準許克倫特羅作為飼料添加劑用于動物促生長。
它既不是獸藥,也不是飼料添加劑,隻憑着提高瘦肉率和生産效率的特性就一傳二、二傳三、三傳萬,在全球養殖業裡廣泛使用。
為了友善說明,我們還是用豬豬來舉例,為什麼放在飼料裡的瘦肉精,又出現在人類體内了呢?
首先是在養殖過程中豬豬被投喂了大劑量的克倫特羅來增肌降脂,按照3mg/kg的日糧标準連續喂養豬豬,28天以後豬背最長肌面積增加19%,背膘厚下降23%。
而要想徹底代謝清除體内克倫特羅則需要3天左右。
奈何講究效率的工業生産沒有時間等豬豬代謝,是以造成屠宰以後還有大量克倫特羅殘留在動物的體内。
特别集中在眼睛、毛發、肝髒、肌肉、脂肪等部位,殘留濃度依次遞減。
其次,克倫特羅結構相對穩定,即使經過高溫烹煮依舊頑固殘留,由于眼睛、毛發很少有人吃,動物肝髒、動物肉就成為了瘦肉精集中地。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在倫敦奧運會前夕就曾向運動員發出警告“不要食用過多受污染的肉類,尤其是動物肝髒的攝入,以免體内檢測出克倫特羅而遭受處罰。”
2013年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實驗室又公布了更加嚴苛的檢測技術标準。
将克倫特羅的尿液檢出限額由2ng/ml提高至0.2ng/ml,經過苛刻的數值調整,被克倫特羅污染的肉類對于運動員來說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
我們前面說過,瘦肉精克倫特羅的偷用範圍廣泛分布在豬牛羊鵝等養殖動物中,其中豬肉的偷用率最高,外加大陸又是吃豬大戶,豬肉在日常三餐的普及率極高。
從過往的新聞報道來看,運動員外出吃個肉包、火腿腸、燒烤、小炒就能被檢測出克倫特羅陽性而受到禁賽處罰。
以至于曾經有一段時間,運動員談豬變色,将豬肉視作飲食禁忌。
對于克倫特羅的肆意猖獗,中國反興奮劑中心于2013年—2018年釋出多項有關肉食品、營養品、藥品安全使用及特定物質風險防控的通知共7項。
其中《關于加強肉類食品克倫特羅風險防控的通知》規定了:體育賽事主辦機關應當明确要求組委會或賽事接待方,向運動員提供不含克倫特羅的肉類食品,必要時要求出具興奮劑檢測報告。
而運動員呢,應在運動隊食堂或組委會指定用餐地點就餐,不私自外出就餐或點外賣,不食用動物内髒和外來的肉類食品,以此杜絕運動員攝入食源性興奮劑。
食源性興奮劑之中,像克倫特羅這樣人為故意添加而殘留在食物中的屬于外源攝入。
另一種内源攝入則是食物天生存在的。
比如蓮子、蓮子心、釋迦果内含有去甲烏藥堿,花椒、胡椒、桂皮、香葉、八角、陳皮、丁香、草果等四十多種常見香料,也都含有胡椒堿、甲烏藥堿、丁香酚等令神經興奮的物質,這意味着運動員也不能吃鹵味了。
除了要規避食源性興奮劑,運動員還要根據自己所從事的項目遵循一套嚴格的飲食制度,對于運動員來說,吃飯也是一種訓練,飲食和日常訓練同等重要。
國家隊會配備專業的營養師對運動員進行營養指導,利用氣體代謝裝置和心率表量化運動員的基礎代謝資料與日常訓練消耗。
在此基礎上,營養師科學合理地制定出運動員的食譜,在訓練強度很大的情況下,運動員每天需要吃近二十種食物。
蛋白質,尤其是優質蛋白質是運動員們的首選,除了牛肉和海鮮,蛋類、奶類和豆制品等也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
飲食直接決定運動員的體重,而體重的控制也是訓練内容之一。
像是舉重、跆拳道、摔跤等項目是按照體重分級比賽;跳水、乒乓球、體操等對速度、彈跳、靈敏要求很高的項目,輕盈的身體和體态更有運動優勢。
同時,不同項目也會有特殊的營養需求。
長距離田徑運動員尤其是女運動員容易缺乏鐵,飲食中會注意多攝入含鐵豐富的食物,比如瘦肉等紅肉、動物血制品。
射箭項目對運動員的視力、注意力、神經和肌肉控制能力要求非常嚴格,運動員會适當增加維生素A的攝入,如蛋黃、魚肝油、胡蘿蔔等,還會增加一些魚類、牛奶和堅果,幫助運動員緩解神經疲勞,提高睡眠品質。
當然,無論是否為運動員,身體始終是革命的本錢。
運動員的飲食對普通人也有一定借鑒意義,多吃原生态食物,少吃重加工食品,低油脂低糖分,多攝入優質蛋白與果蔬是現代人健康飲食的主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