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揚:要改變中國債市資金“從銀行中來又回銀行中去”的格局

作者:澎湃新聞

記者 周偉

李揚:要改變中國債市資金“從銀行中來又回銀行中去”的格局

李揚軒,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士,記者

7月17日,在2021中國貨币券商論壇暨上田八木貨币券商(中國)開幕式上,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士李陽表示,近年來中國債券市場一直缺乏安全資産,市場形勢與世界和發達國家的趨勢不同。改變中國債券市場資本流動"從銀行,再回到銀行"的格局,形成"從銀行和非金融部門,到市場"的格局。

李洋表示,中國債券市場曾有過以證券資産為主的時代,2008年中國債券市場證券資産約占三和一四,但2019年,同口徑債券比例驟降至不到三分之一,這與世界和發達國家的趨勢不同。

李洋表示,安全資産市場是金融機構開展流動性管理和公開市場操作的主要平台,決定了基準利率水準,決定了無風險收益率曲線,制約了金融宏觀調控的效率。在開放經濟中,這個市場構成了一國貨币國際化的主要平台。

他指出,穩步提高債務市場安全資産比重,是我國金融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

此外,李洋還表示,債券市場投資者結構也應進行調整。他指出,中國債券大部分是由金融機構購買和持有的,這使得債券市場在提高市場化水準、扭曲市場資金供求關系方面更難發揮作用。此外,債券市場發生的風險和商業銀行資産負債表上發生的風險可能會互相蔓延。

李洋指出,改變我國債券市場"從銀行到銀行"的資本流動模式,形成"從銀行到非金融部門到市場"的模式,是我國債券市場改革的主要任務。

債券市場的改革也是關于人民币的國際化。

李洋表示,一國貨币的國際地位主要展現在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市場作為價格标準、支付清算工具、避險工具和價值存儲工具等領域發揮作用。這一狀況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衡量:國際債務市場、外彙交易、全球支付和外匯存底。盡管人民币在這些領域的人民币份額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但由于其起點較低,它仍然處于國際貨币的邊緣。

"盡管如此,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推動人民币國際化,其中發展有效的債券市場和積極促進非居民購買和持有人民币計價的金融資産至關重要。"李陽說。

在談到金融基礎設施和金融科技的發展時,李洋表示,金融基礎設施在金融體系和更廣泛的經濟活動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確定金融效率和金融穩定的基礎,是確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基礎。

美國目前擁有世界上最完整、最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其金融基礎設施實際上構成了國際金融基礎設施,這是其金融競争力的主要展現。

雖然中國近年來加大了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通過引入金融科技大大提高了金融基礎設施的效率,但與美國總體上相比,差距還很大,特别是在金融基礎設施的國際化和開放性方面,李洋認為,中國必須在這一領域迎頭趕上。

李陽稱金融科技為"提高競争力的地方":金融科技是一種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旨在利用現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創新金融産品、商業模式、業務流程等,促進金融發展和效率。他指出,金融業一直是科技應用的主要領域,利用金融科技改造傳統金融,是金融發展的基本途徑。是以,金融科技發展的現狀決定了一個國家金融體系未來的競争力。

李洋通過對比中國、美國和英國的金融科技發展模式,總結了金融科技發展的三大驅動力,即需求、技術和制度。

中國的金融科技發展源于需求。來源:供應 中國傳統金融服務嚴重短缺,為科技公司提供了在基礎金融服務(尤其是支付清算)方面脫穎而出的機會。龐大的人口基數帶來了相當大的客戶需求,使得我國在數字銀行、平台融資、投融管理、保險、電子支付等領域迅速發展。平台排水大大豐富了場景。

美國金融科技的發展是技術驅動的。美國一直是技術創新的上司者,大多數新的金融科技概念起源于美國,一些大型科技公司一路領先。2019年市值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中有8家是美國,主要來自科技行業。此外,美國成熟的傳統金融業也在積極尋求轉型,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更多用于在組織内部實施"颠覆性技術"。

英國的金融科技主要展現在制度保護上,包括對産權、資訊、隐私等的保護,可以吸引大量高科技企業的建立,吸引大量高科技人才落戶。

負責編輯:鄭景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