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達3440億元!國家晶片大基金三期落地,史上最大手筆、六大銀行持股|矽基世界

高達3440億元!國家晶片大基金三期落地,史上最大手筆、六大銀行持股|矽基世界

钛媒體APP

2024-05-27 14:27釋出于河北钛媒體APP官方賬号

高達3440億元!國家晶片大基金三期落地,史上最大手筆、六大銀行持股|矽基世界

(圖檔來源:StockCake)

靴子落地。

钛媒體App 5月27日消息,據工商資訊顯示,國家內建電路産業投資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基金三期”)已于2024年5月24日正式注冊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張新,注冊資本3440億元人民币,經營範圍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服務,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産管理等活動,企業管理咨詢。

股東資訊顯示,大基金三期由财政部(17.4419%)、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10.4651%)、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8.7209%)、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6.25%)、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6.25%)、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6.25%)、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6.25%)、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5.8140%)等19位股東共同持股。

3440億元人民币,這個資料遠超此前的市場預期。早在去年9月,路透曾報道稱,國家大基金三期募資3000億元;今年3月份彭博社稱國家大基金三期募資2000億元,預計馬上推出。而按如今這一最新注冊成本資料,超預期比例達70%。

這是中國晶片領域史上最大規模基金項目,也是晶片領域最新“國家隊”投資項目。

高達3440億元!國家晶片大基金三期落地,史上最大手筆、六大銀行持股|矽基世界

大基金三期圖譜(圖源:企查查)

高達3440億元!國家晶片大基金三期落地,史上最大手筆、六大銀行持股|矽基世界

大基金三期受益股東資訊

資料顯示,國家大基金源自2014年6月釋出的《國家內建電路産業發展推進綱要》,是推動內建電路産業發展的投融資創新。

在工業和資訊化部、财政部等指導下,2014年9月,國家內建電路産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一期”)正式設立,采取股權投資等多種形式,重點投資內建電路晶片制造業,兼顧晶片設計、封裝測試、裝置和材料等産業。

大基金一期投資總規模為1387億元,在2018年投資完畢,撬動5145億元的地方基金和私募股權投資等社會基金(含股權融資、企業債券、銀行、信托及其他金融機構貸款)。其累計有效投資項目70個左右,晶片制造類約占67%,晶片設計類約占17%,封測類約占10%,裝置材料類約占6%,資金撬動的比例達到了1:3.7。

一期投資項目包括中芯國際、上海華虹、士蘭微、長江存儲、三安光電等制造公司,紫光展銳、中興微電子、兆易創新、國科微、景嘉微、瑞芯微等設計公司,芯原股份、華大九天等半導體IP及EDA公司,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等封測公司,北方華創、中微公司、拓荊科技等裝置公司,滬矽産業等材料公司。

高達3440億元!國家晶片大基金三期落地,史上最大手筆、六大銀行持股|矽基世界

2019年10月22日,國家內建電路産業投資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基金二期”)正式注冊成立,投資方向更加多元化,注冊資本規模高達2041.5億元,

與大基金一期主要投資晶片制造等重點産業不同,大基金二期的投資方向更加多元化,涵蓋了晶圓制造、內建電路設計工具、晶片設計、封裝測試、裝備、零部件、材料以及應用等多個領域。 撬動近6000億元規模的社會資金。其投資項目包括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睿力內建、華天科技、通富微電等制造和封測公司;紫光展銳、格科微、思特威、智芯微、翺捷科技、合見工軟等晶片公司;北方華創、中微公司、滬矽産業等裝置和材料公司。

此前有預測資料顯示,若國家大基金二期的2041.5億資金撬動比例按照1:4的比例來估算,預計将會撬動8166億的社會資金,總的投資金額将超萬億。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9月10日,大基金二期共投資1197億元,其中流向晶圓制造的資金約995億元,占比83.2%。并加強了對上遊裝置、材料的投資,占比9.5%。

近幾年來,一大批在A股上市的內建電路相關上市公司背後都有着大基金一期、二期的助力,包括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北方華創、中微公司、華天科技、通富微電等行業龍頭。

那麼,最新“大基金三期”這筆錢将投向何方呢?

據第一财經此前報道,國家大基金三期的投資方向除了之前一、二期關注的裝置和材料外,AI相關晶片或會成為新重點。

據工商資訊,國家大基金三期的經營範圍包含: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服務;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産管理等活動;企業管理咨詢。

華鑫證券認為,國家大基金的前兩期主要投資方向集中在裝置和材料領域,為中國晶片産業的初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随着數字經濟和 AI 的蓬勃發展,算力晶片和存儲晶片将成為産業鍊上的關鍵節點。國家大基金一直以來對産業趨勢深刻把握,并具備推動産業更新、提升國家競争力的決心。是以此次大基金三期,除了延續對半導體裝置和材料的支援外,更有可能将HBM等高附加值DRAM存儲晶片列為重點投資對象。

中航證券認為,目前,政策扶持效果已有所展現2022年8812英寸的自主産能為305萬片/月(等效8英寸),占12.3%,到2025年有望提升至17.0%。此外,未來3年的産能增速遠高于其他國家/地區。預計2023—2025年自主晶圓産能将同比增長18.8%/19.6%/17.4%。

制裁越極限,反彈越強烈,下一階段,重點卡脖子環節或為關鍵在層層封鎖的背景下,大陸IC産業自主攻堅将為必然趨勢,美國重點限制環節或為大基金三期投資重點,如人工智能晶片、先進半導體裝置(尤其是光刻機等)、半導體材料(光刻膠等)。此外,盡管晶圓廠産能增速快,但仍以成熟制程為主,未來政策有望向先進制程晶圓廠傾斜建議關注。

從今天盤面來看,張江高科午後漲停,成交額超9億元。部分光刻個股大幅拉升,或許是對此的反應。

更多分析認為,該大基金三期的具體投資方向和目标是加快國内半導體的發展程序,重點可能會關注上遊的晶片設計、半導體制造裝置和材料等半導體産業鍊關鍵“卡脖子”環節和技術進步,以促進國内內建電路産業的整體發展。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App,作者|林志佳,編輯|胡潤峰)

檢視原圖 112K

  • 高達3440億元!國家晶片大基金三期落地,史上最大手筆、六大銀行持股|矽基世界
  • 高達3440億元!國家晶片大基金三期落地,史上最大手筆、六大銀行持股|矽基世界
  • 高達3440億元!國家晶片大基金三期落地,史上最大手筆、六大銀行持股|矽基世界
  • 高達3440億元!國家晶片大基金三期落地,史上最大手筆、六大銀行持股|矽基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