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揚:不能看到美債越來越多就說美國不行,探究這個“内洽”關系

作者:上觀新聞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國家财政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李洋25日在北京表示,富裕國家負債累累,負債累累,但也可以用自印鈔票來償還債務,債務泛濫與超低利率和負利率并行, 這些新的債務特點對全球發展,特别是對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将産生很大影響,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25日,李揚在新書《中國金融報告2020》釋出會暨高層研讨會上發表了"債務是敵人"的主旨演講。"債務來之不易,"他說。統計資料顯示,到2020年底,全球債務總額将超過281萬億美元,占世界國内生産總值的355%,比2019年增長35%。如果計算全球人口75億,人均債務高達37.5萬美元。21世紀初以來,債務的發行和償還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富國的債務也越來越多。富裕國家的債務本身就是不合邏輯的,更大的問題是,它們都是擁有發行全球儲備貨币的權利的國家。一些國家可以用自己的印鈔來償還債務并繼續運作,但它對世界其他地區和世界經濟将發揮什麼作用?出現或可能導緻這些問題的一系列問題值得分析探索和尋求對策。

李揚:不能看到美債越來越多就說美國不行,探究這個“内洽”關系

李揚就"債務是敵人"發表主題演講。

李說,今天的全球貨币發行是一場"洪水",但總體而言,大量流動性并沒有對實體經濟産生積極的影響。随着經濟下滑,大部分資金實際上已經進入股票,債券和房地産市場,導緻主要資産價格上漲。債務泛濫伴随着長期的超低和負利率,這提出了債務可持續性的問題。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認為,如果債務支付占GDP的百分比低于國家債務餘額占GDP的百分比,那麼債務是可持續的。現在美國利率繼續下降,債務與GDP的比率處于30年來的低點,正如她所說,美國的債務是可持續的。

"顯然,今天金融和實體經濟之間的關系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不能看到美國越來越多的債務,并說它不會起作用。李克強表示,有些規則沒有得到很好的了解,需要探索,也許超低利率與負利率、低利率和債務之間的長期"内讧"關系是解開這個謎團的切入點。美國通過貿易逆差釋放美元,包括中國在内的開發中國家獲得美元盈餘,投資于美元計價資産,而最合适的投資目标是美國債務,這反過來又支援了美國的财政政策。"我們應該注意到,也許美國以美元支付債務利息,貿易逆差,美元和美國債務形成了一個自我強化的内部循環,美國對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的壟斷正在增長。

李洋壇陳,中國的債務問題也有很多,他最關心的有兩部分。一個是家庭債務的增加,有人解釋說,居民支出更多,但他和他的團隊研究表明,家庭債務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房地産債務,家庭消費和短期消費信貸仍處于負增長區間。另一個是,到2020年,中國居民的杠杆率将高于德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不那麼具有可比性,但日本的可比性相當,因為日本的住房貸款違約率因房價下跌而上升,導緻20年或30年的長期停滞。現在中國居民比日本擁有更大的影響力,應該說是保持警惕。

在談到地方債務問題時,李洋表示,中國的地方财政往往與金融挂鈎,很大一部分地方債被地方金融機構購買,一旦形成債務風險,就會成為金融風險,金融風險就會變成金融風險。這種金融風險和金融風險的互換也是一個問題。

專欄編輯:餘江紅 文字編輯:闫江紅 标題來源:屠蟲創意圖檔 編輯:闫凱

來源: 作者: 于江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