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币、啟動、搖杆、落爪……
暑期來臨
各大商超、電玩城的娃娃機前人頭攢動
抓娃娃火熱的背後
一些随之而生的問題和亂象值得關注
近日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
呼籲行業應盡快告别“野蠻生長”
誠信經營、規範操作
同時提醒消費者理性消費
近些年,各類抽查結果及相關報道顯示,娃娃機中的毛絨玩具安全性堪憂、做工粗糙,缺少必要的品質标簽和成分說明,甚至含有有害物質,給消費者的健康帶來嚴重威脅,特别是對于娃娃機的主要閱聽人未成年人來說,更是健康成長的“隐形殺手”。同時,一些娃娃标注有“正版授權”字樣,以熱門IP玩偶如草莓熊、玲娜貝兒等吸引消費者,透過玻璃看外形逼真,實則卻是假冒産品。今年4月,市場監管部門就在一家娃娃機店内查出了假冒僞劣兒童玩具。
江蘇省消保委調查發現,娃娃機行業經過多年經營與發展,持續創新營運模式,引入了積分兌換機制,消費者可将娃娃積攢起來折算成積分,随後憑積分兌換盲盒、日用品等多樣化産品。然而,這種積分兌換機制看似誘人,但在商家出現經營困難或跑路的情況下,消費者的積分可能無法兌換或退款。
江蘇省消保委認為:
多年來,娃娃機以其色彩斑斓、樣式多樣的毛絨玩具,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尤其在青少年群體中備受追捧。在這股熱潮背後,一些随之而生的問題和亂象值得關注。
一是抓取機率不透明,商家暗中操縱機率以牟利,易使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沉迷其中,也會讓消費者損失大量錢财,損害消費者的信任,影響消費體驗;
二是消費者往往更注重抓娃娃過程所帶來的刺激和快樂,忽視了産品本身的品質安全,為假冒劣質産品流入市場提供了隐蔽管道;
三是積分兌換機制易引發預付式消費危機。
《産品品質法》規定
産品或者其包裝上的辨別必須真實并符合下列要求:
- 有産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明;
- 有中文标明的産品名稱、生産廠家廠名和廠址;
- 根據産品的特點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産品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稱和含量,用中文相應予以标明。
一些經營者為削減成本,采用劣質材料制作毛絨玩具,甚至不标明生産廠家和産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明,違反了法律規定。
江蘇省消保委呼籲:
作為一種娛樂設施,娃娃機應當在保障娛樂性的同時,確定産品品質和抓取機率的合理性,商家應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市場規則,誠信經營、規範操作。
行業應盡快告别“野蠻生長”,良好的使用者體驗才是吸引和留住消費者的關鍵。
消費者應保持理性,提前了解娃娃機門店的品牌、信譽和經營狀況,抓娃娃時,注意檢視産品辨別标簽、正版授權等資訊,妥善保留憑據,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