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機械轉發,“查重率”超八成!警惕檔案流轉中的形式主義

工作部署後,中間環節層層轉發、照搬照抄上級檔案,本應是各級共同承擔的任務,卻變成“基層幹,上級看,加個紅頭往下傳”;有的地方,出台、下發檔案不顧地方實際,導緻基層執行困難,甚至不得不“紙面落實”……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近年來,一些地方在推動工作時,習慣于機械“照搬轉發”檔案,或盲目套用檔案,以流轉材料代替開展工作,把落實工作變成了任務的“擊鼓傳花”,加重了基層負擔。

機械轉發、東施效颦,内容重複率超八成

“省裡安排了工作,市裡轉發給縣裡,縣裡又轉給了鎮裡。發來的檔案沒有多少改動,就是加了個轉發。”中部一地的鄉鎮鎮長向記者“訴苦”,類似的檔案收到了不少,“中間環節成了‘中轉站’,各級都在催着基層幹”。

半月談記者調研梳理發現,近年來,檔案流轉中,機械處理、“照搬照抄”、罔顧實際等問題還有不少,三種狀況表現明顯:

——機械轉發不細化。一些地方的發文,層層流轉到基層,不加細化,也不提供方法、思路等。中央紀委國家監委2023年曾通報了吉林省白城市政府辦公室重複轉發檔案、照搬照抄上級檔案内容問題。通報顯示,白城市政府辦公室将省民政廳已印發市、縣兩級的檔案,再次轉發至各縣(市、區)。2021年,制發的城市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土地例行督察回報問題整改工作實施方案等檔案,與省政府辦公廳檔案内容重複率達80%以上。

——罔顧實際“一刀切”。有的地方,各種摸排、統計工作不顧具體實際,“一刀切”作為任務下發。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付偉對一起案例印象深刻:東部一地,在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争工作中,未吃透上級政策要求,“一刀切”地下發給該區教育系統所有學校進行摸排。當地一所幼稚園在收到通知後,把樣表發至各班級要求老師填寫。一名老師将填有“通過對本班35名幼兒進行排查,未發現有幼兒有涉黑涉惡情況”的表格拍照後,在個人微信朋友圈釋出。“在幼稚園排查掃黑除惡”成為輿論聚焦熱點話題,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東施效颦”難落實。有的地方,不僅是在檔案中機械照搬照抄,甚至是不考慮地方實際直接效仿其他地方“依葫蘆畫瓢”。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曾被曝出,在部署、落實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在沒有深入調研、沒有充分征求基層意見的情況下,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做法,印發了“農村危房改造檔案管理實施細則”。由于這一細則脫離當地實際,基層從業人員了解困難、難以落實,一度導緻危房改造工作花錢多、推進慢、效果不佳,幹部群衆反映強烈。

“大事發文,小事發文,應付發文,發文了事”

“對上級檔案簡單‘照搬照抄’,或者機械套用其他地方的政策,不經思考、不加研判,是一種典型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表現。”付偉說。

近年來,付偉在持續關注形式主義問題;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教授黃振華,也在基層一線持續開展了相關調研。專家們認為,類似的“檔案流轉中的形式主義”問題,帶來了直接的負面影響。

“首先是會直接影響政策落實的實際成效。”黃振華認為,一些不符合地方實際的檔案下發後,由于缺乏可操作性,政策的意圖沒有辦法在基層得到貫徹。“可能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沒有結合實際,基層轉化存在困難,有時效果還會适得其反。”

機械轉發,“查重率”超八成!警惕檔案流轉中的形式主義

付偉認為,類似情況,也會直接加重基層的工作負擔。“基層機關被迫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檔案的接收、轉發和處理上,而非實際工作。忽視了地方差異和實際需求的檔案,也會使得政策執行變得生硬和脫離實際,不僅增加了執行成本,還可能引發執行過程中的混亂和效率低下。”付偉說,“長此以往,基層從業人員的士氣和工作熱情将受到嚴重影響,進而影響基層組織的活力和創新能力。”

受訪專家認為,“檔案流轉中的形式主義”問題,導緻一些地方“大事發文,小事發文,應付發文,發文了事”現象持續存在。有的地方,由于檔案的可執行性較低,還出現了不得不“紙面落實”的狀況。

“久而久之會出現公衆對政策的期望與實際執行之間的差距。任由這種情況存在,也會影響政府部門的權威和公信力。”付偉說。

狠刹“檔案流轉中的形式主義”

“檔案流轉中的形式主義”直接影響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治理效能。

黃振華認為,從檔案的出台來看,要提前多吸收基層的意見;在推動的過程中,要通過定期做一些評估或面向基層的征求意見的方式,及時進行優化調整。

“在檔案的流轉工作中,一定要做到實事求是,細化落實的可行性。比如,要結合市情、縣情明确工作的側重點和因地制宜的推進方式等,確定執行的效果。”黃振華說。

機械轉發,“查重率”超八成!警惕檔案流轉中的形式主義

付偉認為,糾治“檔案流轉中的形式主義”,關鍵在于引導各級幹部樹立正确的政績觀和工作觀,克服形式主義,確定檔案内容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避免空洞無物的檔案下發。要強調檔案的實質内容和實際效果,使檔案真正成為推動工作、解決問題的工具。

“要把為基層減負落到實處,通過減少發文數量和簡化不必要的程式,切實降低基層的工作負擔,讓他們從繁瑣的檔案進行中解放出來,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專注于實際工作和為民服務。”付偉說。

目前,大資料、雲計算等現代資訊技術方興未艾。受訪專家建議,出台檔案前,通過資料分析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在流轉中,也可以運用資訊技術優化檔案流轉流程、完善對不合理或明顯脫離實際檔案的回報機制,進一步提升政府工作的品質和效率。

原标題:《中間環節成中轉,都在催着基層幹,警惕檔案流轉中的形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