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學家發現衆多超級地球,地球不再是人類唯一家園,高興得有點早

作者:随性的漂流者

導語

“好消息,我們已經發現許多超級地球了,地球将不再是人類唯一的家園!”

随着科學家對太空探索的不斷深入,截至2020年11月16日,科學家一共發現了4374顆太陽系以外的行星。

但是,這4367顆行星中,有多少顆能夠像地球那樣适合人類居住呢?

這些行星又都有怎樣的特點?

距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又在哪裡呢?

找到了其他行星,“外星生物”的傳說會不會也這樣被推翻?

會不會有适合人類居住的行星?

那些冰冷的行星上,會不會也隐藏着人類尚未知曉的秘密?

高興的可能還是有點早。

一、 不是所有行星都适合人類居住。

科學家發現的行星數量多到超出人們的想象,但是這并不意味着人類就可以随意在這4374顆行星中任意選個地方居住。

科學家在對太空進行探索的時候,對各種類型的星球都進行了研究。

通過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科學家得出了人類遷往其他行星的一個重要結論,那就是:适合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必須是岩石星球。

這是為什麼?

因為人類是陸地生物,氣态行星上沒有陸地,人類就無法生活。

人類在氣态行星上生活不下去,恐怕還沒有大氣行星上生活不下去重要。

氣态行星大多數有着非常緻密的大氣層,其中包括豐富的氫、氦等無法供人類呼吸的氣體。

當人類進入這樣的行星,很有可能會因為大氣層的高密度、氣體的膨脹而在中途就窒息而亡。

而且,即使科學家開發出了高科技手段,将這些氣體揮散,但是産生的比例還是會超出人類的預料。

是以,人類在氣态行星上建立殖民地并不是一個特别靠譜的計劃。

但是,即使是岩石行星,在其中升起來一樣是種非常艱難的事情。

人類是有免疫系統的,但是抵禦的氣體是有一定的範圍的,如果排放的氣體超出範圍,同樣也會對人類的生命造成傷害。

比如:如果人類進入火星,火星上有着非常多的二氧化碳。

科學家發現衆多超級地球,地球不再是人類唯一家園,高興得有點早

如果把二氧化碳揮發出去,那麼對照人類的身體來講,二氧化碳的比例增加的時候,大氣層中其他氣體的比例也會發生改變。

氧氣會在新大氣層中減少,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甚至還有其他一些對人類有害的氣體的比例會增加,這樣一來,人類在火星上仍然無法生存。

而且,揮發出去的二氧化碳會發生另一個“驚天”大險,那就是大氣層中的保護層減少,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紫外線會大大增加,對地球有害。

當然,也有一些非常合适人類居住的岩石行星,比如:HD855122b。

HD855122b是由科學家于2014年在“人馬座HD85512”周圍發現的一顆類地行星,它的品質和半徑都比地球大,是以,科學家認為這顆行星可能會是類地行星。

它距離地球36光年,離地球非常近,這也意味着科學家可以親自去探索這顆系外行星,不會像“鳳凰座b”那樣被離地球數萬光年的距離攔住去路。

HD855122b的溫度在宜居帶内,這也意味着這顆行星上會存在液态的水。

然而,即使HD855122b符合所有類地行星的标準,人類在上面生活還是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二、 适合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要符合哪些标準。

1、 類地行星

“類地行星”是指行星擁有類似地球的組成、結構和氣候。

同時,這種行星還要在恒星的宜居帶内。

地球上的生物都需要水來維持生命,而水在凝固前後有着一個極小的範圍。

是以,為了使類地行星上的生物得以生存,這顆行星必須要位于恒星的宜居帶内,使水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科學家根據這一标準得出了一共有兩百多顆類地行星的資料,這些行星都有可能是類地行星。

2、 有适中的大氣層。

行星的大氣層如果過于稀薄,輻射能會無法被有效地儲存,這将導緻這顆行星的溫度驟變,生命在其中無法得到長久的存在。

但是,行星的大氣層如果過于濃密,并不好,大氣層會對輻射能産生隔絕。

科學家發現衆多超級地球,地球不再是人類唯一家園,高興得有點早

這樣一來,行星上的溫度就會一直保持在一個相對比較高的溫度,太陽光也無法直接照射到行星的表面,行星表面的溫度就會變得非常炎熱,生命無法在其中生存。

是以,适合人類居住的行星大氣層要适中。

3、 含氧大氣層。

與上述第二種适合人類居住的行星大氣層所述。

科學家發現衆多超級地球,地球不再是人類唯一家園,高興得有點早

适中的大氣層可以讓太陽光照射到行星的表面,但是太陽光中也包括非常多對生物有害的輻射,如紫外線。

是以,這些有害物質需要被大氣層所隔絕。

但是,大氣層中排出氧氣和其他生物所排放的有害氣體,這樣一來,行星上就會産生保護層,也不會完全不讓太陽光進入行星。

4、 有水。

人類在外居生活,水是非常重要的,水可滋潤萬物,又能消除疲憊,是以,行星上必須要有水。

5、 有生命活動的迹象。

“生命”是所有生物對這個詞的了解,但是到底什麼是生命?

科學家發現衆多超級地球,地球不再是人類唯一家園,高興得有點早

地球上,很多人都覺得:能夠移動的就是生命。

也有很多人覺得:隻有有軀體的才是生命。

是以,去一個星球以“生命”為标準,進行判斷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導緻判斷失誤。

是以,科學家對系外行星上生命的定義是:在星球上有着生命活動的氣體和液體。

科學家發現衆多超級地球,地球不再是人類唯一家園,高興得有點早

除此之外,這顆行星最好還擁有強大的磁場。

磁場可以保護行星上的生物不受太空空間中的宇宙射線的侵害。

HD855122b經過科學家的研究,表面上并沒有什麼異常的地方,但是其表面溫度在100攝氏度左右,這樣一來,人類想要在表面進行生存是不現實的。

是以,人類對于HD855122b這種類地行星的探索隻能使用探測儀器進行,而不能親自下去探索。

科學家發現衆多超級地球,地球不再是人類唯一家園,高興得有點早

三、 地球外生命形式可能不同于地球生物。

地球上的生物在人類眼中,有着非常多的共同點,但是如果人類仔細研究這些動植物,就會發現:這些生物之間的差距非常大。

比如:恐龍和人類,恐龍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生物,曾經在地球上統治生物的絕對地位,後來卻因為地震和氣象災害,逐漸滅絕。

雖然現在地球上還有一些恐龍的化石,但是恐龍的後代早就被人類所取代。

而人類和恐龍不同,是一種智力高度發達的生物,人類不僅可以感受到世界,還可以将自己對世界的了解傳達出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物種。

科學家發現衆多超級地球,地球不再是人類唯一家園,高興得有點早

地球上的生物之間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外星生物和地球生物之間的差距可能會更大。

地球上的生物是在地球上,根據地球上的條件進行生存着的。

而外星生物則生活在其他星球上,星球的環境條件不同,生物的定義和形式可能也會是以而異。

科學家發現衆多超級地球,地球不再是人類唯一家園,高興得有點早

結語

高興是好事,而且人類已經制造了無數種生活在宇宙中的場景,探索宇宙的未知也包括可能迎接外星文明的風險。

人類距離系外行星太遙遠,一方面是在技術上,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需要解決光年級的距離問題。

另一方面,就是在生存環境上,這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人類目前的技術根本無法解決這些問題,但是随着人技術的發展,未來不見得很多。

科學家發現衆多超級地球,地球不再是人類唯一家園,高興得有點早

不過,在人類無法跨過生存環境的鴻溝之前,人類首先應該關注地球上的生态環境,人類是地球上唯一能改變環境的物種,也應該珍惜我們的唯一家園。

探索宇宙的同時,人類也要守護好身邊的世界,畢竟這是人類未來生存的地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