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經的“虧損大戶”終于幫京東養家了

作者:虎嗅APP
曾經的“虧損大戶”終于幫京東養家了

出品|虎嗅商業消費組

作者|苗正卿

題圖|視覺中國

京東正面臨一場雙線作戰。

它試圖通過59包郵、僅退款等“讓利”戰術,去和拼多多、抖音、阿裡争奪“敏感善變”的C端使用者;在另一條戰線上,它又試着用降低商家成本、改變推流政策等模式留存并吸引更多商家,去和上述老對手們競争“态度遊移”的百貨、鞋服、小家電、化妝品等品類商家。

這無疑是一場并不容易的雙戰作戰,而其深層的難點在于:無論是讓利給C端,還是給商家降本,都意味着京東需要從利潤中拿出“真金白銀”。而相比于抖音、拼多多等對手,京東并無流量優勢,也很難肆無忌憚地持續燒錢。

它像一個謹慎的舞者,在并不寬的獨木高橋上起舞,且要兼顧兩側的觀衆,生怕任何一方棄場而去。

于是,從财報上看,京東透露着“謹慎尋找平衡”的味道,不過和此前分析師對京東業績的預期相比,超過預期。

5月16日,京東公布2024年一季度财報。在收入端,京東季度内同比增長7%,達到2600億元;經營利潤同比增長20.3%。

曾經的“虧損大戶”終于幫京東養家了

資料來源:京東财報

京東目前的收入結構中,京東零售、京東物流、新業務是三大核心闆塊。這三塊業務貢獻了京東收入的92%以上,而其中京東零售更是貢獻了整個集團收入的82%。

隐藏在雙增背後的核心資訊是:從“利潤”角度看,貢獻了關鍵增量的,其實是京東物流;大學營京東零售的“利潤”表現則受到了讓利、降本等因素影響。

從收入端看,京東零售、京東物流都呈現出了同比增長的态勢,季度内分别增長6.8%、14.7%,至2268.3億元、421.3億元。新業務的收入同比下降19.1至48.7億元。新業務涵蓋了京東此前發力的社群團購等下沉市場項目,自2023年以來這部分業務本身處于收縮狀态,本季度的收入下滑和業務線進一步收縮有關。

從“利潤”表現看,在經營利潤方面,京東零售同比下降5.2%至93.25億元;京東物流的經營利潤,則從去年同期的虧損11.23億元,變為盈利2.24億元,上漲幅度達到19.9%。新業務的經營利潤并不樂觀,去年同期處于虧損,眼下依舊虧損,且虧損6.7億元。

從經營利潤率上,可以更直覺地看出本次季度内“物流業務拉着京東跑”的現狀:京東零售的經營利潤率,同比下降0.5%至4.1%,京東物流則從去年同期經營虧損率3.1%改善為經營利潤率0.5%。

我們先來具體聊聊京東物流盈利狀況改善背後的邏輯。自2023年以來,京東物流開始強化對外部客戶的吸引,其外部客戶收入比重持續上漲,最新的季度資料顯示目前外部客戶收入占比已經接近70%。在這個過程中,京東物流通過優化客戶結構和調整業務線,在2023年四季度和2024年一季度持續改善營運效率。與此同時,京東物流還開始發力跨境物流業務,比如在一季度京東物流給名創優品提供供應鍊物流服務,承擔了名創優品在澳洲、馬來西亞所有門店的倉儲配送工作。

然後,我們把目光聚焦京東零售。

京東零售經營利潤下降的核心因素之一,是其履約成本和營銷開支都在上升。在履約成本中,59元包郵政策、免費上門退換貨等動作在2024年一季度進一步推進,這加劇了京東的成本壓力。京東整體的履約開支同比上漲9.3%至154億元,履約開支占總收入比同比上漲0.2%至6.5%。京東相關人士向虎嗅透露,59包郵政策的執行,是這一開支同比增長的核心誘因。

在營銷開支上,季度内京東相關開支同比增長15.6%至93億元,營銷開支占總收入比同比增長0.3至3.6%。造成這一開支增加的核心因素,是一季度内京東推出了包括春晚贊助等項目在内的多個推廣活動,并試圖通過活動引流。

從京東平台銷售狀況看,讓利和營銷推廣,确實提振了産品賣力。

季度内京東“3C”類商品收入和日用百貨類産品收入,均同比上升,前者同比增長5.3%至1232.1億元,後者同比增長8.6%至852.9億元。有相關人士向虎嗅透露,日用百貨的增速是2023年以來季度最快的。

從存貨周轉天數看,在2023第一季度,京東相關資料為32.4天,而2024年一季度這一資料下降至29天。

曾經的“虧損大戶”終于幫京東養家了

資料來源:京東财報

基于本季度财報,其實可以想象出後續半年京東的模樣:大機率,它會繼續讓利C端使用者并給商家降本,以求留存更多消費者并吸引更多商家。此前京東财報電話會議上,京東高管曾表示現階段不着急對pop的表現進行利潤考核,希望通過讓利商家來拓供給和提高GMV。從财務資料上看,京東平台的“實際”賣力可能會繼續得到優化,但在讓利以及營銷多重因素作用下,京東的“利潤”表現,可能并不會出現“炸裂的業績”,它更可能是像幾年前一樣進入一段新的:或小幅盈利、或小幅擴損、或穩中小增的狀态。

接下來,京東可能面臨的挑戰還有兩點。

從商品收入結構看,3C類産品目前貢獻了京東收入47%以上。衆所周知,3C類産品,實際上是京東的命根子:作為快遞裡的“黃金包裹”,也扮演着物流業務最核心的“造血引擎”。

但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2023年下半年至今,拼多多、抖音上的小家電品類在擴大。這些平台正在加大在3C類目上的投入,大量3C店鋪、3C類播主開始獲得流量扶持。京東并沒有公布3C産品中小家電、大家電等具體産品的資料,但從行業内普遍的分析态度看,在小家電上,京東正在遭遇“分食戰”。

好消息是,在更高客單價的大家電類目上,京東的基本盤還比較穩。但擺在這個環節的難點是,各大品牌商不希望“種草引流和銷售履約長期割裂為不同世界”。這也是為何,京東在發力直播間,甚至讓創始人劉強東以數字人形象出現在直播間開始帶貨。一個未知數是,京東在流量側的一系列調整,能否真的徹底守住“3C江山”,其實有待接受考驗。

另一個關鍵挑戰是,眼下京東打出的一系列讓利、降本牌,是不是真的“到位”了。

2023年一整年,京東都在強化“低價心智”,這幾乎成為了京東内的一把手工程,對于京東這樣的大船來說,經過一年的主動調整,效果開始逐漸顯現,但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從整個電商大盤的狀态看,拼多多的低價心智優勢依然明顯,阿裡在低價心智上也在繼續發力,随着消費分級抖快上的白牌消費似乎有更熱趨勢。目前給出的這些讓利,恐怕還不足以讓京東在使用者争奪、商家争奪上取得“裡程碑的勝利”。但觀察目前京東财報給出的資訊,京東“錢兜子”恐怕并非深不可測,在“低價心智”的道路上京東還需繼續努力。

距離618已經隻有30餘天。在京東内部,618幾乎成為了2024年“守住山河”一般的關鍵戰役。從眼下這份财報上,可以看出京東過去幾個季度的改變有效,但是否足以讓京東在618大獲全勝?或許,京東還需要拿出更多壓箱底的絕學。

曾經的“虧損大戶”終于幫京東養家了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