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股IPO重新開機,3年分紅超8億的馬可波羅成新規後首家上會公司

作者:公司研究室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組

文|曲奇

在經曆長達三個月的沉寂後,5月16日,A股終于要迎來龍年春節後的第一家上會公司——馬可波羅。

作為地産後周期産業鍊的馬可波羅,過去3年公司淨利潤逐年下滑。此外,2022年3月,馬可波羅突擊分紅5億元,兩個月後便向深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在5月10日釋出的招股書(上會稿)中,馬可波羅将募資額由40.18億元下調至31.58億元,并删去了補充8億元流動資金一項。

作為新“國九條”釋出後的第一家上會公司,馬可波羅能否過會備受市場關注。

1.受地産行業影響淨利潤連續兩年下滑

有着一個洋氣名字的馬可波羅,實際上是國内一家建築陶瓷制造商和銷售商。

馬可波羅成立于2008年,主要擁有“馬可波羅瓷磚”“唯美L&D 陶瓷”兩大自有品牌。

作為地産後周期産業鍊的一員,國内房地産市場的景氣度直接影響馬可波羅的業績走勢。

馬可波羅在招股書中表示,“房地産調控政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地産投資需求,影響房地産項目開發速度和規模,進而一定程度影響建築陶瓷企業的業務發展速度,給公司的産品銷售帶來不利影響。”

宏觀層面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資料,2019年至2023年,國内房地産開發投資完成額分别為13.22萬億、14.14萬億、14.76萬億、13.29萬億、11.09萬億。

2022年和2023年,房地産開發投資完成額連續兩年下滑,房企投資意願不強。

2019年至2023年,馬可波羅收入分别為81.30億、85.91億、93.65億、86.61億和89.25億;同期淨利潤分别為16.28億、15.74億、16.53億、15.14億和13.53億。

業績端看,過去五年中,馬可波羅在2021年創下收入和淨利潤峰值,此後收入和淨利潤皆有波動,其中淨利潤已連續兩年下滑。

這種業績下滑的趨勢延續到了2024年上半年。

2024年一季度,馬可波羅收入13.13億,同比下滑16.01%;歸母淨利潤為1.97億,同比下降16.03%。

公司預計,2024年上半年可實作收入35.5億至37.5億,同比變動為-12.17%至-16.86%;預計歸母淨利潤6.3億至7.1億,同比變動為-18.42%至-8.06%。

在目前的房地産行業環境下,馬可波羅作為一家傳統的陶瓷生産商及銷售商,公司未來的成長性在哪裡?馬可波羅的上市,能讓A股投資者享受到公司哪些紅利?

上述兩個問題或許需要馬可波羅向投資者進行解答。

2.新招股書中特别提到與新老股東共享利潤

馬可波羅的上會備受關注,不僅因為它是A股IPO暫停3個月後的第一家上會公司,更是因為它可以成為觀察新“國九條”及其配套政策的視窗。

過往,拟上市企業在正式遞交上市申請前進行“清倉式”分紅的案例頻出,而且這些企業常常“左手分紅,右手舉債或融資”,将債務轉移給二級市場的投資者。

如今,新“國九條”明确将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等情形納入發行上市負面清單。

在大額分紅的認定名額方面,滬深交易所表示,初步考慮對于報告期三年累計分紅金額占同期淨利潤比例超過80%的;或者報告期三年累計分紅金額占同期淨利潤比例超過50%且累計分紅金額超過3億元,同時募集資金中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貸款合計比例高于20%的企業,将不允許其發行上市。

2021年至2023年,馬可波羅共進行過兩次現金分紅,總計為8.23億元。

其中,2022年3月,經2022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向全體股東配置設定利潤5億元;2023年3月,經2022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向全體股東配置設定利潤3.23億元。

2021年至2023年,馬可波羅累計淨利潤為45.21億元,分紅金額占比18%,沒有超出監管的新規。

此外,馬可波羅上會稿的招股書在投資者保護這一章節中,比以往版本更為詳盡。

馬可波羅表示,“公司報告期内實施現金分紅後,對發行人現有财務狀況影響較小,不會影響發行人的正常生産經營。”

馬可波羅還補充到,2021年至2023年末公司未配置設定利潤金額分别為34.37億元、43.05億元、52.88億元,公司留存了金額較大的未配置設定利潤由上市後新老股東共享。

這兩段對分紅及未配置設定利潤的解釋,是2022年及2023年的招股書中所沒有的。

3.上會前将募資額縮減8.6億删去補流一項

監管對補充流動資金的考慮,對拟上市公司的影響,從馬可波羅縮減募資額、删去補充流動資金的動作中便可以看出來。

根據馬可波羅2022年和2023年披露的招股書,公司IPO拟募資40.18億,用于投建或更新改造6個項目,以及用8.6億補充流動資金。

雖然2021年至2023年,馬可波羅現金分紅占淨利潤比例未超50%,但分紅總額8.23億遠大于3億,且補流資金占比為21.4%,超過了20%的“紅線”。

在分紅和補充流動資金方面,馬可波羅略有“擦邊”。

A股IPO重新開機,3年分紅超8億的馬可波羅成新規後首家上會公司

然而,根據馬可波羅過往的财務資料,過去三年公司償債能力逐漸改善,現金流也并不緊張。

2021年末至2023年末,馬可波羅資産負債率分别為55.45%、44.11%、37.67%,逐年下降;流動比率(流動資産/流動負債)分别為1.20、1.63、1.83,整體處于提升趨勢。

此外,2023年末,馬可波羅短期借款餘額為1.17億,長期借款餘額6.65億,未來12個月需償還的借款本息為2.63億。期末,馬可波羅賬面貨币資金38.88億,足以覆寫長短期借款及利息,公司有充裕的流動性。

償債能力逐年改善且2023年末的流動性來看,馬可波羅不存在急于補充巨額流動性資金的需求。

5月10日,馬可波羅披露的招股書(上會稿)中,直接删去補充8.6億流動資金一項,在其餘6個項目投資額不變的情況下,将IPO募資額由40.18億下調至31.58億。

監管對補充流動性的新規,對馬可波羅等拟上市公司帶來直接影響,對維護A股生态起到了積極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