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惠安:林辋溪煥新顔!河長制引領下的現代農業與生态共赢

作者:看見泉州

林辋溪是我縣第二大溪流,流域面積119.3平方公裡,幹流長21.8公裡,流經螺陽、螺城、紫山、塗寨、辋川等5個鎮35個村和1個工業園區,灌溉兩岸2.5萬畝農田,是集防洪、灌溉、生态涵養功能于一體的重要水系。作為惠安縣的母親河,林辋溪猶如橫貫惠安縣主城區的“玉帶”,串聯起惠安的山、水、海、田生态“經濟廊道”。

惠安:林辋溪煥新顔!河長制引領下的現代農業與生态共赢

美麗的林辋溪(林建祥攝)

近年來,惠安縣以河湖長制為抓手,統籌謀劃,按照輕重緩急的規劃原則,深入開展林辋溪流域水環境整治提升,先後組織實施整治河道清淤、堤岸建設、水閘改造、生态水系建設、污水攻堅以及入河排污口等一系列水環境整治工作,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走馬埭基地的農業生産效益日益凸顯、農村污水管網PPP項目的相繼落地、林辋溪河口濕地公園的規劃建設打造城市綠洲、東湖公園項目建設打造新型生态景觀廊道、林辋溪滞洪區公園的規劃建設,這一切,都離不開惠安縣積極破解水問題、做足水文章、釋放水活力。

惠安:林辋溪煥新顔!河長制引領下的現代農業與生态共赢

惠安走馬埭農業産業化發展形勢喜人(陳峻峰攝)

如今的林辋溪正逐漸展現出它嶄新的面貌,林辋溪流域水質的持續改善和灌溉能力的不斷提升,帶動了當地現代農業的蓬勃發展。

為進一步提升林辋溪的水生态環境和水利設施水準,2024年惠安縣搶抓國家增發國債重大政策機遇,積極謀劃林辋溪螺陽段河道整治工程、林辋溪源頭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林辋溪辋川峰崎段河道整治工程、林辋溪梧塘至西溪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等重點水利項目,争取上級專項債資金1.578億元用于林辋溪的提級改造建設。目前,林辋溪源頭段整治工程、林辋溪梧塘至西溪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等重點項目即将落地建設。将生态理念融入林辋溪流域水系治理全過程,通過完善河流防洪減災體系、科學排程、改善流域水質、塑造水文化景觀,持續美化人居環境、激發城市活力、帶動經濟發展,力争将林辋溪打造成為水經濟、水生态、水文化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帶,實作水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态效益三位一體,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水利高品質發展,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環境。

惠安:林辋溪煥新顔!河長制引領下的現代農業與生态共赢

為有序推進林辋溪流域水清、岸綠、景美、路暢的要求,惠安縣整合各方力量,紮實開展流域河長制各項工作。一是推進标準化建設,守好“根據地”。推進開展林辋溪流域管理中心以及流域涉及的螺城、螺陽、紫山、塗寨、辋川的鎮級河長制标準化建設,整合河道專職管理者,實行縣河長辦和所在鎮雙重管理,統一在鎮政府集中辦公、網格化巡河。在林辋溪幹流及各重要支流設定15個高清視訊監控,實時監控流域水質變化和區域水環境,同時起草《惠安縣區域水質綜合評價方案(試行)》,實行水質斷面精準劃分,推動各級河湖長履職盡責,進一步加強河湖水質保護管理。二是交叉立體式開展流域水環境巡查,實行“立體戰”。縣河長辦、流域河長辦聯系機關縣城管局、林辋溪流域管理中心、各鎮河道專管員4支巡河隊伍根據職責要求交叉開展巡河活動,建立相關微信工作群,發現影響流域水環境問題立即互相通報,根據屬地原則由所在鎮開展整改落實。并不定期通過無人機開展空中巡查。三是委托開展第三方管護,幹好“專業事”。為了提高影響水環境問題的處置率,由各鎮委托第三方開展管護工作,包括林辋溪幹流兩岸綠化修剪、溪岸迎水坡、背水坡生活垃圾及河道漂浮物、水浮蓮等,確定流域水環境整潔有序。四是多形式開展司法銜接和宣傳教育,舉好“護河旗”。借助縣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警察局駐縣河長辦工作室的力量,不定期開展明察暗訪活動,下達檢察建議書,對影響水環境較大的問題實行司法介入解決落實。宣傳教育上,采取多行業志願服務活動、文藝彙演等多種形式,讓沿岸人民群衆在宣傳的潛移默化中提升愛水、護水、管水的良好社會氛圍。

惠安:林辋溪煥新顔!河長制引領下的現代農業與生态共赢

美麗的林辋溪(林建祥攝)

在河長制的引領下,惠安縣各級河長們共同努力,将進一步實作林辋溪的華麗變身。如今的林辋溪不僅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更是惠安縣農業生産和生态建設的重要支撐。未來,随着更多水環境治理工程的實施和河長制工作的深入推進,林辋溪的遠景将更加優越,為惠安縣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來源 | 惠安縣河長制

編輯 | 連雲倩

責編 | 楊鎮堂

稽核 | 林書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