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惠安:林辋溪焕新颜!河长制引领下的现代农业与生态共赢

作者:看见泉州

林辋溪是我县第二大溪流,流域面积119.3平方公里,干流长21.8公里,流经螺阳、螺城、紫山、涂寨、辋川等5个镇35个村和1个工业园区,灌溉两岸2.5万亩农田,是集防洪、灌溉、生态涵养功能于一体的重要水系。作为惠安县的母亲河,林辋溪犹如横贯惠安县主城区的“玉带”,串联起惠安的山、水、海、田生态“经济廊道”。

惠安:林辋溪焕新颜!河长制引领下的现代农业与生态共赢

美丽的林辋溪(林建祥摄)

近年来,惠安县以河湖长制为抓手,统筹谋划,按照轻重缓急的规划原则,深入开展林辋溪流域水环境整治提升,先后组织实施整治河道清淤、堤岸建设、水闸改造、生态水系建设、污水攻坚以及入河排污口等一系列水环境整治工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走马埭基地的农业生产效益日益凸显、农村污水管网PPP项目的相继落地、林辋溪河口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打造城市绿洲、东湖公园项目建设打造新型生态景观廊道、林辋溪滞洪区公园的规划建设,这一切,都离不开惠安县积极破解水问题、做足水文章、释放水活力。

惠安:林辋溪焕新颜!河长制引领下的现代农业与生态共赢

惠安走马埭农业产业化发展形势喜人(陈峻峰摄)

如今的林辋溪正逐渐展现出它崭新的面貌,林辋溪流域水质的持续改善和灌溉能力的不断提升,带动了当地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林辋溪的水生态环境和水利设施水平,2024年惠安县抢抓国家增发国债重大政策机遇,积极谋划林辋溪螺阳段河道整治工程、林辋溪源头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林辋溪辋川峰崎段河道整治工程、林辋溪梧塘至西溪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等重点水利项目,争取上级专项债资金1.578亿元用于林辋溪的提级改造建设。目前,林辋溪源头段整治工程、林辋溪梧塘至西溪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等重点项目即将落地建设。将生态理念融入林辋溪流域水系治理全过程,通过完善河流防洪减灾体系、科学调度、改善流域水质、塑造水文化景观,持续美化人居环境、激发城市活力、带动经济发展,力争将林辋溪打造成为水经济、水生态、水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带,实现水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位一体,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环境。

惠安:林辋溪焕新颜!河长制引领下的现代农业与生态共赢

为有序推进林辋溪流域水清、岸绿、景美、路畅的要求,惠安县整合各方力量,扎实开展流域河长制各项工作。一是推进标准化建设,守好“根据地”。推进开展林辋溪流域管理中心以及流域涉及的螺城、螺阳、紫山、涂寨、辋川的镇级河长制标准化建设,整合河道专职管理员,实行县河长办和所在镇双重管理,统一在镇政府集中办公、网格化巡河。在林辋溪干流及各重要支流设置15个高清视频监控,实时监控流域水质变化和区域水环境,同时起草《惠安县区域水质综合评价方案(试行)》,实行水质断面精准划分,推动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进一步加强河湖水质保护管理。二是交叉立体式开展流域水环境巡查,实行“立体战”。县河长办、流域河长办联系单位县城管局、林辋溪流域管理中心、各镇河道专管员4支巡河队伍根据职责要求交叉开展巡河活动,建立相关微信工作群,发现影响流域水环境问题立即相互通报,根据属地原则由所在镇开展整改落实。并不定期通过无人机开展空中巡查。三是委托开展第三方管护,干好“专业事”。为了提高影响水环境问题的处置率,由各镇委托第三方开展管护工作,包括林辋溪干流两岸绿化修剪、溪岸迎水坡、背水坡生活垃圾及河道漂浮物、水浮莲等,确保流域水环境整洁有序。四是多形式开展司法衔接和宣传教育,举好“护河旗”。借助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驻县河长办工作室的力量,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活动,下达检察建议书,对影响水环境较大的问题实行司法介入解决落实。宣传教育上,采取多行业志愿服务活动、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让沿岸人民群众在宣传的潜移默化中提升爱水、护水、管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惠安:林辋溪焕新颜!河长制引领下的现代农业与生态共赢

美丽的林辋溪(林建祥摄)

在河长制的引领下,惠安县各级河长们共同努力,将进一步实现林辋溪的华丽变身。如今的林辋溪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惠安县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支撑。未来,随着更多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和河长制工作的深入推进,林辋溪的远景将更加优越,为惠安县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来源 | 惠安县河长制

编辑 | 连云倩

责编 | 杨镇堂

审核 | 林书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