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惠安:蕩漾在崇武古井中的鄉愁

作為古代軍事要地,泱泱六百年,崇武古城伫立在閩東南海防線上,是大陸海防史上儲存較完整的史迹之一。如今,崇武古城是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也是“惠女精神”的展示地,這裡還遍布着許許多多古井,密集程度之高,保護力度之好,赓續了海絲記憶,承載着遊子鄉愁,成為我縣文旅的一大特色。

今年“五一”假期,崇武古城風景區累計接待遊客4.31萬人次,古城水關區域累計接待遊客約2.65萬人次。不少遊客穿着惠女服飾打卡古井,各界人士期待讓古井文化發揚光大,乘着文旅東風為泉州世界遺産保護利用典範城市打造和經濟高品質發展添磚加瓦。

01

源遠流長 宋代就開始鑿井取水

  水是生命之源。走在崇武水關,随處可見水井。大部分水井的井壁磚石已被磨圓,井邊長滿厚厚的青苔,年久日深的痕迹,訴說着古城曆史的滄海桑田。

  崇武民俗研究愛好者陳建民,生于斯長于斯,他退休前是惠安國小的老師,多年來一直熱心于崇武曆史文化的研究與傳播。十幾年前,一位喜歡攝影的親戚來古城,專門拍古井。這引起了陳建民的興趣,曆史悠久的崇武水井也成為他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

惠安:蕩漾在崇武古井中的鄉愁

“染絲井”被視為“崇武第一福井”

  崇武地處大陸東南沿海突出部,三面環海,是彈丸之地,淡水資源十分缺乏,鑿井取水就成為先民在此生存的必需條件。“這裡的地質構造屬浙閩活化陸台,基層由變質岩系組成。境内以剝蝕台地為主,基岩裸露。”陳建民介紹說,這對鑿井技術是一大考驗。宋初以前,這裡的先民是如何擷取生産、生活用水的,目前還缺少相關史料。不過宋代中期以來,崇武軍民鑿井取水的情況,可以從史書上找到佐證。

  《崇武所城志·山水·井泉》載:“宋時置小兜寨,已鑿有井。若所内井、山前井、下庵井、庵山井、南門外井是也。”據陳建民介紹,宋代水井大多具有以下特征:井腹條石較大,表面凹凸明顯,拼湊不緊密。一般來說,井欄四塊拼裝,井欄石塊又寬又高又厚。

  在水關,所内井就是典型的宋代井。1387年崇武築城,置千戶所,建所公署。《崇武所城志·公署》載:“儀門外西邊井一口,宋建巡司時,蓋已有之。”所公署内保留宋鑿水井,後稱“所内井”。

惠安:蕩漾在崇武古井中的鄉愁

水關門口的古井

  “宋朝的時候,這裡都是駐軍,開鑿的都是大井,屬于公用。明代,江夏侯築城後,守城兵士一千多人,設軍伍十個,分城内十幾處建營房,加上原先民遷居城内,為解決軍民生活、生産用水,開鑿水井成為當時一大工程。”陳建民說,後世研究者是以推斷明代開鑿水井的範圍最廣,新鑿水井數量超出十口。到了清代、民國初期,随着人口數量不斷增多,崇武城區的水井數量已經增至數十口。

02

古井傳承 每個崇武人的鄉愁記憶

  土井、圓形井、方井、五角井、六角井、八角井……走在崇武古城的大街小巷,不時有形狀各異的水井映入眼簾,讓人目不暇接。有人說古城的水井有六十多口,潮樂村文化協管員甘澤平曾做過統計,僅潮樂村就有古井25口。對此,陳建民說:“可能遠不止這個數字,這裡的水井密集程度值得進一步研究。”

  “崇武的水井,按井腹構築材料不同,分為土井、磚井、石井。土井最為原始。平地鑿坑後,坑内保持原質地,蓄水成井。”據分析,崇武的土井不止一口,明代建城時,分布于城内外的幾處“庫潭”都是較大型的土井。建城時,選擇地勢低凹的地方,集中取土築城。取土後形成面積較大的“坑井”,利用地表水和降水聚集,形成“庫潭”。

惠安:蕩漾在崇武古井中的鄉愁

水井散發着濃濃的生活氣息

  “土井屬坑井,沒有砌築牆。”陳建民稱,“宋初或明中期開鑿的水井,場地開闊,使用率較高,加上造井技術相對落後,井腹大多為寬大的多邊形。到了清代,周邊建築物限制,鑿井場地狹窄,加上砌築技藝提高,井腹較小。”

  崇武作家汪麗婷一直在潮樂村工作,她對水井有很深的感情。在她眼裡,取水、用水的交談聲,村民挑水的腳步聲,兒時小夥伴在井台邊的嬉戲聲,都是水井獨特的鄉愁。

  雖然早就有了自來水,在崇武,古井依舊是人們生活用水的來源之一。在迷宮一樣的古城地圖前,我們看到的水井标示如繁星一般。飲用井、農耕井、儲存井、消防井、作坊井……這裡的水井有着各種作用,散發着濃濃的生活氣息,伴随着古城人的朝夕煙火。

  汪麗婷常常站在古城牆上,凝望城中水井的方向,想象古代的各種用水場景。她介紹說,飲用井是當年群眾、軍士飲食生活必需的水井。“宋代、明代開鑿的水井,大部分是這種井。”而明末清初有的大戶建宅配有花園,也在園内鑿井,以澆灌花木;明代建崇武城時,開掘的幾處“庫潭”則是為了農耕之用。此外,當時人們還有鑿井儲物的習慣,比如“福全”陳氏經營當鋪,就在宅内鑿井儲存物品,這種儲存井就有防盜的功能,往往比較隐蔽。

  “對每一個崇武人來說,水井是獨特的成長記憶。”陳建民也經常帶着學生們參觀了解當地的各種水井。翻看學生們的參觀筆記,有的孩子加深了對故鄉曆史的認識:“在古代,挖井取水對崇武人的生活生産是不可忽視的……”有的孩子對古代的鑽井技術充滿好奇:“有些水井是從岩石層開鑿,先民真是太聰明了……”遍布古城的各種水井,不知不覺中已經融入他們的成長記憶裡。

03

水井佳話 記錄古城美德故事

  青石闆路尋故夢,古井佳話頌千年。分飲井、湧泉井、嫁妝井、買地井……在崇武,幾乎每一口古井都有自己背後的故事,沉澱着古城人的水井情結。

  潮樂“顯公祠”一側,有一口古井叫“分飲井”。顧名思義,這是自家挖掘的水井,分與鄰居家飲用。在崇武古城門附近,由于地少居戶較多,用地非常緊湊,許多房屋僅隔一條窄窄的小道,甚至牆與牆相連共戶,比鄰而居。“分飲井”就是在井口之上砌起一堵圍牆,牆的兩邊各留一個井口,這樣兩家都可以在自己家中,汲水飲用。

惠安:蕩漾在崇武古井中的鄉愁

“分飲井”見證了崇武人互助友愛的民風

  “不止‘分飲井’,其他古井背後也有類似的美德故事。”海潮庵附近有一口“湧泉井”。甘澤平介紹說,那是1926年鄉人捐資合力開挖的,井圍上镌“湧泉井”及捐建署名并開井記事,系崇武書家詹石如所書。井上還镌有二十幾位捐資開井人的姓名,雖然已經斑駁,卻留下了一段鄉人熱心慈善的佳話。

惠安:蕩漾在崇武古井中的鄉愁

“湧泉井”乃鄉人捐建開鑿

  海岬彈丸之地,水資源不足的人也曾向其他人家買地開鑿水井。崇武西城門向東約五十米南側,是劉氏(彭城)古大厝,門牌編号“打鼓巷2号”,古厝大門前左側牆壁上镌着一塊鑿字碑石,碑文“乾隆辛未荔月劉經邦兄弟買地自造井一個記”,立石為據。

惠安:蕩漾在崇武古井中的鄉愁

碑文記錄“買地井”往事

  五十歲的陳阿姨來自江西,她在崇武生活了十幾年,也聽說過附近不少古井的故事,“嫁妝井”是其中之一。說到“嫁妝”,人們通常會聯想到金銀珠寶、絲綢布匹,而在崇武,孫氏人家給女兒的嫁妝是一口水井。孫氏的女兒嫁給北側的詹氏,詹氏人家沒有水井。結婚時,娘家為女兒家鑿水井一口作為嫁妝。孫氏人家為女兒夫家造井,有了“基礎設施”也就保證了女兒未來的“物質資源”,有較好的生活用水條件。

惠安:蕩漾在崇武古井中的鄉愁

探尋“嫁妝井”,感恩父母心。

04

專家聲音 讓古井資源為文旅“上分”

  崇武古城作為央視熱播劇《春色寄情人》的取景地,在這個“五一”假期成為文旅網紅之地,迎來一波波天南地北的遊客,文旅經濟“熱力四射”。古城及景區持續火熱,演出現場熱鬧非凡,并開展“海的女兒”惠女服飾變裝體驗周和崇武趣趕“潮”主題活動,還有不少遊客穿着惠女服飾打卡古井。

  惠安縣文聯兼職副主席、詩人葉逢平是崇武人,他在“五一”期間接待友人,第一件事就是帶朋友去看他寫進詩裡的那口“染絲井”——

  “歸來,打上一桶井水/沖洗滿身風塵/你驚歎于它如此非凡/外呈四角形,内為六角形/印染着海上的傳奇——/升起風帆,破萬裡浪……”(葉逢平《染絲井》)

  “染絲井”位于海潮庵,又稱下庵井,鑿于宋代,井深3米,常年出水量大,曆代稱它為“不枯井”,人稱“崇武第一福井”。清代中期,下庵井北側的林廣記經營絲綢、布匹(古稱夏布),該商号就在井南邊建立了相當規模的漂染作坊群,汲取這井水漂染絲布,經泉州從“海上絲綢之路”出口海外,下庵井是以也有了“染絲井”的雅稱。歲月悠悠,下庵井依舊清澈如初,為水關人家所愛、所用,人們汲水下庵井,下庵井汲取的是古城中央的蓮花石泉,真所謂綿綿世代之“福井”。“廣記布,穿不破”,曆經二百多年流行不辍,成為崇武人耳熟能詳的俗語。

  “染絲井”成為海絲記憶的一部分。泉州學研究所原所長林少川曾經建議制定規劃,把“染絲井”還有附近的這些古井群體加以保護,做一個全面的規劃,突出古井的地位。在他看來,一個地方如果有曆史文物、古迹,然後加以保護,就會有更多的遊客來參觀,産生的不僅僅有社會效益,還會帶動旅遊業,産生經濟效益。他建議多挖掘古井文化,傳播古井故事,帶領大家探尋獨特的海絲記憶、閩南鄉愁。

  在接受采訪時,陳建民也表達了同樣的心聲。“通過古井文化故事給文旅帶來新的活力,讓古城越來越好,是每一位崇武人的共同心願。”他說。

來源 | 泉州通用戶端

編輯 | 蘇劍忠

責編 | 蔡小青

稽核 | 林書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