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油轉電”已跨越分界線,合資品牌竟然變成拖油瓶

作者:天天汽車

不久前的北京國際車展人氣爆棚,新能源汽車備受青睐。衆多跨國車企高管也在現場感受到了觀衆對新能源汽車的熱情,紛紛表示“将加快推出電動化産品”,跟上“中國速度”。

車市瓶頸期來臨

根據國際能源署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将達4500萬輛,是2023年的3倍多。這意味着,未來1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将持續強勁增長。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市場主流。趨勢累加的效果,會随着時間推移,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開拓更大市場空間。

目前中國汽車市場“油轉電”已經跨越分界線,從産業發展趨勢及潛力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同樣值得期待。但接連不斷的價格戰,确實讓整個汽車行業陷入瓶頸期。

全國乘聯會資料顯示,4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53.2萬輛,同比下降5.7%,環比下降9.4%。今年以來累計零售636.4萬輛,同比增長8.0%。其中,隻有新能源車市場增長強勢,4月新能源車國内零售滲透率43.7%,較去年同期32%的滲透率提升11.7個百分點。

“油轉電”已跨越分界線,合資品牌竟然變成拖油瓶

比亞迪坐吃紅利 東風利潤暴跌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受價格戰、新能源規模持續擴大等因素影響,車企淨利潤相較上一年發生了較大變化。一轉眼已到5月中旬,大部分車企2023年的财報基本釋出完畢,整體看下來比亞迪一家獨大格局初顯,不僅“油轉電”轉型成為車企中最成功的代表,也成了國内乘用車企最賺錢的存在。再看同樣是傳統企業的東風集團,則出現了股份十年來的首次虧損。

回望2022年,比亞迪與上汽集團的淨利潤還都在160億元左右。到了2023年,比亞迪銷量達300萬輛,在傳統車企中獨占鳌頭,同比增長61.9%,淨利潤超300億元,同比增80.72%。同時,比亞迪也成為唯一新能源銷量突破300萬輛、盈利超300億元的中國品牌。

“油轉電”已跨越分界線,合資品牌竟然變成拖油瓶

而上汽集團則在合資品牌的拖累下盈利下滑,即便2023年年銷量規模超過500萬輛,位居國内車企銷量前列,但淨利潤卻僅為141億元,不到比亞迪的一半,較上年同期下滑12.5%。

作為内燃機時代國内車企的一哥,上汽集團正面臨由傳統燃油車制造商轉型新能源,以及由合資品牌獨大轉型“合資+自主”雙輪驅動的陣痛。好在上汽集團自主業務與出口業務表現亮眼,使得集團整體盈利降速放緩。

另一家身處改革期的車企東風集團,市場表現更是出乎意料,去年集團自主乘用車銷量約34.74萬輛,同比降幅30.2%。在乘用車銷量下滑和價格戰的雙影響下,淨利潤迎來十年來首次虧損,為-39.96億元,同比暴跌138.9%。

“油轉電”已跨越分界線,合資品牌竟然變成拖油瓶

除此外,吉利、長城等大部分傳統車企普遍存在增收不增利的困擾。基本原因歸屬為在加大新能源智能化領域研發方面,或是品牌和管道建設的投入上。

不難看出,随着新能源市場競争加劇,不僅合資品牌面臨巨大壓力,中國品牌也極度焦慮。回到開篇所提到的,乘用車市場銷量下降,不景氣氛圍還在蔓延當中。

留給合資的時間不多了

最近幾日,有不少車企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業績情況,包括上汽集團、比亞迪、長城汽車、長安汽車、廣汽集團等。從多家季度财報中,我們多少能了解到第一輪價格戰之後,各家車企的抗風險能力如何。

比亞迪在今年主力車型大幅降價的背景下,依舊保持着盈利增長。财報資料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比亞迪營收同比增長約4%,至1249.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45.7億元,同比增長1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為37.5億元,同比增長5.24%。

比亞迪用實力證明,其供應鍊垂直整合一體化在猛烈的價格戰中,有着巨大的成本優勢。短期來看,即便在持續一段時間價格戰,比亞迪仍有利可圖,隻不過相較于去年第四季度1800億元左右的營收規模以及約86.7億元的淨利潤而言,比亞迪的增速也有所放緩。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第一季度,長城汽車實作營收428.6億元,同比增長47.6%;淨利潤為32.28億元,同比增長1752.55%,創造了曆史同期最佳财務表現。與此同時,長城汽車的出口量也遠超行業整體水準。2024年第一季度,長城汽車海外銷量同比增長78.51%,達9.28萬輛,占其一季度總銷量的33.7%。

“油轉電”已跨越分界線,合資品牌竟然變成拖油瓶

而上汽集團雖然在營收方面保持領先,但是賺錢能力卻不如往昔。2024年第一季度,上汽集團營業收入1389.84億元,下滑1.1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14億元,下滑2.48%。廣汽集團則也面臨相同境況,2024年第一季度,廣汽集團實作營收215.66億元,同比下降18.7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2億元,同比下降20.65%。

營收與利潤雙雙下滑主要是受合資表現拖累,上汽以及廣汽此前都是極度依賴合資品牌的車企,上汽的合資占集團總銷量近七成。而4月國内主流合資品牌零售45萬輛,同比下降26%,環比下降9%。

如今自主品牌借道新能源車強勢崛起,合資車則在新能源車轉型上的失速。智能化、電動化進度遲緩,産品競争力不足等被認為是合資車企在本輪車市變革中逐漸掉隊的重要原因,留給合資車的時間不多已成業内共識,如果無法實作切實的變化,新事物取代舊事物也隻是時間的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