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5月13日

作者:新華财經

新華财經北京5月13日電 四大證券報内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成本效益凸顯 A股港股吸引全球資金關注

多家外資機構表示,目前,全球資金正積極尋找更具成本效益的資産,中國資産則被視為不可忽視的價值窪地——中國經濟持續恢複向好,資産估值調整充分、成本效益凸顯,而有關部門持續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也将進一步增強A股、港股對全球資金的吸引力。

•‍防止過度包裝 提升量化水準 上市公司ESG信披踏入“深水區”

截至5月10日,記者通過統計發現,209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度ESG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或社會責任報告(簡稱ESG相關報告),而披露2022年度ESG相關報告的上市公司數量為1847家,上市公司ESG信披率進一步提升。在披露數量提升的同時,内容品質的改善提上日程。專家表示,上市公司在ESG披露品質以及實踐方面存在短闆,比如缺乏量化内容、成效自說自話等,大部分企業還沒有将ESG與自身業務結合起來。

•‍前4個月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金融支援實體經濟質效不斷提升

中國人民銀行5月11日釋出4月金融統計資料。業内專家表示,目前引導貸款合理增長、均衡投放的成效明顯,信貸投放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得到增強。尤其是,貸款總量“小月不小”,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利率水準維持低位;同時,社會融資規模總體保持平穩增長。整體而言,今年前4個月,金融支援實體經濟質效不斷提升,為經濟高品質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貨币金融環境。未來一段時間,預計政府債券将加快發行,對年内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形成穩定支撐。

上海證券報

•‍加快建設一流投資機構 公募勇做資本市場價值發現者

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離不開一流的投資機構。公私募基金作為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在服務居民财富管理、促進市場健康發展等方面承擔着重要職責。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近日釋出的《國務院關于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的若幹意見》要求“推動證券基金機構高品質發展”,公募基金要全面強化專業能力,勇做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者。

•‍平穩推進發行上市稽核工作 滬深交易所拟5月16日召開上市委審議會議

5月10日,記者從滬深交易所獲悉,在IPO新規釋出後的第一周,滬深交易所同時釋出上市委審議會議公告,拟于5月16日審議相關企業的發行上市申請。具體而言,将審議1家深市拟IPO公司發行上市申請,審議1家滬市公司再融資申請。記者了解到,自去年階段性收緊IPO節奏相關政策釋出以來,滬深交易所送出注冊和取得注冊批文的公司數量總體保持平穩。同時,受多重因素影響,提請上市委審議的項目數量同比有所減少。

•‍瑞豐達涉嫌多項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中國證監會5月11日釋出消息稱,針對媒體報道浙江瑞豐達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瑞豐達”)實際控制人“跑路”的消息,證監會表示從目前掌握情況看,瑞豐達涉嫌多項違法違規,決定對其立案調查,依法從嚴處理。近日,“跑路”私募瑞豐達成為市場關注熱點。證監會表示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組織證監局、基金業協會等相關機關開展核查。目前證監會已向公安機關等通報情況,加強協同配合。下一步,證監會将與有關方面一道積極穩妥推進風險處置,維護市場秩序,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證券時報

•‍政策釋放多重利好 中概股IPO升溫 全球資本将目光重新投向中國資産

進入2024年,中資企業赴美上市較此前有所升溫,尤其在A股IPO門檻提高、節奏放緩之下,不少企業和資本都重新将目光投向美股、港股等境外IPO市場。境外IPO市場曾是國内一級市場美元基金熱衷的退出通道,但受多種因素影響,中資企業境外上市一度遇冷,美元基金在國内一級市場的投資陷入“退出無門”的窘境。除近期境外IPO市場熱度上升之外,國家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援境外機構投資境内科技型企業的若幹政策措施》也從多方面進一步提出支援外資、美元基金在國内開展投資的措施。接下來,美元基金在國内一級市場的投資能否重新“煥發生機”,備受業内關注和期待。

•‍新規引導理性上市 8家拟IPO企業已主動止步

5月6日至5月11日,共有7家拟IPO企業撤回材料。若加上“五一”假期交易所“加班加點”終止的1家,5月以來已有8家企業終止IPO。記者注意到,在尚未公布2023年财務資料的情況下,上述8家拟IPO企業中,有多家企業的過往财務資料已不符合新的上市門檻。有相關項目當事方坦稱,“撤單”與上市标準提高有關。此外,還有的IPO企業雖然财務資料符合新要求,但曾存在大額現金分紅,相關名額超出了交易所在上個月答記者問時提到的“紅線”。目前,共有428家拟IPO在審企業處于“中止稽核”狀态,大多數企業仍在補充2023年财報資料。随着2023年業績相繼出爐,未來還有多少IPO候審企業止步于上市新規,答案仍待揭曉。

•‍北向資金今起不再披露實時成交額

北向交易實時成交額及每日額度餘額的信披調整今日起正式實施。這意味着滬深股通實時買入交易金額、賣出交易金額和交易總額不再披露。滬深港交易所表示,本次調整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港交所完成對滬深股通盤中實時交易資訊的調整;第二階段,滬深港交易所同步完成其他交易資訊的披露調整,預計第一階段完成三個月後實施。其中,第一階段調整今日起正式實施。

證券日報

•‍碳市場擴圍信号再釋放 金融支援有望進一步加強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生态環境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綠色金融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工作座談會。會議指出,推動環境要素市場建設,分階段逐漸擴大大陸碳市場行業覆寫範圍,完善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大陸碳市場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CCER市場)組成。其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于2021年7月份正式上線,CCER市場則于今年1月份宣布重新開機。

•‍新“國九條”釋出滿月 A股市場現積極新變化

新“國九條”釋出已經滿月。過去一個月,以落實新“國九條”為契機,資本市場開啟了新一輪深化改革。在強監管、防風險、促高品質發展的主線下,“1+N”政策體系架構逐漸清晰,舉措不斷落地。同時,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聚焦主業,緻力于提升業務科技含量和公司投資價值,積極回應投資者關切,促使A股市場呈現新變化。

•‍大陸首隻TLAC非資本債券即将發行

随着2025年初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考核目标越來越近,中國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已将發行新工具融資提上日程。5月11日,工商銀行釋出公告稱,将于5月15日發行2024年總損失吸收能力非資本債券(第一期),本期債券基本發行規模為人民币300億元。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内人士表示,工商銀行發行TLAC非資本債券有助于滿足國際金融監管标準,增強自身風險抵禦能力。在TLAC的監管要求下,預計後續TLAC非資本債券發行規模将逐漸增加。

編輯:王媛媛

聲明:新華财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資訊平台。任何情況下,本平台所釋出的資訊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