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融和經濟資料走勢不一緻?”一季度貨币政策報告重磅回應

作者:金融時報

5月10日,央行釋出了《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币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回顧今年以來政策成效、全面分析目前經濟金融形勢的基礎上,闡釋了下階段政策取向及重點,釋放了積極信号。

《報告》表示,未來随着政策效果顯現,經濟回升向好勢頭将持續鞏固和增強,央行會根據形勢變化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

貨币政策效果持續彰顯

《報告》回顧了開年以來宏觀經濟形勢,并指出“穩健的貨币政策靈活适度、精準有效,為經濟回升向好營造了良好的貨币金融環境”。

“開年以來貨币政策調控力度加大,支援經濟回升向好。”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金融時報》記者分析稱。

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中長期流動性超過1萬億元;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0.25個百分點,引導5年期以上LPR降低0.25個百分點,降幅超出市場預期;5000億元抵押補充貸款(PSL)額度發放完畢,支援推進“三大工程”建設;設立5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一系列政策成效顯著,有效支援了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經濟金融良性循環。

資料顯示,3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和M2增速分别為8.7%和8.3%,高于一季度5.3%的經濟增速,社會融資規模、貨币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準預期目标相比對,将有力支援實作2024年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标。

“未來政策組合拳效果有望持續顯現,鞏固經濟物價回升勢頭。”董希淼談到,去年一萬億元增發國債已下達完畢,各地重大項目開工速度加快,今年将發行一萬億元超長期特别國債,5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逐漸落地,加上前期降準、降低LPR等各項政策效果還在持續顯現,有利于進一步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态勢。4月以來,企業預期加快好轉,居民假期消費持續恢複,出口增長加快,進口量價齊升。

對于下一步政策,《報告》提到,央行會把維護價格穩定、推動價格溫和回升作為把握貨币政策的重要考量,随着内需好轉,物價水準将呈溫和回升态勢。市場普遍預計,4月CPI有望從低位反彈。市場專家表示,從目前形勢看,二季度經濟增速仍可能保持在5.5%左右的相對高位,經濟持續向好态勢有望延續,完成全年增長目标難度不大;下一階段央行将會更多觀察前期政策效果及經濟恢複情況,加強政策協調,并根據形勢變化把握好調控力度和節奏,推動經濟持續恢複向好。

金融支援進一步适配高品質發展需要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報告》還特别圍繞信貸情況進行了分析。

其中,圍繞信貸增長與高品質發展的關系,《報告》強調“大陸信貸總量已從過去兩位數以上的較高增速放緩至個位數,但這不意味着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減弱”。

“目前大陸信貸存量規模已經較高,随着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更新加快推進,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質效也需要進一步提升。”業内專家對《金融時報》記者分析稱,現階段央行更加注重引導信貸均衡投放。

此前,在1月24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特别指出“經濟回升向好需要穩定、持續的信貸支援”,并表示“央行将引導金融機構把握好節奏,穩固支援實體經濟力度,預計全年信貸投放節奏将會更加均衡”。

從一季度金融資料看,金融總量穩定增長,信貸節奏更加平穩。《金融時報》記者了解到,按照曆史規律,4月、7月、10月通常是貸款小月,但據《金融時報》記者從銀行了解到的資訊顯示,央行前期引導信貸均衡投放效果明顯,4月貸款增速相對平穩,“小月不小”,金融支援力度将保持穩固。

與規模相比,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質效更加重要。此前多位業内專家已表示,在經濟高品質轉型過程中觀察金融名額,不僅要看量,更重要的是看質。今年以來,央行有關負責人多次強調要盤活金融資源存量,優化信貸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一季度貨政報告明确指出,随着大陸經濟結構轉型更新,信貸需求較前些年會出現“換擋”,信貸結構也在優化更新,即使信貸增長比過去低一些,也足夠支援經濟平穩增長。

“錢去哪,錢在哪”

實際上,央行每個月都會公布金融資料。對于金融資料,也有很多人提出疑問,目前大陸廣義貨币M2餘額已超300萬億元,存貸款規模也十分龐大,而且還在較快增長。但同時大陸經濟内需不足,通脹水準保持低位,這些錢去哪了,是否有效支援了實體經濟、有沒有空轉?

對此,本次《報告》通俗地解釋了什麼是錢,并通過分析銀行存貸款流向,用詳實的資料解答了“錢去哪,錢在哪”的問題和市場關于“為什麼金融和經濟資料走勢會不一緻”的疑問。

實際上,央行可以适度引導“錢去哪”,但主要還得靠經濟主體的自身需求。據《報告》分析,過去大陸貸款主要投向了企業,行業和期限結構上,以基建、房地産、制造業等重資産領域為主,中長期貸款居多。

“近些年,央行已在主動引導資金投向,随着經濟轉型更新加快,信貸結構也在優化。但總體看,由于有效消費需求不足,實體經濟供給端和投資領域得到的融資更多,這也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在全球高通脹背景下,大陸通脹仍保持低位。”業内專家表示。

目前,經濟循環恢複需要時間,一部分錢沉澱在居民部門。《報告》表示,在經濟循環的過程中,銀行如果還在擴張資産、貸款仍在增加,錢不會從實體經濟中減少,也不會消失,隻是随着企業投資生産、居民消費、财政收支,存款在企業、居民、政府等部門間會有轉移。由于居民消費有待恢複、總需求不足,存款主要留存在居民部門,沒有進一步通過居民部門支出轉化為企業存款。

此外,業内專家解釋,由于疫情沖擊、風險偏好下降,企業和居民也更傾向于收益更穩定的存款尤其是定期存款,導緻經濟循環中的“活錢”變少、循環不暢,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老百姓和企業微觀感受上都缺錢,而金融體系貨币總量還在增加的沖突。

貨币存量已經不少,關鍵是盤活存量、暢通循環。專家表示,未來宏觀政策的重心要從過去的增加供給更多轉向提升消費需求、促進供需平衡,央行能調節好“貨币供應總閘門”,但對于存貸款等資金流向,主要取決于不同類借款人的需求,需要财政等政策發揮合力。大陸直接融資和債券市場正快速發展,這些投融資活動并未通過傳統的銀行存貸款實作;居民買櫃台債更加便利,存貸款和貨币需求也會下降。

業内人士還提到,随着直接融資發展,未來M2增速将放緩,但這并不是金融支援力度減弱,反而是融資結構優化、金融質效提升的展現,對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的滿足也是好事。

“金融和經濟資料走勢不一緻?”一季度貨币政策報告重磅回應

來源:金融時報用戶端

記者:馬梅若

編輯:楊晶贻

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