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時報訪談丨陳彥斌:4月份經濟運作呈現三大特點

作者:中國經濟時報
時報訪談丨陳彥斌:4月份經濟運作呈現三大特點
時報訪談丨陳彥斌:4月份經濟運作呈現三大特點

——訪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陳彥斌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周子勳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了4月份國民經濟運作成績單。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陳彥斌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4月份多項主要名額總體改善,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态勢。鞏固目前經濟發展勢頭,各地各部門需要保持政策取向的一緻性,抓好相關政策的完善和落實。

01

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态勢

中國經濟時報:從4月份各項資料來看,經濟運作主要呈現哪些特點?

陳彥斌:從4月份最新資料來看,經濟運作主要呈現三大特點。

第一,多項主要名額總體改善,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态勢。從生産端來看,工業生産恢複勢頭較強,高技術産業蓬勃發展。4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高于上月2.2個百分點,呈現出較強的回升勢頭,明顯好于市場預期。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3%,計算機通信和電子産品、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高新技術行業均表現不俗,增速分别達到15.6%、25.9%和39.2%,反映出大陸經濟發展的科技含量持續提升。從需求端來看,制造業投資增長較快,居民消費結構更新态勢明顯。1—4月全國制造業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9.7%,與新質生産力相關的高技術産業投資增速達到11.1%,均顯著高于投資整體增速。線上消費發展勢頭較為強勁,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起到明顯拉動作用。從企業預期來看,預期整體偏弱得到一定改善。4月份制造業生産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和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别為55.2%和50.3%,均處于較高景氣區間。

第二,經濟結構性分化特征明顯,民間投資增速與國有控股企業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分化、私營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盈利能力分化等現象依然存在。1—4月份國有控股企業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達到7.4%,但民間投資同比增速僅為0.3%,民間投資增速明顯低于國有控股企業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一季度國有控股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40%,私營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僅為3.28%,私營企業利潤率顯著低于國有控股企業。這表明經濟各領域冷熱不均,分化特征仍存。

第三,經濟有效需求不足仍是主要沖突。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3%,已連續4個月增速放緩。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4.2%,低于去年同期0.5個百分點。消費和投資需求增速放緩,反映出需求内生活力有所不足。此外,4月份新增社會融資規模比上年同期減少1.3萬億元,新增社會融資規模首次出現負增長,表明微觀主體融資需求偏弱,這會制約潛在需求的釋放。

時報訪談丨陳彥斌:4月份經濟運作呈現三大特點

圖檔來源/攝圖網授權

02

四大挑戰仍須加快破解

中國經濟時報:目前宏觀經濟運作還面臨哪些挑戰?

陳彥斌:目前宏觀經濟雖然回升态勢較好,但還面臨一些挑戰。

第一,消費拉動作用有待進一步提升。從消費需求增速來看,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3%,增速在去年11月觸及10.1%的高點後呈現逐月回落趨勢,環比增速僅為0.03%,也處于近十年曆史區間的較低水準。這表明消費需求增長的基礎仍較為薄弱。從居民消費率來看,2023年居民消費率為38.2%,與中等收入經濟體平均水準相差較多,表明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還未充分發揮。

第二,房地産行業仍處于調整期,市場風險尚未完全出清。1-4月份房地産開發投資、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累計同比跌幅分别為9.8%、20.2%和28.3%,與去年同期相比跌幅顯著擴大。4月份房地産開發景氣指數為92.02,也延續了下降趨勢。這表明房地産行業尚未觸底,還需要相關政策綜合發力。

第三,結構性就業壓力須重點關注。4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表明穩就業各項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壓力仍然存在,一季度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25-29歲的勞動力失業率仍處于高位,預計今年高校畢業生達1179萬人,是以,保就業工作壓力仍未明顯減輕。

第四,宏觀政策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适度的政策力度和更高的政策效率才能實作更好的宏觀政策效果,以確定實作目前經濟金融穩定和長期高品質發展。根據宏觀政策“三策合一”指數,2024年一季度财政政策力度指數和貨币政策力度指數分别為50.0和41.4,較2023年全年分别降低了4.9和2.3。而且,1-4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04萬億元,4月份M2同比增速較上月回落了1.1個百分點,至7.2%。這些資料都反映出宏觀政策力度有所下滑。

03

把握三個關鍵舉措

中國經濟時報: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應着重把握哪些關鍵措施?

陳彥斌:切實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态勢需要把握以下三個關鍵舉措。

第一,宏觀政策“三策合一”實作經濟穩定。一方面,目前大陸經濟面臨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需要穩定政策、加大力度予以應對。貨币政策可以适當采取降準和降息操作,降低微觀主體融資成本。财政政策需要保證支出強度和加快支出進度,推動财政政策整體力度上升。另一方面,大陸經濟運作需要加強對增長政策和結構性政策的适用。增長政策需要促進人力資本積累和全要素生産率增長,為新質生産力的蓬勃發展提供良好支撐。結構政策既需要優化收入配置設定結構,提高中等收入群體的收入水準,為消費潛力釋放提供根本支撐;也需要着力改善總需求結構和總供給結構。

第二,進一步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能夠打破體制機制障礙,推動經濟更好地實作高品質發展。随着大陸經濟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以往注重擴大投資規模的增長方式不僅難以持續驅動經濟增長,而且會導緻發展品質和效益欠佳、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較低等不利後果。目前,大陸經濟運作狀況已發生深刻變革,迫切需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從根本上重塑制度架構與限制。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可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厘清市場和政府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不僅可以從供給側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供給體系品質,還能夠破除需求側抑制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的障礙,充分發揮需求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基礎上,宏觀政策的效率也才能更好地提升。

第三,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能夠滿足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要求。近年來,大陸經濟金融重點領域風險得到穩步化解,但目前大陸經濟風險隐患并未完全消除,特别是房地産與地方債務等領域的風險還需要受到重視。比如房地産市場,需要适應房地産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推出有力的創新舉措,加強預期管理,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5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已經釋出多項通知,明确取消全國層面房貸利率下限、下調房貸首付比例和公積金貸款利率,推出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新一輪房地産支援政策是對前期房地産信貸政策的接續和擴大,為有力化解房地産市場風險提供了金融支援。後續各地各部門需要保持政策取向的一緻性,抓好相關政策的完善和落實。

時報訪談丨陳彥斌:4月份經濟運作呈現三大特點
時報訪談丨陳彥斌:4月份經濟運作呈現三大特點

總 監 制丨王 輝 車海剛

監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谷 雲

時報訪談丨陳彥斌:4月份經濟運作呈現三大特點
時報訪談丨陳彥斌:4月份經濟運作呈現三大特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