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要小心在“習以為常”中喪失自己 | 讀《莊子百句》

作者:中華書局
要小心在“習以為常”中喪失自己 | 讀《莊子百句》

莊子本可以做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但他拒絕了楚王的好意,終究做了一個揀盡寒枝不肯栖的孤鴻,一生受着寂寞沙洲冷。

《莊子》難讀,和作者的性格一樣高冷,充滿了自創的寓言,上古的重言,漫無邊際的卮言。因為複雜,我們稱之為“哲學”。于是,從本體論、認識論、知識論等角度去解讀《莊子》的著作汗牛充棟。可是,《莊子》學問的本質是人生哲學,程式化的解讀終究是把《莊子》玄學化了。

那麼《莊子》果真難讀嗎?近日,一位教“莊子導讀”課的朋友發來一篇學生作業和我分享,我覺得,這位學生似乎感悟到了莊子的苦心。學生說,倏與忽對混沌的“雕琢”讓他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他說:“在我大學剛錄取的時候,爸爸就為我做了規劃:大一考四、六級,大二考國語、計算機二級,大三考教師資格證,大四考研、考編兩手抓。畢業後差不多二十五歲,是結婚生子最好的年紀,千萬不能耽誤。”面對“人生規劃”,這位同學發出了質疑。他說:“我很奇怪,什麼叫耽誤?二十多歲幹什麼不是最好的年紀?我們究竟在着急什麼?”這位同學發現,倏和忽就是瞬間的意思,正是匆匆忙忙地活着的典型,他們不正是今天焦慮的父母們的隐喻嗎?

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于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莊子·應帝王第七》)

那麼他們匆匆忙忙地在幹嘛呢?在忙着為混沌鑿出七竅,讓混沌看起來和所有人一樣,成為“應該有的樣子”。對照我們今天的生活,那位同學發現,今天的父母們着急幹的,就是把子女們放到流水線上,塑造成标準化“産品”。混沌就是未被标準化的孩子。最終,孩子們在标準化的過程中泯然衆人,已然“死了”。

學生可能并不懂“物之不齊,物之情也”的大道理,但學生貼近生活的了解,則是對《應帝王》最真切的解讀。沿着父母們的焦慮,我們進而差不多又看清了,父母們要求孩子“同于己為是之,異于己為非之”(《寓言》);孩子若是做一些特立獨行的事,把青春用在鑽研看起來不切實際的夢想上,就會被嘲笑是“以随侯之珠彈千仞之雀”(《讓王》);父母們全然不顧地“以人滅天”(《秋水》),會造成人生遺憾。由此看來,兩千五百年前的社會心态,與今天也沒有太大的差異。

讀《莊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密切聯系生活。陳引馳教授所選《莊子百句》,避開了那些诘屈聱牙的詞句,也不探讨什麼本體、認識與知識,而隻講“人生”,這本書可愛、可親的地方正在于此。

要小心在“習以為常”中喪失自己 | 讀《莊子百句》

莊子有個朋友做了宰相,卻仍舊特别焦慮,他就是惠施。他甚至擔心曾拒絕過楚王邀請的莊子,會來取他而代之。莊子于是諷刺惠施,說他就是那個叼着腐鼠去驅趕鹓鶵(yuān chú)的貓頭鷹。莊子諷刺得很辛辣,但生活中的我們,又有多少人不是惠施呢?我們擔心孩子不抓緊考證、不抓緊考研、不抓緊結婚生子就會錯過人生,于是驅趕他們的夢想,讓他們現實一點。其實,恰恰是這些看得見的、穩定的利益,才有可能使我們的孩子錯過人生。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鸱得腐鼠,鹓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吓我邪?”

(《莊子·秋水第十七》)

對于失去了高飛遠遊之可能和樂趣的惠施,陳引馳教授評價說:“人的一生,有時候不能隻是守着眼前的利益,要知道放棄,仰頭看天上飛過的鹓鶵,目送歸鴻,望着它消逝在遠方的天際,想象那裡有怎樣的風景。”陳教授講《莊子》就是如此,他不為你“解讀”,而是試着勾連我們的生活,為我們創造思考的語境。

要小心在“習以為常”中喪失自己 | 讀《莊子百句》

莊周夢蝶

其實莊子作《莊子》本來就是這樣,他當然不是要讓我們成為哲學家,更不打算讓我們去過他那樣的生活,而在于為我們解構“習以為常”的日子。什麼叫“習以為常”?倏、忽為混沌鑿七竅的行為就是“習以為常”,惠施焦慮自己的既得利益就是“習以為常”。“習以為常”讓我們隻知道一種生活方式,讓我們都變得“一樣”。認識這個道理很重要,因為當我們明白了這點後,即使無力改變既定的生活,我們也能提防自己在“習以為常”中喪失自己、泯然衆人。是以,讓我們盡量在思想上保持“揀盡寒枝不肯栖”的狀态,像莊子一樣保持個性的獨立吧。

(本文原載《中華讀書報》4月10日第16版,原題為《揀盡寒枝不肯栖——讀陳引馳〈莊子百句〉》)

要小心在“習以為常”中喪失自己 | 讀《莊子百句》
要小心在“習以為常”中喪失自己 | 讀《莊子百句》

《莊子百句》陳引馳 著

複旦大學陳引馳教授選《莊子》中近百個經典文句,以現代人的問題意識與關注的話題點導入,總結出有用與無用、自由與有待、同與異、夢與醒、工具與機心等88個關切點,配以注釋、譯文、解說,幫助讀者在充分了解原典的基礎上汲取思想活水。既回到莊子生活的戰國亂世了解《莊子》,又以《莊子》思想觀照當下社會與人生,處處閃耀着思想的光輝。

(統籌:一北;編輯:思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