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劉巨德有什麼故事?

作者:鐵面人解讀曆史人物

劉巨德老師,中國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當代有名藝術家、畫家、美術理論家。

1985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出品了動畫影片《夾子救鹿》,這部具有敦煌壁畫風格的影片,以生動流暢的故事、精美的畫面,赢得了觀衆的口碑。美術設計劉巨德也是以為人所知。那裡邊就用了很多敦煌裡邊的造型,特别是鹿的造型、樹木的造型、山巒的造型,這個造型、自己用的時候是概括性的,因為那個作品從整個情調來講、它是一個人與自然的關系,就是整個片子裡非常樸素、非常淡雅、非常純淨,純淨到一種又大又簡潔又微妙的關系上去。

1983年,劉巨德還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藝術系的一名老師,一天、他的辦公室裡迎來了一位出版社的編輯。上海少兒出版社有一個美術編輯叫龔韻文,他拿了一個腳本、叫《夾子救鹿》,找到自己頭上,是一個佛經故事,讓自己去畫,自己看了那個故事以後很感人。

插圖屬于裝飾藝術,在大陸有着悠久的曆史,古人說過、以圖書并稱,凡有書必有圖。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插圖被廣泛運用于各類出版物之中,許多畫家都投入到了插圖和連環畫的創作之中,這次受到了出版社的邀請、讓劉巨德學習多年的裝飾藝術有了用武之地。

裝飾這個詞,它會促使我們走到更深處,對周邊的生命的觀察、對自然的觀察,都走得更深去,這是自己很大的體會,比如說自己畫《夾子救鹿》的時候、那個夾子在自己心裡面就有一個形象是活的,這些都是用我自己體驗、去感覺它。《夾子救鹿》取材于佛經故事中“舍身救鹿”的一段傳說,一個名叫夾子的小孩、為了保護鹿群免遭國玉的射殺,把一張鹿皮披在自己身上、引開了追捕的獵人,而自己卻被弓箭射死了,後來小動物們找來仙草把夾子救活。劉巨德被主人公夾子的善良深深感動,他全力以赴地投入了創作。就光這個夾子的形象、自己就推翻了六遍,自己每畫一次以後、總感覺這個形象好像在哪兒見過,或者是他的精神狀态、他的相貌,總不是我所想像的那個角色,是以我自己一直在琢磨着、這個孩子一定是、他自然生長在山裡、在森林裡天天去跑摘野果,肯定不是胖子,是會瘦的,是一個瘦子、赤着腳。自己小時候經常光着腳,甚至是小裸體,跑在那個草叢裡、那個草很高,那時候自己看到的草比自己高多了,後來自己再回去的時候,感覺草沒有我高,最高的草、那個枳機草,現在比自己還高,那時候記得特别高,就那種感受,自己就感覺那個孩子一定很瘦,天天跑、赤着腳,是以自己就畫了一個小孩,是瘦的赤着腳的、但是他的頭飾很有造型,他是一個菩薩的、書童的一個發式。最終的定稿、劉巨德融合了四種形象,魏晉的菩薩像、佛像,明清的書童以及瘦瘦的山裡孩子,塑造出了一個善良的夾子形象。1984年,圖書《夾子救鹿》發行,一舉獲得全國圖書優秀繪畫一等獎,令劉巨德意想不到的是、這本書引起了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注意。他們就邀請自己去,創造成一個卡通片,這一點自己沒想到的、非常意外,自己也沒搞過動畫,但是自己那時候也很喜歡張光宇的《大鬧天宮》。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成立于1957年,先後推出了《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大鬧天宮》等經典動畫影片,這次他們找到劉巨德做卡通片《夾子救鹿》的美術設計,劉巨德也希望自己能夠創造出一部優秀的動畫影片來。去了以後,這個制作過程當中、因為是以敦煌為造型,它的山巒、樹木、場景,一切又被我回憶起來了,所有的創作、都是根據那裡的顔色、那裡的樹木、那裡的山巒,然後想像去畫的。劉巨德對于每一個場景、道具,到夾子的三百六十度的轉向、都細細琢磨。1985年,《夾子救鹿》走上了銀幕,成為當時熱映的動畫影片之一。繼《夾子救鹿》之後,劉巨德還先後為《九色鹿》、《劉家五兄弟》、《尴尬風流》等書籍進行插畫設計。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劉巨德開始把自己的創作重心轉向水墨畫。畫插圖的人、轉向畫這種水墨,就是很自然的,自己很習慣畫默寫、畫速寫、默默地觀察,觀察以後、自己就在本本上畫,自己經常有兩種方法、開始的時候,自己是考問、試驗我自己能不能把它畫下來、我看見的,包括自己洗澡的時候、自己看見那些人體都很好看,自己一洗澡洗好長時間,實際在那兒不大洗了,更多的時候是看,看那些人、因為他們都是運動的各種動作,自己就看那些人體,回去以後自己就默畫。

1991年,《吳冠中師生作品展》在中國曆史博物館舉辦,作為吳冠中的學生、劉巨德的水墨畫作品《魚》也參加了展覽,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1970年,劉巨德從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美術系畢業,他本以為自己能留在北京,沒成想被配置設定到了雲南。雲南的勐海、那是少數民族比較靠近原始森林的一個地區,一般人沒人去,很少去、也很難去,沒有什麼路沒有交通,我們就到那兒去了。

在雲南的生活,條件雖然艱苦、卻也成為劉巨德創作的源泉。因為自己跟他們村民住在那一個寨子裡、經常能聽到他們非常快樂,是以自己有時候就畫他們,自己畫了一批老大媽、老太太、小蔔少的肖像,那時候畫的都是水粉畫。自己看見他們的時候,因為在整個周邊、綠茵茵的一個空間裡,他們那個竹樓、吊腳樓,周邊也是竹林,是以那個光都是綠的,是以那個臉上看上去要不就是紅的,要不就是綠的,要不就是白的,就是和你在城裡看見的不一樣,是以自己畫出來那個人以後、特别奇特,自己回去以後、我們的鄰居看了以後、他們很欣賞。1977年,中斷了十年的聯考得以繼續,各大高校重新開始招生。1978年,大陸研究所學生教育制度也随之恢複,劉巨德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帶着自己在雲南創作的畫作回到北京參加考試,他的畫得到了著名畫家袁運甫的賞識,并由袁運甫引薦給美術大師龐薰琹。袁先生有一天帶着自己和王玉良兩個人去到了龐先生家裡,自己記得龐先生住在一個朝西的小屋裡、特别小的一個小屋,龐先生滿頭銀發、臉紅紅的,然後袁先生就給他介紹,這是劉巨德和王玉良、他們兩個來報考你的研究所學生。劉巨德早就知道龐薰琹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集繪畫與設計于一身的藝術大師,龐先生早年留學巴黎,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第一次了解到了裝飾藝術。他留法期間看見了法國有一個萬國博覽會,那個博覽會上有很多西方人、有關衣食住行方面的設計,他看了以後非常激動,那時候中國二十年代初、還是非常貧窮落後的,他看到這種情形以後、心理上他就想 祖國的人民也能有這樣的生活該多好,是以他本來想去學繪畫的,他就想去學設計、報了巴黎裝飾藝術學院,結果因為他是華人、不得入内,結果就沒有被錄取,那時候他才十九歲,是以心裡非常難受,從那以後他就想、中國如果有一所這樣的設計學院該多好。

上世紀三十年代,龐薰琹回國,他組織發起“決瀾社”,這是中國第一個現代主義繪畫流派,标志着中國現代繪畫運動的開始。在“決瀾社”落幕之後、龐薰琹轉而投身研究裝飾藝術,為建立工藝美術學院不斷奔波。1956年,國務院正式準許成立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也就是今天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龐薰琹任教授、第一副院長,這是大陸第一所工藝美術高等學校。工藝美術在中國一直都有,民間的什麼,但是作為教育沒有,那麼隻有一些徒弟跟着師傅、這些作坊、這種民間的都有,但是要做一個現代化的大學、完全是有體系的,進行教育的話,那還是工藝美術學院,那是作為藝術設計教育在全國是第一個。建立以後,他就非常想利用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藝術培養出一批新興的中國的現代的年輕的設計藝術家,然後提高中國人的生存境界、生存品質和生活方式。

劉巨德早在攻讀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大學階段時、就對龐薰琹先生十分崇敬,1978年10月、劉巨德考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藝術系、成為龐薰琹的研究所學生,這一年、龐先生已經七十二歲高齡了。作為龐先生的研究所學生,當時我們是很幸運的、也是很幸福的、很激動的,因為他在晚年剛剛解放嘛,那時候他還是第一次招研究所學生。能做龐薰琹的學生、劉巨德格外珍惜,龐老師講的第一節課、給劉巨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讓我們臨摹那些傳統的陶俑,比如說人、馬那些造型,戰國的、漢代的、魏晉南北朝的、隋唐的這些陶俑,讓我們臨摹出來畫出來,包括少數民族那些金銀銅飾、比如說内蒙古的草原文化的 這種馬背上的一種文化,包括雲南晉甯石寨山的那些青銅器、牛虎鬥什麼的,西漢的那些漆器。劉巨德學習繪畫也有些年頭了,最初他想不明白、為什麼還要從臨摹開始呢。他上課的時候,有一天把我們叫了去,他拿出很多他臨的、是在抗日戰争時期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那個階段、他臨的中國傳統紋樣和造型,有的就這麼大紙片、火柴盒大,有的十六開大,有的三十二開大,都是這麼一小片一小片的,那個時候臨的、他在破廟裡臨的,知識分子流亡到西南的時候、那個時候他臨的,他把那些拿出來給我們看的時候、我們一下就、那個是我們第一次看到的、非常震動,因為以前看到的是他的油畫,沒看到他的背後、就是在那麼艱難、颠沛流離的時候,他臨摹那些傳統紋樣和傳統裝飾畫,這個東西、他就讓我們像他這樣去臨摹,因為他感覺到他在這個臨的過程中、他體會到了傳統的奧秘,那麼他就讓我們也用這種臨摹的方式先走進去。就這樣,在龐薰琹先生的引領下,劉巨德開始邁進了裝飾藝術的大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