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上,刘巨德有什么故事?

作者:铁面人解读历史人物

刘巨德老师,中国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当代有名艺术家、画家、美术理论家。

1985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动画影片《夹子救鹿》,这部具有敦煌壁画风格的影片,以生动流畅的故事、精美的画面,赢得了观众的口碑。美术设计刘巨德也因此为人所知。那里边就用了很多敦煌里边的造型,特别是鹿的造型、树木的造型、山峦的造型,这个造型、自己用的时候是概括性的,因为那个作品从整个情调来讲、它是一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整个片子里非常朴素、非常淡雅、非常纯净,纯净到一种又大又简洁又微妙的关系上去。

1983年,刘巨德还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的一名老师,一天、他的办公室里迎来了一位出版社的编辑。上海少儿出版社有一个美术编辑叫龚韵文,他拿了一个脚本、叫《夹子救鹿》,找到自己头上,是一个佛经故事,让自己去画,自己看了那个故事以后很感人。

插图属于装饰艺术,在大陆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说过、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插图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出版物之中,许多画家都投入到了插图和连环画的创作之中,这次受到了出版社的邀请、让刘巨德学习多年的装饰艺术有了用武之地。

装饰这个词,它会促使我们走到更深处,对周边的生命的观察、对自然的观察,都走得更深去,这是自己很大的体会,比如说自己画《夹子救鹿》的时候、那个夹子在自己心里面就有一个形象是活的,这些都是用我自己体验、去感觉它。《夹子救鹿》取材于佛经故事中“舍身救鹿”的一段传说,一个名叫夹子的小孩、为了保护鹿群免遭国玉的射杀,把一张鹿皮披在自己身上、引开了追捕的猎人,而自己却被弓箭射死了,后来小动物们找来仙草把夹子救活。刘巨德被主人公夹子的善良深深感动,他全力以赴地投入了创作。就光这个夹子的形象、自己就推翻了六遍,自己每画一次以后、总感觉这个形象好像在哪儿见过,或者是他的精神状态、他的相貌,总不是我所想像的那个角色,所以我自己一直在琢磨着、这个孩子一定是、他自然生长在山里、在森林里天天去跑摘野果,肯定不是胖子,是会瘦的,是一个瘦子、赤着脚。自己小时候经常光着脚,甚至是小裸体,跑在那个草丛里、那个草很高,那时候自己看到的草比自己高多了,后来自己再回去的时候,感觉草没有我高,最高的草、那个枳机草,现在比自己还高,那时候记得特别高,就那种感受,自己就感觉那个孩子一定很瘦,天天跑、赤着脚,所以自己就画了一个小孩,是瘦的赤着脚的、但是他的头饰很有造型,他是一个菩萨的、书童的一个发式。最终的定稿、刘巨德融合了四种形象,魏晋的菩萨像、佛像,明清的书童以及瘦瘦的山里孩子,塑造出了一个善良的夹子形象。1984年,图书《夹子救鹿》发行,一举获得全国图书优秀绘画一等奖,令刘巨德意想不到的是、这本书引起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注意。他们就邀请自己去,创造成一个动画片,这一点自己没想到的、非常意外,自己也没搞过动画,但是自己那时候也很喜欢张光宇的《大闹天宫》。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57年,先后推出了《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大闹天宫》等经典动画影片,这次他们找到刘巨德做动画片《夹子救鹿》的美术设计,刘巨德也希望自己能够创造出一部优秀的动画影片来。去了以后,这个制作过程当中、因为是以敦煌为造型,它的山峦、树木、场景,一切又被我回忆起来了,所有的创作、都是根据那里的颜色、那里的树木、那里的山峦,然后想像去画的。刘巨德对于每一个场景、道具,到夹子的三百六十度的转向、都细细琢磨。1985年,《夹子救鹿》走上了银幕,成为当时热映的动画影片之一。继《夹子救鹿》之后,刘巨德还先后为《九色鹿》、《刘家五兄弟》、《尴尬风流》等书籍进行插画设计。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刘巨德开始把自己的创作重心转向水墨画。画插图的人、转向画这种水墨,就是很自然的,自己很习惯画默写、画速写、默默地观察,观察以后、自己就在本本上画,自己经常有两种方法、开始的时候,自己是考问、试验我自己能不能把它画下来、我看见的,包括自己洗澡的时候、自己看见那些人体都很好看,自己一洗澡洗好长时间,实际在那儿不大洗了,更多的时候是看,看那些人、因为他们都是运动的各种动作,自己就看那些人体,回去以后自己就默画。

1991年,《吴冠中师生作品展》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作为吴冠中的学生、刘巨德的水墨画作品《鱼》也参加了展览,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70年,刘巨德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毕业,他本以为自己能留在北京,没成想被分配到了云南。云南的勐海、那是少数民族比较靠近原始森林的一个地区,一般人没人去,很少去、也很难去,没有什么路没有交通,我们就到那儿去了。

在云南的生活,条件虽然艰苦、却也成为刘巨德创作的源泉。因为自己跟他们村民住在那一个寨子里、经常能听到他们非常快乐,所以自己有时候就画他们,自己画了一批老大妈、老太太、小卜少的肖像,那时候画的都是水粉画。自己看见他们的时候,因为在整个周边、绿茵茵的一个空间里,他们那个竹楼、吊脚楼,周边也是竹林,所以那个光都是绿的,所以那个脸上看上去要不就是红的,要不就是绿的,要不就是白的,就是和你在城里看见的不一样,所以自己画出来那个人以后、特别奇特,自己回去以后、我们的邻居看了以后、他们很欣赏。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得以继续,各大高校重新开始招生。1978年,大陆研究生教育制度也随之恢复,刘巨德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带着自己在云南创作的画作回到北京参加考试,他的画得到了著名画家袁运甫的赏识,并由袁运甫引荐给美术大师庞薰琹。袁先生有一天带着自己和王玉良两个人去到了庞先生家里,自己记得庞先生住在一个朝西的小屋里、特别小的一个小屋,庞先生满头银发、脸红红的,然后袁先生就给他介绍,这是刘巨德和王玉良、他们两个来报考你的研究生。刘巨德早就知道庞薰琹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集绘画与设计于一身的艺术大师,庞先生早年留学巴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第一次了解到了装饰艺术。他留法期间看见了法国有一个万国博览会,那个博览会上有很多西方人、有关衣食住行方面的设计,他看了以后非常激动,那时候中国二十年代初、还是非常贫穷落后的,他看到这种情形以后、心理上他就想 祖国的人民也能有这样的生活该多好,所以他本来想去学绘画的,他就想去学设计、报了巴黎装饰艺术学院,结果因为他是华人、不得入内,结果就没有被录取,那时候他才十九岁,所以心里非常难受,从那以后他就想、中国如果有一所这样的设计学院该多好。

上世纪三十年代,庞薰琹回国,他组织发起“决澜社”,这是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绘画流派,标志着中国现代绘画运动的开始。在“决澜社”落幕之后、庞薰琹转而投身研究装饰艺术,为建立工艺美术学院不断奔波。195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也就是今天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庞薰琹任教授、第一副院长,这是大陆第一所工艺美术高等学校。工艺美术在中国一直都有,民间的什么,但是作为教育没有,那么只有一些徒弟跟着师傅、这些作坊、这种民间的都有,但是要做一个现代化的大学、完全是有体系的,进行教育的话,那还是工艺美术学院,那是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在全国是第一个。建立以后,他就非常想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培养出一批新兴的中国的现代的年轻的设计艺术家,然后提高中国人的生存境界、生存品质和生活方式。

刘巨德早在攻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本科阶段时、就对庞薰琹先生十分崇敬,1978年10月、刘巨德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成为庞薰琹的研究生,这一年、庞先生已经七十二岁高龄了。作为庞先生的研究生,当时我们是很幸运的、也是很幸福的、很激动的,因为他在晚年刚刚解放嘛,那时候他还是第一次招研究生。能做庞薰琹的学生、刘巨德格外珍惜,庞老师讲的第一节课、给刘巨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让我们临摹那些传统的陶俑,比如说人、马那些造型,战国的、汉代的、魏晋南北朝的、隋唐的这些陶俑,让我们临摹出来画出来,包括少数民族那些金银铜饰、比如说内蒙古的草原文化的 这种马背上的一种文化,包括云南晋宁石寨山的那些青铜器、牛虎斗什么的,西汉的那些漆器。刘巨德学习绘画也有些年头了,最初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还要从临摹开始呢。他上课的时候,有一天把我们叫了去,他拿出很多他临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那个阶段、他临的中国传统纹样和造型,有的就这么大纸片、火柴盒大,有的十六开大,有的三十二开大,都是这么一小片一小片的,那个时候临的、他在破庙里临的,知识分子流亡到西南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临的,他把那些拿出来给我们看的时候、我们一下就、那个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的、非常震动,因为以前看到的是他的油画,没看到他的背后、就是在那么艰难、颠沛流离的时候,他临摹那些传统纹样和传统装饰画,这个东西、他就让我们像他这样去临摹,因为他感觉到他在这个临的过程中、他体会到了传统的奥秘,那么他就让我们也用这种临摹的方式先走进去。就这样,在庞薰琹先生的引领下,刘巨德开始迈进了装饰艺术的大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