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任大惠有什麼故事?

作者:鐵面人解讀曆史人物

任大惠老師,有着“中國第一制片人”之稱、電視劇《三國演義》總制片人;曾經擔任過央視版《紅樓夢》、《三國演義》以及《水浒傳》的制片人。

1987年,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在全國電視台熱播,引起了巨大反響。《紅樓夢》的成功,讓曾在《紅樓夢》劇組擔任制片主任的任大惠倍感欣慰,就在這一年、任大惠的事業也邁上了新的台階,他被調往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下屬的電視劇國際合作公司擔任總經理,就在他剛到任後不久,中央電視台的上司找到他、告訴他電視劇《三國演義》即将籌備拍攝。拍大戲我自己就是也算得有經驗了,是以到拍《三國演義》的時候,我們一個部長就跟人說、你們誰也别争,我給你們找一個制片人來,肯定能跟你們合作,而且保證把這事完成得好,大夥說這是誰啊、部長這麼說,他部長說任大惠。《三國演義》上司小組是第一個先跟自己談了以後、成立的上司小組。

經過三年的多方準備,1990年、《三國演義》籌備組進入實質操作階段,首先就是要确定導演人選,而當時内地有大型電視劇拍攝經驗的導演和制片人并不多見。大家說我們有《紅樓夢》的經驗,還是找我們自己的導演,但是最後确定、還是請王扶林來做導演,說大惠你去通知王扶林,自己有時候開玩笑說、自己跟王導說、《紅樓夢》是你找我,《三國演義》可是我去找你,王扶林就笑。就這樣,王扶林與任大惠再次成了搭檔,而這一次、他們擔起的是當時中國電視劇曆史上最重的一副擔子,回想他們當時的《紅樓夢》劇組、演職人員差不多有一百多人,總共拍攝了兩年。而此次《三國演義》劇組的演職人員将會大大超過以往任何一部戲,預算集數也是《紅樓夢》的兩倍還要多,這将是一次更漫長的拍攝周期,也許會是五年,甚至更長。我們一位副部長說 不行,不要說拍個五年八年了,就拍個三年以上、四年以上,出點什麼事兒怎麼辦,演員出點什麼事兒、你接不上了怎麼辦,不行、還是得多找導演,大家快拍。

上司的擔心不無道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内地電視市場化運作已初具規模,幾年前拍攝《紅樓夢》的時候、演員都是跟組兩年、不能在别的地方接戲,而此時、要讓《三國演義》中衆多演員跟着劇組五年,顯然已經不合時宜,到底如何加快拍攝進度、任大惠與王扶林經過與上司讨論、最終确定了解決辦法,由王扶林擔任總導演、下設五個分導演,由蔡曉晴、張紹林、孫光明、張中一、沈好放分别擔任,五個導演分五個隊,兩個隊上、三個隊做準備,偶爾有的時候三個隊上。

在導演組人員确定之後,劇組迅速開始了尋找演員的工作,劇中人物衆多、尤其是小說中有分量的人物更要細細斟酌、以找到最适合的人選。經過将近一年的甄選工作之後、大部分演員終于就位,沒料想諸葛亮的演員人選卻出了問題。因為那麼多導演,五個導演嘛,大家有個約定,就是演員一定要五個導演都同意以後才能定、定誰,比如說定關羽啊、定誰定誰。一開始唐國強來呢、定的這個諸葛亮不是他,是濮存昕,後來濮存昕突然接到一件事、于是諸葛亮就空下來了。

諸葛亮是三國劇中重要的人物之一,戲份幾乎貫穿始末,諸葛亮的演員是否選擇恰當,直接關系到整部戲的成功與否。眼看着開機的日子越來越近,諸葛亮的人選依然空缺,大家一籌莫展。那正這時候呢、唐國強來,唐國強試什麼呢、試周瑜,也是小生們,試完周瑜以後、唐國強大家都很熟悉了,我們圈裡都認為他是“奶油小生”,我們有個導演叫沈好放,沈好放就說、跟王扶林導演說、說王導,讓他粘上胡子咱們再看看行不行,周瑜是沒胡子的、你知道嗎,一說大家都明白了,一粘上胡子就是要演諸葛亮,因為聽說諸葛亮(演員)那邊有問題了。

唐國強粘上胡子之後,形象氣質竟非常符合導演組對諸葛亮的要求,可是他能否演好諸葛亮、當時所有人的心裡都沒底。後來王導就跟自己說、這“奶油小生”、是不是這事咱們也得做點什麼,後來就提出來了,說這樣、跟唐國強談,他必須得做一段獨幕喜劇,因為自己上面上司小組還有部長呢、你得讓他看,是以自己跟唐國強說你準備一下,一個禮拜後給你錄《隆中對》,就是諸葛亮大段獨白的《隆中對》,按諸葛亮形象化上妝,最後所有人看了以後、大家都滿意。

1991年,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正式開拍,與此之前的所有劇組比起來、《三國演義》劇組可謂龐大無比,五組導演團隊、再加上衆多的演員、分别在全國各地拍攝,協調起來非常繁瑣,每一件道具、每一件服裝、每一筆開支,任大惠都要計算多遍、方能不出差錯,工作量可想而知。《三國演義》大概是全部演職人員有一千人,就每個隊将近二百人左右,自己說的是大約,光車呢大概差不多有一百多台車,也是去北京、無錫,各地方去拍,你像《七擒孟獲》就上雲南拍的,組織排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有一個很明确的制度、就是每一到兩個星期有個制片主任的例會,你在哪兒都得坐飛機回來、或者我到你那兒去或者你回來,你在雲南一兩個禮拜你也得坐飛機回來、咱們開這個會,什麼會呢、就是五個制片主任都到、協調,管馬的、管道具的、都得來,咱們協調,下兩個禮拜、下個月怎麼拍,誰、誰、誰,什麼掐在哪兒。

任大惠心裡非常清楚,自己正在制作的《三國演義》也許将成為中國電視劇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拍攝這部戲所需要的演員人數、服裝道具的數量都是史無前例的。至今,《三國演義》拍攝過程中所動用的群衆演員、使用的道具、服裝數量仍是國内電視劇中之最。馬也好、道具也好,都是一份啊,一份就已經是上萬件了,好萊塢曾經請自己到好萊塢參觀,好萊塢那道具庫負責人跟自己吹牛說我們有七萬件道具,自己當時想了一下、七萬件,自己說我們《三國演義》最少有三萬件道具,一件兵器算一件,他們一聽也大吃一驚,你這《三國演義》、跟美國好萊塢的道具數量真的差不多,那個都是上千件啊那個兵器,刀、叉、劍、戟,這個盾、然後各種各樣的演員的服裝,那都是啊,你來四千個解放軍、你沒有衣服成嗎,就穿解放軍衣服嗎,都得穿上魏蜀吳的衣服啊,是以如果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大概是在中國的電視劇史上或者電影史上、它的規模也可以寫上一筆。

讓任大惠感到欣慰的是,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的拍攝條件與他當初在《紅樓夢》劇組隻有一兩台拍攝機相比,已經有了極大的改變。拍《赤壁大戰》十一台錄影機,底下是十台、上面還租了一架直升飛機,一共十一台錄影機拍,那就不是說、像拍《紅樓夢》一開始一寸帶單機拍了,而且那時候也沒有一寸帶了。任大惠記得,當時五組導演一起拍攝,的确在進度上有了保證,但是弊端也随之而來。五個隊拍,有很多不一緻的地方,你再讓他一緻、他也有不一緻的地方,你比方說兩個隊拍周瑜、就兩個演員演周瑜,最後怎麼看也沒法弄、這兩個周瑜怎麼辦呢,王扶林最後愣是把一個摳掉了,然後補拍、補拍、補拍,補了好幾集啊,最後專門有個補拍隊來補拍,是以自己覺得拍一部好戲、首先本子好,《三國演義》這本子确實好、《三國演義》深入人心;其次是要有一個好的班子,自己覺得我們這班子是比較好的班子,就是自己和下面的五位導演和五位制片、包括王導,這個有沖突大家就事說事、大家團結為重,但是要把戲拍好。

在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頭,這個飛奔的戰馬被絆倒的鏡頭讓人印象深刻,殊不知、這個鏡頭并非特技,而是劇組在一次次的危險之中試出來的。幾次叫他們拍,拍得都不理想,那馬到那兒就不敢摔了,一做那高難動作就不敢摔了,有些是上面的特技演員也有點擔心,自己說不行、一定得拍出來,我要這個鏡頭。然後又跟特技演員找一個最靈敏的、找一個反應最快的特技演員,跟他說你要想辦法碰一下,就挖一個大坑,上面用草鋪上、僞裝成路面、不讓那馬知道,高速地跑,啪一下、那鏡頭一下翻了,片頭裡面這個鏡頭、我們就是這麼拍出來的,現在好像都用特技,但是我們那時候隻有用這種笨辦法。

在任大惠與王扶林帶領大家奮戰了兩年之後,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終于全部拍攝完畢。1994年正月,年味正濃,八十四集大型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正式在内地播出。和《紅樓夢》一樣,《三國演義》在播出期間萬人空巷、受到了觀衆的喜愛。這部電視劇所采用的人力、物力、動用服裝道具之多,在中國電視劇史上創造了多項紀錄。

我們制片協會有一次開會,大家讓自己講《三國演義》,自己講完以後、全國那些制片們說、老任啊,你這是了不起,但是我們沒辦法跟你學,我們學不起,我們台幹不了這個,全國各台的台長、副台長、制片主任大家坐在一塊談嘛,就讓自己談談說你的《三國演義》大概花了多少錢、道具什麼的,自己說完以後,說你這沒典型性、沒法跟你學,你這個太大了。

作為整個《三國演義》劇組的大管家,任大惠記得、當時他被問到的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拍攝這樣一部電視劇、到底花了多少錢。自己去泰國通路的時候,泰國電視台采訪自己,聽說你們這《三國演義》花了很多的錢,自己說是、自己說我們《三國演義》按美金算、花了兩千萬美金,然後那主持人就瞪眼瞧着自己,自己說拍攝用了一千萬美金,我們修了兩處景點、一個涿州的三國城、一個無錫的三國城,是以我加起來是兩千萬美金。主持人就看着自己、聽說你《三國演義》動用很多的群衆演員、很多大場面,你一共用了多少人,自己其實也是粗算、自己也沒非常仔細算,自己說四十萬人次,《赤壁大戰》四千人、一拍 拍一個禮拜,你算算那多少人次了,那就是兩萬多人次了,那些大場面多得不得了,自己說四十萬人次,然後第二天泰國就傳了,說中國改革開放真有錢了,拍一個戲就敢花兩千萬美金,中國真是發展快了。《三國演義》在播出期間,受到了觀衆的喜愛,更讓任大惠欣喜的是、不僅在國内,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也掀起了一陣“三國熱”。第一個就是泰國,泰國搞了一個龐大的釋出會,請了我們大概二十多個人去,劉備、關羽、張飛、曹操、諸葛亮,好像曹操沒去,泰國國王呢、他的叔叔叫阿諾參,特别喜歡《三國演義》,他說我從七歲開始、我就看泰文版的,那時候老頭已經坐着輪椅來的,好像已經快八十歲了,他說我中文好了以後、我就看中文原版的,他說你們這《三國演義》寫得太好了,今天各位來到這兒,你們都從書裡飛出來了,我真的是高興。他因為年事已高了、難得出現在公衆場合,是以那個場面非常的莊重。當時内地電視劇從沒有在海外獲得過這麼大的影響,任大惠在與泰國電視台談版權轉讓的時候犯了愁,因為在此之前、内地還沒有過出口電視劇的案例,該定多少價、任大惠心裡完全沒譜,後來呢泰國就帶話來、說他們想買版權,中國電視國際總公司的節目部也不知道這個價錢,這到底應該怎麼跟他開價,就叫自己去,自己說我也不知道價錢,但是自己當時知道一個情況、《北京人在紐約》賣到香港是兩千五美金,自己為什麼說這麼可憐呢,在那之前、就是再往前推、中國的電視劇都是送的、沒有賣的,你們可能不知道、就是原來這都是作為文化交流、中國的各個大使館都拿着咱們的母帶送給人家,自己當時就想、我這比《北京人在紐約》制作大啊,我這麼多人呢、好幾千萬投資,千軍萬馬的場面,我得翻一倍、五千美金,可是他又得跟我還價、我得要高一點,自己就想我說六千美金一集,自己說完以後啊、泰國那對方的人姓林,也是個華人、華裔,聽完以後沒反應,完了一會兒就跟自己說、開始說别的了,什麼那個宣傳的時候你們怎麼樣、然後什麼什麼,意思就是沒問題了、什麼時候簽合同,自己當時心裡還想、壞了,我應該再多要點,再多要點、還能給咱們國家多賺點外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