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Nature》公布了2023年度十大科學人物。首次出現了一個非人類——ChatGPT。毫無疑問,下一個時代是屬于人工智能的時代。
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陸戰略性新興産業之一。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不僅三次提到“人工智能”,更首次提出了開展“人工智能+”行動。
2017年,大陸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明确提出了要在2030年使大陸的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準,并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的目标。
人工智能産業是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引擎。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公布的資料顯示,2023年大陸人工智能核心産業規模達5784億元,增速13.9%,呈現出迅猛的發展态勢和廣闊的市場空間。
各地政府紛紛推出人工智能産業招商政策,通過設立基金、釋出應用場景清單和加大投入力度,吸引人工智能企業定向招商,促進人工智能産業的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應用。
其中,深圳市也在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品質發展高水準應用行動方案,并釋出了首批“城市+AI”應用場景清單,統籌設立規模1000億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并提出開展人工智能企業定向招商。
那麼,國内人工智能産業主要企業的動向如何呢?
大陸目前人工智能行業競争逐漸激烈,根據網際網路周刊聯合eNet研究院、德本咨詢釋出的“2023人工智能企業百強”榜單, 人工智能市場涵蓋了家居、安防、交通、醫療、工業等多個領域,其中百度、阿裡巴巴、華為、科大訊飛、小米、寒武紀、商湯科技等知名企業均入選名單。
人工智能行業龍頭企業分析——百度
百度是一家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司,在網際網路搜尋、人工智能、雲計算、大資料等技術領域深耕多年。
企查貓資料顯示,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冊資金1,342,128(萬人民币),其中李彥宏持股比例達99.5% 。
過去一年,百度全面推進旗下産品及服務的AI原生化重構,推出百度新搜尋、百度新文庫、文心一言App等AI原生應用。據資料顯示,2023年百度的線上營銷收入達到了751億元,同比增長8%。從資料來看,百度AI為廣告業務、智能雲業務帶來了增長動力。
3月22日,東莞市人民政府與百度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根據協定,雙方将密切合作,圍繞人工智能産業的發展展開合作。百度将充分發揮在AI算法、雲計算、大資料、自動駕駛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推動人工智能的全場景應用落地。
人工智能行業龍頭企業分析——商湯科技
商湯科技創立于2014年,是一家總部位于北京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公司在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突破,開啟了整個計算機視覺技術落地的時代。
根據IDC資料,2022年大陸計算機視覺市場市場規模達123.0億元人民币。商湯科技市場佔有率連續五年位居榜首,領跑計算機視覺市場,2022年的占比為23.1%。
人工智能行業前景分析
根據2023年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産業發展報告》,人工智能企業主要分布在第三産業,占比為75.79%,其次是第二産業,占比為23.82%,第一産業占比僅有0.39%。在第三産業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排名第一,占比為28.46%。
根據《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産業發展報告2022》,中國共有197家人工智能上市企業公布了研發投入資料。其中,研發強度在5%-10%之間的企業數量最多,占比為36.35%;而研發強度大于10%的企業占比33.5%,平均研發強度達到9.98%,遠超國内企業的平均水準。
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創新推動了應用場景的深度發展,引領着AIGC、數字人、多模态、AI大模型、智能決策等技術潮流。這些尖端技術為市場注入了廣泛的可能性和巨大的潛力。同時,企業對數字化和數字化轉型的積極推動也催生了對人工智能技術多樣性的需求,為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的長期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國家“十四五”政策支援行業發展,據前瞻預測,2024-2029年,大陸人工智能行業市場規模将進一步擴大,到2029年市場規模将突破萬億大關,提前實作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2030年人工智能産業規模達到10000億元的目标。
中國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巫彤甯談到中國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時指出,随着衆多創新應用的出現,對軟硬體支撐體系的架構、晶片和資料等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大陸在算法模型和整體研發方面仍存在不足,但新技術帶來的需求增長和自主替代需求的增強,能夠推動國民經濟重點行業自主方案的研發和遷移加速,為大陸的算法要素、算力要素和資料要素的廠商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發明協會理事長吳朝晖指出,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加速與重大科學發現、前沿技術創新和産品應用推廣的融合,形成新方式、新工具和新場景,為新時期的發明創新帶來新機遇,助推新質生産力的發展。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産業研究院《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産業研究院還提供産業大資料、産業研究報告、産業規劃、園區規劃、産業招商、産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資訊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擷取前瞻産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資料、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成本效益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