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軟柿子”是父母親自栽培的,告訴學生5條原則,不要一味老實

作者:甜途

子女被形容為家長的“掌上明珠”,尤其是在當今的培養理念下,家長們普遍更加注重對學生的關心與關注。

補習、特長教育訓練、生活品質方面的提升,相較過去,如今的學生确實享有更多福利。然而,許多家長雖然注重學業成績,卻忽略了性格的培養。

培養子女并非易事,我們經常聽到家長對學生說“你要學會守規矩”。然而,有時候這是否真的是最有效的培養方式呢?我們來聽聽一位教育者分享的心得。

“軟柿子”是父母親自栽培的,告訴學生5條原則,不要一味老實

一位國小老師觀察到,學生中那些較為柔弱的個體,往往是由家長親自培養出來的。劉老師作為某個公立國小的教育工作者,已經執教多個年級。與一些隻注重成績的教師不同,劉老師平時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總結自己的教育經驗。

在國小階段,尤其是在低年級,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學生經常向她反映:老師,某某欺負我。在有些人看來,這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軟柿子”是父母親自栽培的,告訴學生5條原則,不要一味老實

劉老師盡力聆聽學生的陳述,抽空處理問題。她發現了一個引人深思的現象,學生成為調皮搗蛋的對象與家長的教育方式密切相關。

她直言:在學生中,那些較為脆弱的個體往往是由家長親自“培養”出來的。她以一個例子為證,描述了一位女生經常被同桌搗亂的情況,雖然沒有打鬥,但對方時而拿走她的文具,時而用言語嘲笑她。

“軟柿子”是父母親自栽培的,告訴學生5條原則,不要一味老實

當劉老師詢問學生為何不采用相同的方式回應時,女生沉默片刻後說:爸媽告訴我在學校要表現得像個好學生,不要學壞學生,也不要給他們惹麻煩。

劉老師聽後感到無奈,她意識到表面上看,這樣的家庭培養理念似乎沒有問題。然而,一味地讓學生忍讓,對待其他同學的不友好行為毫無回應,這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軟柿子”是父母親自栽培的,告訴學生5條原則,不要一味老實

後來,在家長會上,她當着學生和家長的面分享了自己的觀點。班主任不能為學生解決一切問題,而一旦他們走出校園,将沒有人時刻保護着他們。家長應該培養他們拒絕的能力。

過于老實的學生容易吃虧,劉老師向家長傳達了5條原則,以避免培養“軟柿子”。或許在很多家長看來,“好學生”的關鍵标準之一是聽話,但他們未察覺到,單純地讓學生順從也等同于培養“軟柿子”。

“軟柿子”是父母親自栽培的,告訴學生5條原則,不要一味老實

這類學生已經養成了聽從他人的習慣,但是是否老師和家長的決定都是絕對正确的呢?即使家長們都是出于對學生的好意,也不能保證每一個決策都是無懈可擊的。

過于老實意味着缺乏獨立思考和拒絕的勇氣,這在學校裡很容易導緻不利局面。為了避免培養“軟柿子”,有必要向孩子傳達以下5條原則。

“軟柿子”是父母親自栽培的,告訴學生5條原則,不要一味老實

首先,要求孩子說話時要有洪亮的聲音,不因對方身份而改變。一些家長反映他們的孩子隻在家中才敢開口,一到老師或同學面前就變得沉默。這是一個需要改變的起點。

其次,學會在面對不合理的要求時說“不”,即使對方是老師。我們作為社會地位較為普通的家長,很容易過度看重教師的“權威”。

“軟柿子”是父母親自栽培的,告訴學生5條原則,不要一味老實

教師的職責主要是教學,并不能代表所有決策都是絕對正确的。例如,如果老師提出讓學生代勞一件事,而未必考慮到安全隐患,這時應該教導子女以禮貌的方式拒絕。

第三,鼓勵子女采用“交換”的思維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分享”。過于自私和不合群的學生在學校通常不受歡迎。許多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會提倡早早學習分享。

“軟柿子”是父母親自栽培的,告訴學生5條原則,不要一味老實

需要保持原則的同時,有些同學可能習慣了向他人索取,這對那些懂事的學生來說是一種困擾。與其讓子女一味吃虧,不如教導他們建立交換的觀念,這對雙方都更加公平。

第四,不要過分關注老師對自己的評價。在個體的自我認知中,很容易受到外部評價的影響。在教育管理中,并非所有的表揚和批評都是客觀的。

“軟柿子”是父母親自栽培的,告訴學生5條原則,不要一味老實

尊重老師、接受批評是理所當然的,但必須讓學生了解,任何老師的言論都需要經過分析和判斷。如果對所有評價過于認真,容易培養出敏感的性格。

第五,與同學相處時,既要真誠又不能對别人抱有過高期望。團隊合作是學生必備的技能,但這并不意味着要在所有情況下都言聽計從。

“軟柿子”是父母親自栽培的,告訴學生5條原則,不要一味老實

【總結】教導子女的過程不僅僅關乎功課的督促,更需要注重性格的塑造。在某種程度上,良好的價值觀和自信的性格在未來的發展中同樣重要,甚至不亞于知識本身。希望家長們能夠關注并實踐這5個培養原則。

話題:你還有哪些好的培養方式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