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作者:中國旅遊地圖

#我來唠家常#

遍地肉體凡胎

又深藏仙風道骨

平涼——甘肅版圖上最為險仄的“細骨”,位于陝甘甯三省交彙處。

這裡是西安、蘭州、銀川地理大三角的中心和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也曾是古絲綢之路的東部要塞。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平涼地理位置示意圖。圖/Google Map

她像中國無數個非著名城市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平涼穿越千年,目睹了襁褓中的中華文明,從蹒跚學步到風華正茂。漢與匈奴,唐與吐蕃,宋與西夏......平涼見過了太多的碰撞與回應。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平涼博物館藏鎏金銅佛像。攝影/朱銳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平涼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博山神獸紋銅尊。攝影/朱銳

平涼沒有西安、敦煌那麼顯著昭彰,卻在無數的“小景觀”裡藏着上下幾十萬年的大曆史。

一座“中華道教第一山”崆峒山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崆峒山風光。攝影/張躍星

一條價值與美都不輸敦煌和雲岡的百裡石窟長廊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羅漢洞石窟佛像。攝影/蔡景晖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羅漢洞石窟壁畫。這裡的壁畫多因長期風化而損壞殘缺,但我們依然能夠清楚地領略到古代工匠細膩的雕刻手法,以及自然和諧的色彩搭配。攝影/朱銳

三次出土佛舍利的奇迹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泾川縣出土的五重舍利寶函。從左至右分别為:銅鎏金匣、銀椁、金棺。攝影/朱銳

1000餘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齊家文化石琮。供圖/靈台縣博物館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仰韶文化繩紋陶罐。供圖/靈台縣博物館

無數個早晨飄出來的羊肉泡馍香……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平涼特色羊肉泡馍。平涼的羊肉泡馍肉多且大,粉絲給足,一切向着好吃實惠看齊。攝影/韓詩揚

在這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裡,你可以遇見人,也可以遇見神。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關中門戶,戰争與和平

在平涼乘車行路,就是在塬的高處和底部之間上下。億萬年來,由于泾河水系和渭河水系的長期切割及嚴重的水土流失,黃土高原在這裡形成了溝、梁、峁、壑等多種地貌奇觀。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航拍七月的泾河。攝影/楊昕

中國人的童年故事,就在這些地貌奇觀裡。

黃土高原的曆史遠遠長過人類活動的曆史,而人類悠遠曆史的最遠端,在平涼卻觸手可及。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距崆峒山十多公裡外的太統山,足以展示黃土高原地貌最為震撼的那一面。攝影/葉學明

60萬年前,這裡已有人類生存的痕迹。上世紀70年代發現的“泾川人”頭蓋骨,距今3-5萬年,與鼎鼎有名的山頂洞人同期。

悠久來自黃土高原的恩賜。兇猛凜冽的冬風,裹挾着大西北的黃沙,撞見綿延于此的六盤山脈,停滞,一層又一層地沉積,深厚可達百米。此時的中華先祖尚且不知銅鐵為何物,風積而成的黃土層,疏松細膩,在他們眼中是真正的上天恩賜。此外,極厚的土層又免去了對于土壤失肥的擔憂,文明的雛形誕生于此,順理成章。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平涼的農作物以冬小麥為主,每到夏天,田間地頭都洋溢着收獲的忙碌與喜悅。攝影/左雪蘭

平涼的靈台縣可以說是平涼漫長曆史的首席“親曆者”。當年的靈台是古密須國的都邑所在,這對心存天下的周文王來說如芒刺在背。一場戰争不可避免的爆發了。攻占此地後,周文王在此築台祭天,靈台是以得名。曆史的背影已遙不可及,可這裡接連出土的無數青銅器,向世人揭示出時光留下的榮耀。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西周青銅器。供圖/靈台縣博物館

自古地處交通要沖,平涼的故事中,戰争是不可或缺的主角。就連“平涼”這個名字也是源于戰争——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秦苻堅(就是那個成功統一北方,卻在淝水之戰中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敗給謝安的苻堅)滅前涼,取“平定涼國”之意,置平涼郡,轄今崆峒區大部分區域和華亭、崇信二縣北部地區,曆經近2000年曆史風雲變幻之後,如今的平涼下轄崆峒、靈台、泾川、崇信、華亭、莊浪、靜甯一區六縣。

其中的泾川,自古便是關中門戶,被稱為“西出長安第一城”,清代學者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評價泾州(泾川曾用名):“外阻河朔、内當隴口,襟帶秦涼,擁衛畿輔,關中安定,此之系也。”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平涼泾川。 攝影/左雪蘭

曆史上,來自大漠草原的政權,南下途中每每經甯夏過平涼進逼關中。西北的諸部族無數次的威脅,也招緻無數次的反擊。刀兵相見之中,倒也能誕生周穆王讨伐西戎,班師途中與西王母相會于泾川的這種浪漫故事。

由于這種傳統的存在,平涼曆史上當然是名将輩出:“飛将軍”李廣,鎮壓黃巾起義的皇甫嵩,抗金名将吳玠、吳璘、劉锜......或許是身體裡一直含着那種血性,這裡才能誕生崆峒派國術,鼓勵着無數平涼人強身健體、保家衛國。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甘肅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崆峒國術。崆峒國術也與少林、武當、峨嵋、昆侖并稱為中國五大國術流派。 攝影/楊昕

征戰之路,除了留下了一個平涼的名字外,還留下了一個文化符号——左公柳,這是左宗棠任陝甘總督和西征期間沿陝甘新漫長的征途上,一路栽植的柳樹,最後在黃沙飛揚的西行路上了形成“連綿數千裡綠如帷幄”的塞外奇觀。如今,在平涼的柳湖公園,可見上百棵當年種下的左公柳。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柳湖公園雪景。平涼文化沉澱深厚,文脈未曾斷絕。明清以來,平涼轄境内有過大小13所書院,這對于一個人口并不算多的西北城市來說,已是極為難得。如今的柳湖公園所在地,就是當年平涼最大的書院柳湖書院舊址。攝影/楊昕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平涼人:我家住在黃土高坡

平涼人對黃土高原的糾結,原因無外乎曾經這裡既是文明的核心,又是文明的邊界。因黃土高原的天賦,平涼人未曾輸在起跑線上。然而,較早的人類活動,意味着更長時間的消耗。無休止的伐木開墾與兵荒馬亂,時時刻刻侵蝕着黃土高原。黃土高原不時以匮乏的姿态,重新面對平涼人。

平涼人喜食小麥,這充分彰顯了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文化基因。一樣面食,百般做法。平涼人的餐桌上,面食絕非簡簡單單的面條。靈台長面、靈台爐齒馍、釀皮子、崇信酥盒子、漿水面......每一樣都足以誘殺面食愛好者肚子裡的饞蟲。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村民自家制作的純手工挂面。 攝影/左雪蘭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莊浪縣水洛鎮柳咀村村民王志遠家正在制作手工粉條。攝影/楊昕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西北舌尖上的美食——油糕。 攝影/左雪蘭

很長一段時間,平涼食俗以糧食為主,肉蛋蔬菜的調劑算不上多,這造就了平涼人嗜酸嗜辣的口味。一直以來,利用調味改善食譜豐富性的不足,都是中國人對生活做出的最機敏的應答。

然而,道地的平涼味道要在一碗羊肉泡馍中尋找。羊肉是遊牧民族的心頭愛,它被選中來搭配外香脆、内暄乎的面餅。兩種文明的标志,就這麼在碗中,被熱氣騰騰的湯澆燙出了和諧默契。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制作羊肉泡馍的店家在中國西北地區随處可見。總會有人說他們沒什麼差別,這對于一個嚴謹的吃貨來說可是不能接受的。供圖/視覺中國

平涼人也愛莊浪暖鍋這種豐儉由人的鄉土美味。最道地的暖鍋是用農家的土砂鍋做容器,由肉丸、排骨、土豬肉提供最直接的滿足感與沖擊感,墊底的白蘿蔔片、豆芽、洋芋粉、老豆腐等配菜,又将油膩化于無形。各色食材浸入雞湯之中,炭火慢煨。溢出的香氣,已足夠讓人甘心做個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凡夫俗子。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莊浪暖鍋。鍋仔類的食物大多樸實無華,但是大量不同食材的使用,與中國人對團圓、熱鬧的喜愛不謀而合。攝影/韓詩揚

中國是個最世俗的國家,衣食住行,嬉笑怒罵,永遠是不變的主旋律。平涼人未能免俗。千百年來,農耕與遊牧碰撞、交融,平涼人就在這種環境中生生不息。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黃土高原上的仙境佛國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泾川縣村民們在觀看皮影戲。 攝影/左雪蘭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皮影戲的道具造型十分生動有趣。道地風物團隊在平涼前線,近距離感受了皮影戲的魅力。攝影/韓詩揚

世俗到極緻的平涼人,骨子裡有得是西北人的歡脫外向,對熱鬧有舍不掉的親近。皮影戲的唱腔高亢激越,拿出一番穿透鼓膜的勁頭,唱一通今古傳奇,像是要打破時空對情感的束縛。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風物之旅大部隊在此次風物之旅活動中欣賞崆峒笑談。攝影/朱銳

還有崆峒笑談。耍笑丢醜,用最随意的方式說唱出最一本正經的質樸道理。平涼人對生活自有其了解,也樂于在誇張中獲得警醒。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甘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春官詩。春官說詩是流行于隴東的一種民間口頭文學,内容以弘揚傳統美德,傳頌美好生活為主。攝影/楊昕

這類民間戲曲大多寄托着中國人世俗生活的美好願景,但是現實中總會有些不如意。這些磕絆常常驅使人們尋求另一種精神寄托。出世,是中國人對世俗忍無可忍後的退而求其次。

平涼雖緊鄰繁華富庶的關中,卻依舊是避世之人的好去處,個中緣由在于崆峒山這座道教名山。崆峒山擁有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勢奇崛,山體終日掩映于青青草木之中,時不時又有雲霧缭繞。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航拍崆峒山雪景。攝影/楊昕

平涼這塊土地是神話與傳說的沃土。相傳,黃帝曾問道一千兩百歲的廣成子于崆峒山。又相傳,華胥氏踩上巨大腳印而生伏羲。文明的童年期,與人的童年期如出一轍,總有些天馬行空的妙想。不過這也印證了遠古時期的平涼,早早因文明的萌芽而勃興。

自從有了黃帝問道的遠古傳說,秦皇漢武接踵而至,到此尋訪仙跡。這股仙氣兒聚攏來清修之人,于山間興建道觀,精巧古拙,乍一看倒像是山上自己長出來的。其實,崆峒山相對高度隻不足700米,當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夕陽下的崆峒山。攝影/張躍星

平涼除了“土特産”道教,還有佛教這個“外來戶”。

崆峒山以道教名山知名,同時也容納了佛教寺廟。不過,讓人屏息凝神的,還是泾河兩岸有綿延上百裡的佛教石窟。它驚人的規模,樸拙莊嚴的風格,足以震撼每個對曆史心存敬畏的人。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崆峒山上的佛寺。攝影/左雪蘭

平涼是泾河流域内的重要節點,泾川縣又是平涼轄境内與泾河關系最親密的城鎮,是以這裡的石窟最為密集。大小822個石窟,星河般蜿蜒鋪灑在泾河兩岸的岩石之上,無一不印證着佛光普照在這裡不僅僅是一個形容詞。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你們都是一個地方出來的,怎麼長得這麼天南海北?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這些都是2012年在泾川龍興寺一批窖藏裡出來的北朝隋唐造像,其中大部分是北周時期的

。攝影/蔡景晖

泾川縣城以西的回中山腳下的王母宮石窟,以王母為名,卻是整個甘肅東部開鑿時間最早的佛教石窟之一。冥頑的石頭在能工巧匠的千磨萬擊之下,一點一點變身為佛陀菩薩的莊嚴寶相。中心塔柱式的石窟,集雕刻藝術之大成,亦見證了平涼人對信仰的堅持。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王母宮石窟位于泾川縣泾、汭兩河交彙處,通體依山而建,為中心塔柱式石窟,始開鑿于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窟内有大大小小的佛像逾千座,故又名千佛洞。供圖/視覺中國

泾河流域的石窟有河西石窟的風格結構,也能看出雲岡石窟早晚期過渡的藝術軌迹。但是,平涼人對待石窟并非一味地追随模仿,他們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南石窟寺就是最佳例證。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泾川縣南石窟寺。 攝影/左雪蘭

南石窟寺始開鑿于北魏,是少有的采用“七佛同窟”形制的石窟。此外,根據專家的考證,南石窟寺是從窟頂浮雕開始,一點點向下雕琢。石窟與石像渾然天成,好像工匠不是在雕刻,而隻是輕輕拂去石像上的泥土,讓它們重見天日。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紅砂岩具有特殊的粒狀碎屑結構,極易受氣候、天氣影響而崩解。是以風化是曆史悠久的南石窟寺所面臨的最大威脅。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窟頂的壁畫多以褪色,牆壁上也有修補過的巨大裂縫。攝影/朱銳

泾川石窟群的魅力,似乎更應該在那些空窟中尋找。早期佛教有不立塑像的教條。泾川800多個石窟中,有造像的隻有35個,其他的空窟除了風化消蝕,更多的本就是出家人苦修的場所。或許,反而是空蕩蕩的清冷,更能訴說這裡的虔誠與滄桑。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泾川縣羅漢洞石窟。羅漢洞有綿延過百米的禅窟、僧寮窟,多為僧侶修行、參禅所用。其開鑿時期大多早于有佛教塑像的石窟,這也側面反映了平涼佛教曆史的悠久。攝影/朱銳

不得不說,這座“非著名”城市有股難以名狀的吸引力。行走在平涼,你會發現這座城市有一種“慣看秋月春風”的從容不迫。遍及市境的古迹,正是這座城市悠久曆史的最佳注腳。

站在崆峒山上,目力所及,曆史以一種慈悲的柔和姿态,撫摸過這裡的每一寸土地,亘古不變。

-END-

中國有多少非著名城市像她一樣,低調但超級有料!

▲ 最後送給大家一窗崆峒雪,幫你們降溫。攝影/楊昕

你家鄉的非著名城市都有什麼料?

在評論區告訴風物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