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股公司投資淨收益下滑13%,有兩成出現虧損最多虧42億

作者:第一财經

為提高資金利用效率,上市公司普遍利用閑置資金進行投資理财,有些熱衷購買現金理财,有的則喜好在二級市場買賣股票,導緻各家的投資收益差别巨大。随着A股年報披露進入高峰階段,去年的投資收益亦成為一大看點。

整體來看,已釋出年報的A股上市公司2023年投資淨收益同比上年下滑。截至4月13日晚,有1558家披露了2023年投資淨收益情況,合計金額為9589.5億元,上年同期為10997.13億元,同比下滑12.8%,其中298家投資淨收益出現虧損,占比約兩成,部分公司是因炒股虧損。

險資投資收益整體下降,頭部券商逆勢增長

在2023年A股行情相對低迷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投資收益格外受市場關注。資料顯示,上述1558家上市公司中,有101家2023年投資淨收益超過10億元,行業分布相比過去幾年沒有發生明顯變化,包括非銀金融24家、銀行19家、交通運輸13家、汽車和房地産各5家。

有21家上市公司2023年投資淨收益超過百億元,分布在銀行、保險和證券等金融行業。中國人壽(601628.SH)2023年投資淨收益為1982.07億元,金額暫居兩市第一,投資淨收益率為3.77%。2022年,中國人壽的投資淨收益規模亦為全市場第一。

險資向來是投資大戶,但在2023年,五家上市險企呈現為投資收益“一升四降”,總投資收益同比下滑15.24%,僅中國平安(601318.SH)總投資收益相較2022年實作正增長,達到1238.99億元,同比增長32.78%。中國太保、中國人保、中國人壽、新華保險2023年總投資收益分别為441.15億元、522.37億元、1419.68億元、222.51億元,同比變動分别為-19.7%、-28.3%、-24.38%、-50.03%。

保險以外,國有大型銀行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601328.SH)等2023年投資淨收益規模排在前列,且同比增速均達到兩位數。其中,交通銀行達260.28億元,同比增長70.3%,主要是子公司股權類投資的相關收益同比增長所緻。股份制銀行中,中信銀行(601998.SH)2023年投資淨收益增速達30.96%,由上年同期的197.27億元增長至258.34億元。

券商股中,中金公司(601995.SH)、華泰證券和國泰君安(601211.SH)投資淨收益暫居前三,分别為150.84億元、132.81億元、108.55億元,3家均實作同比兩位數增長,國泰君安增速達49.4%。

中金公司2023年底的權益投資金額同比增加了10.17億元,增速為18.23%,主要為因科創闆跟投而持有的證券産生的收益淨額較2022年的損失淨額所産生的變動。此外,中金公司的債券投資收益淨額也增加了5.86億元,其他投資收益金額則同比減少了16.38億元,主要系私募證券基金投資規模大幅下降。

非銀金融與銀行股以外,投資淨收益金額前20名中,上汽集團(600104.SH)是唯一一家制造業公司,其2023年投資淨收益為149.4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47.02億元小幅增長約2.5億元。

此外,中國移動、中國石油(601857.SH)、廣汽集團2023年投資淨收益都超過80億元;甯德時代(300750.SZ)、紫金礦業、天齊锂業、中煤能源、中國神華等能源類龍頭股的投資淨收益也超過30億元。

2023年投資淨收益超過10億元的101家公司中,中國石油變化最大,公司2022年投資淨收益為虧損111.4億元,2023年為95.54億元,主要系處置衍生金融工具産生的投資損失大幅下降,這項名額上年度虧損289.31億元,2023年為虧損110.19億元。

2023年投資淨收益虧損榜單中,中國鐵建(601186.SH)以42.3億元暫居第一,南方航空、華僑城A、中國中冶、中國交建、工業富聯等公司的投資虧損金額排在前列。

中國鐵建的投資淨收益已經連續3年虧損,2022年為虧損46.65億元,2021年虧損1.93億元。截至2023年末,中國鐵建持有股票23隻、基金2隻、信托産品2隻,公司證券投資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虧損3370.7萬元。大額投資淨虧損主要系公司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産終止确認損失導緻,該會計科目的投資損失為55.63億元。

8家上市公司持股超10隻,安德利最熱衷炒股

上市公司的證券投資收益是年報季最受關注的焦點。Wind資料顯示,已釋出的2023年年報中,30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證券投資資訊,有8家公司持有A股股票超過10隻,包括中國鐵建、中國交建(601800.SH)、安德利(605198.SH)、中國中鐵(601390.SH)、大衆公用、長源東谷等。但整體來看,購買債券、貨币型基金是上市公司去年證券投資的主要方向,有個别公司拿出數億資金炒股。

上述309家上市公司中,有156家的證券投資金額超過1億元,金額超過10億元的共計41家。申萬宏源(000166.SZ)和中油資本(000617.SZ)的證券投資金額分别達3857.7億元、2384.04億元,是已披露年報中僅有的兩家證券投資金額超過1000億元的公司。不過,兩家并沒有投資股票,主要投資方向為債券。

甯德時代的證券投資金額暫居第三名,為324.47億元,公司持有股票包括洛陽钼業(603993.SH)、先導智能、力勤資源、天華新能、永福股份、湖南裕能等10家,大多為新能源電池産業鍊上下遊公司。其中,甯德時代2023年買入267.47億元洛陽钼業股票,實作投資收益19.2億元,去年洛陽钼業股價上漲15.97%。

A股公司投資淨收益下滑13%,有兩成出現虧損最多虧42億

持有證券隻數最多的是中國中鐵,截至2023年末,公司持有73隻證券産品,絕大多數為基金,股票共計13隻,包括華西證券、中國通号、海航控股、遼甯成達、華潤雙鶴等。報告期内,中國中鐵的投資淨收益虧損7122.9萬元,其中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産生的收益較上年度減少近2億元。

中國交建持有的股票數量達到42隻,包括4隻港股、38隻A股,招商銀行、招商證券、宇通客車是公司期末賬面價值最高的股票,報告期内中國交建證券投資的公允價值損失36.02億元,2023年投資淨收益虧損8.94億元。

投資淨收益居前的上汽集團,截至報告期末的證券投資均為A股股票,合計10家,報告期内浮虧116.66萬元,賬面價值為90.14億元,占公司整體金融資産約1523億元的比例為6%。上汽集團的持股均為各行業龍頭股,比如招商銀行(600036.SH)、長遠锂科、華虹公司、天悅現金、巨一科技等。招商銀行是上汽集團投資最多的股票,截至期末賬面價值為8627.7萬元,較最初投資成本3681.19萬元,仍有不俗的賬面盈利。上汽集團對其餘9隻股票的最初投資金額都相對較低,有7隻不足100萬元。

A股公司投資淨收益下滑13%,有兩成出現虧損最多虧42億

安德利則是妥妥的“炒股大戶”,截至2023年末,公司持有26隻A股股票、8隻公募基金,持有的股票主要集中在電子、能源行業,包括中芯國際、陝西能源、用友網絡、中銀證券、浪潮資訊、兖礦能源、上機數控等;基金涵蓋農業ETF、券商ETF、軍工ETF、科創50ETF等,将熱門ETF幾乎買了個遍。截至2023年末,安德利的證券投資金額合計達4.82億元,當期虧損3475.14萬元,公司當期的歸母淨利潤為2.55億元。

A股公司投資淨收益下滑13%,有兩成出現虧損最多虧42億

(本文來自第一财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