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庫頁島——中國近代史上永遠的痛!屠殺之後,島上就沒了漢人!

作者:夏蟲欲飲冰

引言

庫頁島——中國近代史上永遠的痛!屠殺之後,島上就沒了漢人!

1860年11月14日,軟弱的清政府正式與沙俄簽訂臭名昭著的《中俄北京條約》,清朝被迫放棄大量利益,承認了《瑷珲條約》的有效性,并在老毛子的逼迫下,将原先規定為所謂中俄“共管”的烏蘇裡江以東至海之地,也就是包括庫頁島以及不凍港海參崴在内的大片土地(共約40萬平方公裡,庫頁島面積7.25萬平方公裡)全部割讓給沙俄。

自此,中國失去了東北亞地區對日本海的出海口,以及一座盛産石油和天然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大島——庫頁島,痛惜。

而在沙俄占領庫頁島15年之後,也就是1873年,當地原住民首領還曾代表全島人民向清政府納稅稱臣,但這卻是最後一次,因為很快沙俄就進行了阻止,自此庫頁島和中國斷絕了臣屬關系。

庫頁島依據中俄邊界條約,已是俄國領土,而在義和團運動爆發後,貪婪的沙俄軍隊找到借口,挺進遠東,并以義和團破壞鐵路線及沿線設施為由,派兵制造了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和海蘭泡慘案等,屠殺、驅趕了當地的中國人,自此島上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沒有一個漢人。

之後中俄關系雖經曆過曆史大潮幾次動蕩,但庫頁島仍保持現狀,中國人也不得不尊重俄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

庫頁島——中國近代史上永遠的痛!屠殺之後,島上就沒了漢人!

清政府割讓的這片土地,已被外國占領超過160年。曾經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大島——庫頁島,他的流失,正如如時人所說:“痛矣!……庫頁一失勘界,二失遺忘”。

更讓人痛心的是,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庫頁島還是不能觸碰的話題,談論起庫頁島時需要十分小心,否則就會惹上這樣或那樣的麻煩,而國内有關庫頁島的曆史作品更是近乎空白,人們關于它的曆史,了解的并不多。

而由著名出版社——三聯出版,著名文史學者蔔鍵所著的《庫頁島往事》,無疑是一部彌補這一缺憾的重要作品。

《庫頁島往事》也被譽為,160年來第一部關于庫頁島曆史的全面深入的嚴謹專著。

庫頁島——中國近代史上永遠的痛!屠殺之後,島上就沒了漢人!

由于關鍵性史料的匮乏,庫頁島曆史背景錯綜複雜,國内相關的可信賴的文獻少得可憐,寫作起來困難重重。不過好在蔔鍵老師不是一般人,他常年主持主編清代各類檔案文獻,正是這些珍貴的檔案,給他提供了便利。

而為了盡可能還原庫頁島的“往事”,蔔鍵老師在寫作時,實際上采用的是中、日、俄三方史料交叉使用,并未專信某一國家的文獻,而是互相印證互相推理,最終對庫頁島曆史進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有效矯正了單方視角的偏差,這大大還原了真實曆史,正如三聯書店總編輯潘振平所說的那樣:

基本史實不能虛構,《庫頁島往事》做得很嚴謹。
庫頁島——中國近代史上永遠的痛!屠殺之後,島上就沒了漢人!

▲《庫頁島往事》内頁展示

而有意思的是,不單中國人對于庫頁島的曆史是痛的,日本關于庫頁島的曆史也是痛的,甚至他們的痛苦程度比大多數中國人都要高,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就在這本《庫頁島往事》之中。

閱讀此書能夠得到很多答案,可以理清中、日、俄三國博弈,洞見庫頁島丢失的曆史真因,我們習慣于誇耀盛世,習慣于譴責落後,但此皆失于簡單化,真實曆史遠比這複雜的多,就像人們說明朝滅亡時,常用的一句話解釋那樣:明亡于崇祯,實亡于萬曆,始亡于嘉靖。

庫頁島先亡于俄,複亡于日本,更亡于清乾嘉極盛之時,并非亡于國家微弱之時。

庫頁島——中國近代史上永遠的痛!屠殺之後,島上就沒了漢人!

人們對曆史想象是可能誤解的,而真實的曆史更加引人深思。《庫頁島往事》是一本好書,作者回顧庫頁島的“陳年往事”,澄清對于庫頁島曆史的諸多想象誤區:

1. 為什麼人們都說庫頁島的丢失不是在國力積弱時,而是在盛世年間?庫頁島對清政府來說是怎樣的存在?

2. 為什麼居住于此的中國國民,淪落為亡國之民後,卻沒有痛苦,甚至是冷漠的?

3. 作為勝利者的俄羅斯移民,又是如何經營庫頁島的?

……

庫頁島——中國近代史上永遠的痛!屠殺之後,島上就沒了漢人!

就如本書的作者所言:恢複失地已成夢幻,可我們仍有權利進行深刻省思,盡可能真實地去梳理這段曆史——庫頁島的淪亡史。

庫頁島的丢失對于中國人來說,是痛苦的,是不願意回顧的,但一個民族若是不能正視自己的瘡疤和曾經受的挫折,那麼這個民族是沒有希望的。人們在今天讀這段曆史,不是煽動仇恨,而是給自己增添力量。本書優質,現在點選作者頭像,進入櫥窗頁面,搜尋本書,即可搶先收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