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金創2448.8美元新高後大跳水,見頂了嗎?“去英偉達化”!Meta、谷歌接連釋出自研晶片|一周國際财經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每經記者:蔡鼎 文巧 譚玉涵 每經編輯:王月龍,蘭素英,孫宇婷,劉青彥

黃金創2448.8美元新高後大跳水,見頂了嗎?“去英偉達化”!Meta、谷歌接連釋出自研晶片|一周國際财經
黃金創2448.8美元新高後大跳水,見頂了嗎?“去英偉達化”!Meta、谷歌接連釋出自研晶片|一周國際财經

●本周五(4月12日),對通脹的擔憂和地緣政治的不确定性打擊了投資者情緒,黃金在創2448.8美元新高後大跳水。黃金屢創新高的邏輯何在?這波行情還能持續多久?《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連線光大期貨有色研究總監展大鵬。

●近來,科技公司“去英偉達化”加速。4月10日前後,Meta、谷歌接連釋出自研晶片。事實上,除此之外,微軟、特斯拉和亞馬遜也已相繼釋出能夠處理AI任務的定制晶片。英偉達能否捍衛霸主地位?

●“40枚火箭彈”!以色列多次響起防空警報,拜登警告伊朗:不會取得成功;“木頭姐”旗下基金投資OpenAI;更多内容,盡在《一周國際财經》。

瘋狂的黃金!創2448.8美元新高後大跳水

華爾街激辯黃金見頂了嗎?

本周五(4月12日),美國股市經曆了一場大震動,三大股指全線收跌,道指跌近500點。而前期一路高歌猛進的黃金等貴金屬也未能幸免,在創下曆史高點後又上演了一波“跳水”行情,可謂真正的“瘋狂24小時”。

截至當日收盤,COMEX黃金期貨和倫敦現貨黃金均較當日高位回落約100美元,回撤幅度接近4%。現貨白銀較當日高位回落接近2美元,回撤幅度高達約6%。

巨震的背後是對美國通脹持續的擔憂以及地緣政治的不确定性,投資者的情緒深受打擊。據央視新聞,美國總統拜登4月12日表示,他不想透露安全資訊,但預計伊朗“很快”會襲擊以色列。拜登同時警告伊朗不要這麼做,稱美國将幫助以色列進行防禦,伊朗不會取得成功。

盡管經曆了巨幅波動,但從本周以及4月以來的資料來看,以黃金為首的貴金屬仍呈現出上漲趨勢。但目睹“漲漲漲”之後,當下投資者心中也不免充滿疑問:黃金這波強勁走勢還能持續多久,還有沒有投資價值?

對此,包括瑞銀、花旗和美銀等在内的華爾街機構近期也紛紛發表了預期,其中,美銀分析師最為樂觀,将明年的黃金目标價上調至3000美元/盎司。

而光大期貨有色研究總監展大鵬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黃金市場對利空不敏感,利多則快速上漲,我認為這是市場過熱的表現,追高的風險在加大。”

黃金24小時

4月12日,全球市場震動。美股三大股指全線收跌,道指跌近500點,已是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下跌。截至收盤,道指跌1.24%,标普500指數跌1.46%,納指跌1.62%。

此前一路猛漲的黃金等貴金屬當日也“踩了一腳刹車”,盤中上演“大跳水”行情。COMEX黃金和倫敦現貨黃金日内一度分别飙至2448.8美元/盎司和2431.52美元/盎司的曆史新高,截至當日收盤,COMEX黃金期貨收跌0.53%,報2360.2美元/盎司,倫敦現貨黃金收跌1.19%,報2344.25美元/盎司,均較當日高位回落約100美元,回撤幅度接近4%。

現貨白銀當日的價格走勢亦是如此,日内跌幅達1.65%,報27.97美元/盎司,當日稍早一度達到約29.80美元,高位回落接近2美元,回撤幅度高達約6%。

市場“巨震”的背後是對美國通脹的擔憂和地緣政治的不确定性。

地緣政治方面,據央視新聞,美國總統拜登4月12日表示,他不想透露安全資訊,但預計伊朗“很快”會襲擊以色列。拜登同時警告伊朗不要這麼做,稱美國将幫助以色列進行防禦,伊朗不會取得成功。

同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也稱,美方認為“伊朗的潛在威脅是真實可信的”,美國正在密切關注。

另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援引美國防部官員的消息報道,美國正在向中東地區調動“更多資産”,旨在“加強地區威懾力并加強對美軍的保護”。

當地時間12日,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赫齊·哈萊維全面評估了以軍應對“所有情況”的準備工作。哈萊維稱,以軍繼續密切監視伊朗和其他戰線的情況,同時準備與美軍協調合作應對現有和潛在的威脅。他表示,部隊随時準備應對任何情況。

而通脹方面,資料顯示,美國3月CPI同比增長3.5%,漲幅較2月擴大0.3個百分點,超過市場預期,也是過去6個月來最大漲幅。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3月核心CPI當月同比增長3.8%,比預期高出0.1個百分點。加之此前公布的強勁的非農就業資料,市場對美聯儲年内“首降”的預期推遲至了9月,且将年内降息次數從三次減少到兩次。

不過,光大期貨有色研究總監展大鵬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說:“美國3月PPI同環比均低于預期,顯示美國通脹反彈幅度有限,這也緩解了市場對于美聯儲降息推遲的憂慮。”

黃金屢屢沖高的邏輯何在?

盡管4月12日貴金屬都經曆了較大的回撤,但從一周及4月以來的表現看,貴金屬的漲勢依然不錯。Wind資料顯示,在4月1日~12日的這12天中,COMEX黃金和倫敦現貨黃金均有7天上漲,累計漲幅分别為4.67%和5.01%,而從年初至4月12日,兩者分别累計上漲13.92%和13.65%。作為對比,COMEX黃金2023年全年漲幅13.45%;現貨黃金2023年全年漲幅13.11%。

展大鵬對記者分析稱,本輪黃金連創曆史新高與它的金融屬性有關系,一是美聯儲貨币政策從今年開始逐漸轉向,市場預期這是另一輪貨币寬松的開始,美國實際利率預期會下降,黃金上漲隻是在搶跑;二是美國警告伊朗将對以色列反擊,加沙沖突有進一步擴散風險。近幾年的地緣政治環境複雜多變,這也助推了海外投資者看漲黃金的意願。

據CNN報道,黃金被認為是一種高彈性的投資,當(美聯儲)降息時,金價往往會上漲,這是因為金條比債券等資産更具有吸引力。報道同時稱,以中國為首的各國央行持續買入也是推動黃金持續上漲的動力之一。各國央行都将黃金視為長期的價值儲存手段,以及經濟和國際局勢不穩定時期的最佳避險資産。

據中國央行上周日(4月7日)公布的資料,中國3月末黃金儲備7274萬盎司,2月末為7258萬盎司,為連續第17個月增持黃金儲備。世界黃金協會統計顯示,2023年全年,中國央行的淨購金量在各國央行中位居全球第一。

除了中國央行外,印度、土耳其等多國的央行近月來也在增加黃金儲備。瑞銀在4月9日的一份研報中稱,在地緣政治不确定性增強的情況下,各國央行可能希望“分散”美元儲備,轉而購買黃金。

摩根大通在上月的一份研報中進一步指出,未與美國結盟的國家更可能會增加黃金儲備以“擺脫美元”,進而減少受到制裁的威脅。

據銀河證券研究院,2023 年全球央行增持黃金數量為有史以來的第二高,略低于 2022 年。央行購買黃金已成為推動黃金價格上漲的關鍵助力,且這種趨勢在 2024 年仍在延續。2024 年 1 月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增加了 39 噸,是 2023 年 12 月的兩倍以上,全球央行已經連續第 8 個月實作黃金淨增持。

華爾街激辯黃金後市,美銀最樂觀

黃金頻頻創下曆史新高,此時的投資者還能“上車”嗎?

以Giovanni Staunovo為首的瑞銀分析師團隊近日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黃金的這波漲勢“比我們已經看漲的預期來得更快、更有力”。

Staunovo團隊已将其對今年年底金價的預期上調了11%至2500美元/盎司。該團隊認為,美聯儲今年晚些時候的降息,以及對黃金ETF的需求複蘇,将再次提振金價。

Staunovo團隊認為,一旦美聯儲今年開始降息,黃金ETF投資者将加入這場“淘金熱”,ETF的黃金持有量應該會開始上升,“因為這些買家的行動往往與利率調整更加同步。這甚至可能引發黃金ETF的需求再度上升。”

高盛也将年底前金價的預期從2300美元上調至2700美元/盎司。除了高盛和瑞銀,花旗分析師上周晚些時候也上調了黃金目标價,他們對黃金未來三個月的目标價上調了9%至2400美元/盎司。

由分析師Aakash Doshi上司的一個團隊表示,“我們認為,2024年下半年黃金平均接近2500美元/盎司的牛市情景的可能性已增加。近幾周推動黃金價格創新高的不是長期的需求,也不是對美元走軟的回應,但如果美聯儲選擇在6月或7月降息,這可能是黃金的一個重要推動因素。”

美國銀行更為樂觀,該行認為2025年金價将飙升至3000美元/盎司。除了各國央行的強勁購買外,美國銀行預計,一旦美聯儲開始降息,投資者将重返黃金市場。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世界黃金協會4月9日釋出的資料顯示,即便金價屢創新高,但3月份全球實物黃金ETF已錄得連續第十個月流出,當月淨流出8.23億美元。也就是說,目前黃金價格與黃金ETF規模出現了“背離”。

花旗集團對此解釋稱,這可能是因為早期進入市場的長期投資者現在正在出售他們的黃金ETF來獲利,這也是為什麼黃金ETF的淨流入量相對較弱。此外,盡管有持續的資金流出,但黃金價格并未受到太大影響,這表明市場上有其他買家在購買這些黃金。

對于黃金未來的走勢,展大鵬也對記者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稱,“近期黃金市場對利空不敏感,利多則快速上漲,我認為這是市場過熱的表現,追高的風險在加大。”

他認為,近期的資料和事件表明金價正逐漸透支降息預期交易,随着降息推遲的确定性增強,黃金短期或在市場情緒推動下雖仍有沖高表現,但中期來看承壓回調走勢在所難免。

他指出,對于投資者而言,後續需密切關注兩個名額,一是美股和比特币等海外金融市場風險資産的走勢,若海外風險資産非理性走高,或帶動市場風險偏好,樂觀情緒下或繼續助推黃金市場;二是資金的變化,特别是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黃金總持倉和非商業多頭持倉,金價持續上漲需資金推動,若資金和金價呈現背離,對後市上行空間不利。

“去英偉達化”加速!Meta、谷歌接連釋出自研晶片

英偉達能否捍衛霸主地位?

在這個由資料和算力驅動的時代,英偉達以其高性能的GPU晶片,幾乎壟斷了AI晶片市場。而随着AI競争的加劇,晶片供應的緊缺,包括Meta、谷歌、亞馬遜在内的科技巨頭開始探索自研晶片。

當地時間4月10日,Meta公布了自主研發晶片MTIA的最新版本。MTIA是Meta專門為AI訓練和推理工作設計的定制晶片系列。而前一日,谷歌也宣布推出基于Arm架構的資料中心晶片Axion。

科技巨頭投身晶片研發,這背後既有想擺脫供應依賴的考量,也有成本方面的壓力。拿英偉達的明星晶片産品H100來說,目前的價格已經飙升至2.5萬~3萬美元。按照Meta希望年底獲得35萬塊H100的計劃,這筆晶片費用最低也要87.5億美元。

他們的入局是否會動搖英偉達在晶片市場的霸主地位呢?

科技公司上演“去英偉達化”

當地時間4月10日,Meta宣布推出自主研發的最新版本晶片MTIA v2,專為Meta旗下社交軟體的排名和推薦系統而設計。早期測試結果顯示,與去年5月公布的Meta第一代AI推理加速器MTIA v1相比,最新版本的性能有顯著提升,是初代版本的三倍。

而在此前一天,谷歌也宣布推出基于Arm架構的資料中心晶片Axion。據谷歌介紹,Axion晶片的性能比通用ARM晶片高30%,比英特爾生産的目前一代x86晶片高50%,能效高60%。谷歌計劃将Axion用于谷歌旗下的多種服務,例如YouTube廣告投放、大資料分析等。

事實上,除了Meta和谷歌外,微軟、特斯拉和亞馬遜也已經相繼釋出了能夠處理AI任務的定制晶片。

而業界也一直有許多關于OpenAI自研AI晶片的猜測,今年1月,彭博社曾援引知情人士表示,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正在謀劃用數十億美元資金建立一所具備一定規模的半導體晶圓廠。

市場研究機構CFRA分析師認為,大型科技公司正在面臨晶片成本上的壓力,需要靠自研晶片來加以緩解。另據《财富》雜志報道,對于擁有資金的大型科技公司來說,自研晶片也有助于減少對英偉達和英特爾等外部晶片生産商的依賴,同時還允許公司根據自己的AI模型定制個性化的硬體。

随着頂流AI工具ChatGPT的釋出,生成式AI市場也引發了各大科技公司的競相追逐,算力則是這一領域蓬勃發展背後的核心引擎。

在這一背景下,作為英偉達旗下A100、H100、A800和H800等高性能GPU晶片也成為了各大AI公司争搶的對象,尤其是H100。去年7月,外媒曾曝出英偉達用于AI計算的 H100 GPU已供不應求。當時英偉達GPU的出貨時間長達 11 個月,大多數英偉達客戶需要等待将近一年的時間才能拿到訂購的GPU。不過,現在的供應瓶頸有所緩解。

而且,這樣的“香饽饽”,價格自然也是不低的。據報道,H100的價格目前已經飙升至2.5萬~3萬美元。

據稱,為了建構支援OpenAI項目的超級計算機,微軟斥資數億美元,在Azure雲計算平台上将幾萬個Nvidia A100晶片連接配接在一起。據估算,即使隻維持ChatGPT的基本運作,每年也需要約160億美元成本。

今年3月,Meta也曾公布其布局AI基礎設施的細節和路線圖,稱計劃在今年年底前獲得約35萬塊來自英偉達的H100 GPU,屆時公司擁有的算力總和将接近于60萬塊H100所能提供的算力。即使按照最低售價2.5萬美元來計算,這35萬塊H100的成本也高達約87.5億美元。

英偉達霸主地位不複存在?

據《紐約時報》,英偉達在去年售出了250萬顆晶片,幾乎壟斷了這個市場。根據研究公司Omdia的資料,英偉達銷量占到整個市場的七成以上。受到強勁晶片需求的推動,英偉達去年股價累漲約240%,而從2024年年初至今,其股價累計上漲超83%,周五收盤價報881.86美元/股。

有分析認為,随着科技巨頭進軍晶片領域,英偉達的主導地位可能會面臨威脅。“木頭姐”Cathie Wood在最近與《巴倫周刊》的采訪中指出,谷歌、亞馬遜、微軟、特斯拉等競争對手紛紛親自下場研發晶片,這将拖累英偉達未來收入增長。

咨詢公司Forrester進階分析師Alvin Nguyen則認為,“盡管谷歌、Meta和亞馬遜等公司設計的晶片不會像英偉達的頂級産品那樣強大,但這可能會讓這些公司受益。尤其是,出貨等待時間會更短。”

“從Meta的角度來看,這為他們提供了與英偉達讨價還價的籌碼。”科技咨詢公司Omdia的分析師Edward Wilford也如此說道。“在英偉達之外,他們還有其他選擇。”

此外,Nguyen還認為,自研晶片可以更好地适應科技公司的特定AI平台,進而通過消除不必要的功能來提高效率并節省成本。這意味着,盡管英偉達GPU在AI資料中心方面表現出色,但其作為一種通用性硬體,在某些工作負載和某些模型中,效果可能不如定制晶片。

不過,科技公司的AI晶片開發是一個長期過程。Nguyen預計,這些晶片的開發大約需要一年半的時間,之後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大規模實施。在可預見的未來,整個AI領域将繼續嚴重依賴英偉達來滿足其計算硬體需求。

而且,自研晶片并不意味着科技巨頭就可以完全擺脫對英偉達的依賴。

實際上,科技巨頭造芯并不是一件新鮮事情,谷歌從2016年起開始推出自研AI張量處理單元,亞馬遜雲科技在2020年宣布推出用于訓練AI模型的自研晶片Trainium,但直至生成式AI爆發的當下,隻有英偉達盤踞AI晶片龍頭,成為最大的“賣鏟人”。

《财富》報道認為,這一方面是由于科技巨頭在制造能力上的限制;另一方面,英偉達建構了最大的晶片系統,提供了更高的性能,并且可以與更廣泛的軟體配合使用。亞馬遜晶片業務負責人在接受外媒采訪時曾說,“英偉達擁有出色的晶片,更重要的是,他們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生态系統,基于此,讓市場接受一種新的晶片是非常有挑戰性的。”

研究公司Gartner的資料顯示,到2027年,晶片市場預計将增長一倍以上,達到約1400 億美元。盯上這塊蛋糕的不隻有AI模型的提供者們,AMD和英特爾等知名晶片制造商也正在加速推出性能更好的AI晶片,挑戰英偉達的霸主地位。

英偉達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2023年,英偉達推出了自己的雲服務,企業可以在該服務中使用其晶片。此外,該公司正在基于晶片業務與雲提供商例如 CoreWeave進行合作,以期與亞馬遜、谷歌和微軟展開競争。

知情人士:美國觀察到伊朗準備了多達100枚巡航飛彈

據參考消息,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4月12日報道,美國迅速将軍艦部署到位,以“保護”該地區的以色列和美國軍隊,希望阻止伊朗可能對以色列發動的“直接攻擊”。

據光明網,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最新消息,熟悉美國情報的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觀察到伊朗準備了多達100枚巡航飛彈。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4月12日,以色列北部靠近黎巴嫩邊境的加利利地區多次響起火箭彈防空警報。

以色列國防軍發表聲明稱,約有40枚火箭彈從黎巴嫩方向射向以色列北部,一些被攔截,其餘落在空曠區域,目前沒有人員傷亡報告。

同日,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赫齊·哈萊維全面評估了以軍應對“所有情況”的準備工作。他表示,部隊随時準備應對任何情況。在完成評估工作後,哈萊維還會見了到訪的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邁克爾·庫裡拉。

美國總統拜登4月12日表示,他不想透露安全資訊,但預計伊朗“很快”會襲擊以色列。拜登同時警告伊朗不要這麼做,稱美國将幫助以色列進行防禦,伊朗不會取得成功。

“木頭姐”旗下基金投資OpenAI

當地時間4月12日,方舟投資CEO、知名投資人“木頭姐”凱西·伍德(Cathie Wood)旗下基金宣布,方舟風險基金已投資ChatGPT、Dall-E和Sora的制造商OpenAI。不過,該基金尚未透露其投資規模。

據外媒報道,方舟投資在當日發給客戶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自2024年4月10日起,方舟風險基金已投資于OpenAI……OpenAI正處于AI能力的寒武紀大爆發的前沿。”

截至目前,OpenAI已經籌集了巨額資金,其中大部分來自微軟公司,後者已經投入了130億美元。

此外,據彭博社,馬斯克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xAI也正在尋求融資30億至40億美元。根據發給投資者的材料,這将使該公司的估值達到180億美元。

美股财報季迎“開門黑”

摩根大通公布業績後下跌,戴蒙再度警示風險

中原標準時間4月12日(周五)晚間,新一輪美股财報季正式拉開帷幕。

摩根大通報告稱Q1的整體營收同比上升8%至425.5億美元,主要歸功于美聯儲的高利率政策和貸款規模的上升。

但公司股價卻在财報釋出後出現一輪較為明顯的跳水,截至收盤,跌超6%。根據市場的初步評估,引發市場負面回報的主要是小摩财報中淨息差(NII)資料,以及财年費用支出的指引上升。

一季報顯示,小摩Q1淨息差收入為230.8億美元,雖然同比上升11%,但在基準利率不變的情況下,淨息差卻環比縮減了4%。

公司CEO傑米·戴蒙也解釋稱,主要原因是存款利率的壓力,以及存款規模的下降。戴蒙也表示,公司預期NII和貸款損失撥備正常化的趨勢都将延續。

戴蒙表示:“許多經濟名額仍然處于有利的狀态,然而向前看時,我們依然對一系列重大不确定力量保持警戒。”

過去幾個月裡,戴蒙一直在警告通脹可能比市場預測得更持久,并在本周一的年度股東信中提到,他的公司已經為美國基準利率“降到2%”至“升到8%或更高”做好了準備。

标普全球:重複違約的美國公司比例達2008年以來次高

當地時間4月12日,據彭博社援引标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的一份新報告,重複違約的美國企業比例已達到2008年以來的第二高水準。

該評級公司信用研究和洞察主管Nicole Serino在一份報告中表示,2023年全球違約總額中約有35%是由“再違約”的公司造成的,這一趨勢也阻礙了經濟複蘇。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評級為B-或B-以下的發行人數量有所增加,而這些公司的債務水準很高。

Serino在接受采訪時指出,“這些公司的資本結構是在利率較低和預期利率較低的情況下建立的。而現在你看到泡沫正越來越大。”

高于預期的消費者通脹降低了市場對美聯儲今年降息次數的預期。這種利率長期高企環境将使高杠杆率、高風險的公司——尤其是那些已經違約的公司——處境更加艱難。

外媒:日元對美元匯率創34年新低!

日政府或出手幹預

據共同社4月10日報道,10日在紐約外彙市場上日元對美元匯率暴跌,一度跌至1美元兌153.24日元,觸及1990年6月以來的約34年新低。截至發稿,日元對美元匯率為153.28:1。

美國勞工部當天公布的今年3月美國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高于市場預期,有關美聯儲很快将降息的預期降溫。美國長期利率也大幅走高,刺激了投資者買進美元并抛售日元。

日本财務省副大臣神田真人向媒體表示:“眼下的(彙市)波動很劇烈。”财務大臣鈴木俊一稱,日本“将不排除考慮所有選項進行妥善應對”,表達了政府和央行不惜購入日元幹預彙市的态度。

日本央行3月雖然已解除負利率政策,但表明了繼續推行寬松貨币政策的态度。是以,市場強烈預期日美利率差暫時不會縮小,近期買入美元賣出日元的勢頭占上風。對于在原油等原材料方面依賴進口的日本而言,日元匯率下跌将導緻進口物價上升,可能會進一步打擊家庭經濟。

黃金創2448.8美元新高後大跳水,見頂了嗎?“去英偉達化”!Meta、谷歌接連釋出自研晶片|一周國際财經
黃金創2448.8美元新高後大跳水,見頂了嗎?“去英偉達化”!Meta、谷歌接連釋出自研晶片|一周國際财經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蔡鼎 文巧 譚玉涵

編輯|王月龍 蘭素英 孫宇婷 劉青彥 杜恒峰

校對|程鵬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制及鏡像等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