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鋼琴,學還是不學?(1)從19世紀的歐洲家庭到今日社會

作者:琅琊書院筆記

鋼琴,學還是不學?(1)從19世紀的歐洲家庭到今日社會

原創 Chairman Rabbit tuzhuxi 2024-03-28 07:52 廣東

兔主席 20240327

按:樂器教育産業在中國十分巨大。其中,鋼琴是“樂器之王”,音樂的象征,代表着高雅、浪漫,文明,似乎承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因為種種因素,使得許多人對孩子學習鋼琴有強烈的執念(一多半可能是孩子的母親)。但圍繞鋼琴學習的讨論和争議是從未中斷過的。在本篇及下篇文章裡,我将抛出自己的觀點,這些觀點純屬個人觀點,肯定會引發不同看法與争議,但如果你的家庭正在糾結是否讓孩子學琴(包括鋼琴、小提琴等學習周期較長的樂器),歡迎參考本文。

第一篇文章将主要探讨鋼琴教育的源起,當年它是怎麼在歐洲家庭出現的;第二篇文章将探讨鋼琴教育(“入坑”)存在的問題,究竟什麼人适合學琴,以及為了适應新一輪科技革命與更加激烈的人才競争,父母應該将精力投放到哪些技能的培養中,同時兼顧音樂及美學教育。

正文開始:

我的父母都很喜歡音樂,小時候家裡時常播放古典音樂。父母會拉手風琴,在那一代人裡,手風琴當年曾經是生活的一部分。小時候,我母親一度考慮過讓我學鋼琴。但我爸爸強烈反對,說家裡沒地方擺,我本人也說對學樂器毫無興趣,就這樣,這個想法在萌芽中就被消滅了。多年後,我很慶幸家裡的這個決定:還好我沒有去學樂器,能夠發展屬于自己的其他愛好。

我的妻子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國小時,她的母親買來鋼琴,将學琴作為她最主要的課外活動。她的父母并不屬于有很多音樂教育的人,她自己也不屬于“愛樂者”——即不屬于對音樂特别敏感,有很強的音準、愛聽音樂、載歌載舞的人。而恰恰因為如此,父母更要讓她學習鋼琴,希望通過學琴“補短闆”。“缺什麼補什麼”,認為音樂天賦和能力可以通過後天培養,可能代表了很多父母的想法。但這個過程就比較痛苦了,把大量時間花在學琴、考級上。孩子常年被迫做一件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親子關系也搞得很緊張。上中學後,學業緊張了,自然琴就被放下了。鋼琴留下了很多并不很好的回憶,帶來的不是快樂,而是抵觸。這樣的情況,在長大自立後,自然也不會再去碰鋼琴,鋼琴純粹成了兒時的記憶。至于當年買來的鋼琴,早就處置掉了。

像這樣的情況,我身邊接觸的案例非常多。包括鋼琴九級、十級的。到了成年,鋼琴距離他們的現實生活非常之遠。

這裡面有學成的(考到九級以上),也有半途而廢的。但對許多人來說,回頭看,學琴投入的大量時間、精力,其實變成了一種浪費。但你說學琴有沒有好處呢?也是有好處的,除了音樂本身以外,也幫助鍛煉了紀律、意志、耐性等等。但鍛煉這些品質難道一定需要通過練琴麼?練點别的不行麼?今天如果給孩子選一門課的話,除了樂器本身外,還得考慮學習的機會成本:假設孩子的時間是有限的,學什麼的回報最大,最能讓他獲得适應未來世界的能力?

有了自己的一些親身經曆和觀察,在給孩子做教育規劃時我就比較注意了,首先,保持開放态度,不輕易下結論;第二,不會斷然排斥“入坑”,但極度謹慎,絕不貿然“入坑”。

這裡需說明,我不是學音樂的,但是一個業餘愛樂者,在音樂方面屬于“自我教育”,例如了解一些基本的樂理和音樂史;了解各種音樂類别、風格、流派;對各種樂器有基礎了解;能簡單使用個别的樂器(例如吉他和鍵盤);形成了一定的音樂欣賞審美體系和偏好;有一些中意的音樂家、指揮家、演奏家;有一定的CD和數字化收藏。本文,我隻是從一個普通家長的角度,分享一下對音樂教育的考慮和建議。

這裡我把重點放在“鋼琴”,其實不特指鋼琴,也适用于小提琴之類學習系統化、周期長的樂器。那麼為什麼專講鋼琴呢,因為鋼琴教育是社會覆寫與閱聽人面最廣、最為産業化、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1.普通人家庭為什麼要學鋼琴?從18-19世紀的歐洲到當代社會

(這裡雖然專指鋼琴,但部分内容也可以涵蓋其他樂器教育)

鋼琴屬于西洋樂器,而在西洋,音樂教育曆史悠久,對歐洲上流社會和知識分子家庭來說,音樂屬于人的基本修養,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而凡涉及音樂教育,必涉及對樂器的學習。鋼琴屬于大型樂器,可謂“樂器之王”,造價昂貴,擺放需要空間,也需要後期維護。圍繞鋼琴的教育原主要在最有條件的上流社會。1826年,英國鋼琴制造家Robert Wornum發明了立式鋼琴,鋼琴生産也逐漸産業化,這才使得千家萬戶得以接觸到鋼琴。

鋼琴,學還是不學?(1)從19世紀的歐洲家庭到今日社會

我們問兩個問題,第一,站在18、19世紀一個歐洲中産家庭的環境看,學鋼琴有什麼好處?第二,當年的這些好處,放在今天是否依然存在?

1)實用性:現代社會以前,沒有電影、電視、廣播、遊戲機、網際網路、手機,音樂是人們不多的文化娛樂形式之一,而獲得音樂方式很單一:要麼歌唱,要麼彈奏樂器。鋼琴音色悅耳,可以用于獨奏(“單獨撐起一個舞台”),也可以伴奏,同時它是通過鍵盤演奏的,對彈奏者非常友好(不需有音準),是一個非常實用、非常友好的樂器;

今天是否成立:不成立。今天,普通人是不需要通過彈奏樂器獲得音樂的:在手機和智能電視上點放什麼曲子都可以,過去幾百年人類世界的音樂作品盡在網際網路寶庫中,随手可得。當人們需要歌唱的時候,可以去唱卡拉OK,什麼歌都可以點唱。在今天,除了需要真人演奏樂器的音樂會外,鋼琴等樂器是缺乏一般應用場景的,如此便沒有了實用性、通用性;

2)社交性:在18-19世紀的歐洲,音樂是人們社交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獲得音樂隻能通過彈奏樂器,設想一下這樣的場景:有個鋼琴的話,親人、朋友一起相聚,可以邊彈邊唱。我們經常看到電影裡描述過去一群人圍在一個鋼琴邊上唱歌,就是這樣的場景。另外,許多音樂是需要多種樂器合奏,需要樂團的,這就需要人們的合作。是以,鋼琴等樂器是具有社交屬性、社交功能的。練好鋼琴等樂器能夠提升人的社交能力,豐富社交場景;

今天是否成立:不成立。今天的人們不需要通過演奏樂器獲得音樂,也不需要通過演奏音樂社交。舉個現實的例子,在本職工作之外,你的鋼琴彈得很好,小提琴拉得很好,但是你何時有機會去演奏呢?你在機關年會時演出麼?你在團建時演出?演出的場景是什麼?恐怕沒有什麼場景。非常偶爾的,你可能可以錄制彈奏視訊,發個朋友圈,表示你精通樂器,獲得一些點贊,但你也不會每天都發朋友圈吧?如果你的家中安裝了隔音設施,或者佩戴耳機的話,你确實可以回家彈奏一曲。但這是沒有社交屬性的。而回到學鋼琴,就是自己練,基本沒有社交屬性,甚至可能不利于孩子培養社交能力。有的人說,學一門樂器,參加學校的社團,可以培養社交能力。但問題是,培養社交能力的方式多得很,比如搞團體運動,效果好得多,不需要去學樂器。

3)音樂的重要性及鋼琴在音樂裡的重要性:18、19世紀的歐洲,即便是上流社會,人們的戶内文化娛樂形式也是非常單一的,無非就是看劇、聽音樂、閱讀、談天等。音樂的形式特殊:完全依賴聽覺,欣賞者不需要識字,也不需要有文化積累,是最簡單、輕松、直覺及最易普及的文化娛樂形式。新的音樂作品,特别是新的交響樂、新的歌劇釋出都是社會上的重大事件(如同今天的電影、電視劇、遊戲首發一樣)。在這樣的環境裡,學音樂指向的是文化娛樂産業,而鋼琴在傳統歐洲音樂裡地位很高,它是各種細分領域(作曲、指揮)均需掌握的幾乎必不可少的核心技能,同時在那個年代裡,歐洲人不會觸及後來的爵士樂、搖滾樂、電子樂、世界音樂等,在傳統西方音樂的譜系裡,鋼琴地位極高。以上可以看到在那個年代裡鋼琴的重要性。基本上,它是面向音樂及文化娛樂産業的核心謀生技能;

今天是否成立:不成立。首先,音樂是否還很重要呢?還是很重要的,但今天的娛樂形式極其多樣,音樂隻是其中一個。可以斷定的是:音樂的相對重要性大大下降。歐洲全城人為一個新的交響樂或音樂劇釋出而激動萬分的時刻将永遠寫入曆史。很現實的一個情況,卡拉OK原來在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團體娛樂方式,因為娛樂形式太多,今天也逐漸被邊緣化。其次,鋼琴、小提琴等傳統古典樂器在音樂裡的相對重要性也下降了:有搖滾樂、電子樂、國樂,馬上生成式AI都可以直接生成音樂了。

4)樂器修養是美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流社會及中産階級家庭都認為,美學欣賞是人的基本修養及素質之一。音樂作為重要的文化形式及内容載體,地位自然特别高。人們認為,學習鋼琴等樂器可以幫助人們了解音樂,獲得音樂(演奏及創作)、參與音樂欣賞活動,以及與同圈層的人進行交流。音樂是核心的“文化資本”,而鋼琴又是獲得核心文化資本的工具。(在那個年代,除了音樂以外,這樣的文化資本還包括文學、詩歌、繪畫、哲學等);

今天是否成立:基本不成立。美學教育、美學欣賞能力依然很重要,但今天藝術的形式、内容載體比原來豐富多了,知識分子、文藝青年在一起讨論的可能是電影、電視劇、建築、藝術展出、美食烹調、旅行經曆與見聞、生活方式,但不一定要讨論音樂。在讨論音樂的時候,可能是讨論由古至今的各種音樂流派和風格,切磋的是欣賞、收藏,而不是切磋各自的樂器彈奏能力。今天已經進入科技年代,對科技新知的認識非常重要。同時,人類社會經曆着年不遇之大變局,對曆史、對地緣政治的了解也很重要。總之,“文化資本”也在演變,即便在西方社會,古典音樂及傳統西洋樂器也早已沒有了以前的地位——它隻是一項令人尊重的個人愛好和技能,但談不上有更特殊的地位。

5)獲得排解精神、撫慰心靈的手段:遇到壓力時,人都需要調解情緒,現代社會以前的人們精神文化活動形式單一,沒有廣播和唱片,更沒有電影、電視、短視訊。那麼人們靠什麼去調解呢?靠音樂。尤其在家的時候,獲得音樂的唯一路徑就是自行演奏和歌唱。掌握一門樂器,懂一點音樂,就掌握了撫慰心靈的鑰匙。這一條,請一定要還原到現代社會以前的語境去了解。例如可以設想在蒙古草原上,沒有電,沒有娛樂,什麼都沒有,手裡隻有一把馬頭琴,這個時候你還能做什麼?

今天是否成立:不成立。音樂當然是調節情緒、撫慰心靈的絕佳手段,但對于一般人而言,從音樂擷取能量的方式是去聆聽,而不是去彈奏。在今天,人們可以通過手機輕易擷取自己想要的任何音樂。參與音樂的方式也未必彈奏,而是歌唱——到卡拉OK去喊兩嗓子。如果說人與人之間有差别,主要展現在對音樂了解的多少,對人類音樂遺産是否熟悉?是否能從音樂遺産中汲取更多資源(“原來還有這麼好聽的曲子,這些我以前都不知道呢!”)。而了解這些,不需要去花七、八年去練琴,隻要挖掘積累一些音樂知識就能實作。從這個角度出發,一定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音樂環境,讓他們多聽音樂,愛上音樂,終身享受并受益于音樂。

6)智力鍛煉與培養:人們認為,學習樂器、練習樂器、熟練一門樂器是可以幫助提升智力的。還原到18~19世紀的歐洲,人們能為孩子提供的知識學習和智力鍛煉途徑是很有限的,鋼琴等樂器就成了一項學習内容。

今天是否成立:一半一半。必須看到,今天是科技年代,不是18~19世紀的歐洲,人們可以通過無數的路徑和方式為孩子提供更加與時俱進的智力鍛煉與技能培養。體育運動本身也可以提升智力。單就鍛煉智力而言,不足以論證學習鋼琴等樂器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綜上,可以看出,在18~19世紀歐洲的語境裡,學好一門樂器(特别是鋼琴這樣的樂器)是有極強的實用性的,它可以用來謀生,可以用來社交,可以作為文化資本,可以調節情緒,甚至可以實作階層跳躍。如果家長要為孩子謀一個好的前程——譬如具體到讓自家小女嫁一個好的人家——練得一手好鋼琴将是一項讓她終身受用(并且可能改變命運)的技能。

熟悉古典音樂的同學們應該知道,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音樂大家——各種指揮、演奏家(包括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等),有不成比例的猶太人——包括大量的德奧、東歐、俄羅斯猶太人。甚至可以說,那個年代大多數有名的演奏家都是猶太人(名單我可以列幾頁紙,讓人瞠目結舌)。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因為對于歐洲猶太人來說,音樂是他們能夠選擇的為數不多的“賽道”之一。他們将所有的教育資源都傾注到音樂上。

我們發現這個現象在20世紀被複制到了東亞——包括日本、南韓、中國。和歐洲猶太人一樣,東亞人非常熱衷教育,并且對西方還有巨大的向往和情懷。于是,人們将極大的熱情投放到西洋樂器的學習中。

但我們已經指出,支撐18~19世紀歐洲中産家庭學習鋼琴/樂器的絕大多數因素已經不複存在。

下篇:

——東亞人/中國人為什麼愛學鋼琴?

——學鋼琴(及小提琴等需要較長學習周期的樂器)的主要問題?

——究竟什麼人适合學鋼琴(及小提琴等需要較長學習周期的樂器)?

——如果不學鋼琴,孩子需要獲得什麼樣的音樂教育?

——為了更好的适應未來時代(AI科技革命),到底應該讓孩子們學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