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曉薇在《學習時報》發表署名文章《夯實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家庭根基》

作者:廣州女性

全國婦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黃曉薇在5月20日出版的《學習時報》上發表署名文章《夯實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家庭根基》。

黃曉薇在《學習時報》發表署名文章《夯實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家庭根基》

這是2024年5月20日的《學習時報》一版

夯實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家庭根基

全國婦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

黃曉薇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治國理政、定國安邦、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深刻把握家庭對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作用,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上司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取得曆史性、開創性成就,産生了全方位、深層次影響。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藍圖,對“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提出明确要求。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積極回應億萬家庭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守正創新推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高品質發展,夯實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家庭根基。

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對家庭工作的重視前所未有、對家庭領域的支援前所未有,全社會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關注度前所未有、參與積極性前所未有,家庭工作迎來了曆史最好時期,取得了豐碩的理論成果、制度成果和實踐成果。

重要論述深入人心,凝聚起億萬家庭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中央紀委全會等重要場合,在春節團拜會講話、新年賀詞中,在三次同全國婦聯新一屆上司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在會見全國文明家庭代表、同少年兒童共慶“六一”時,在赴各地考察調研期間,圍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強調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風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長,社會才能健康發展;強調把家風建設作為上司幹部作風建設重要内容,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強調發揮婦女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強調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等,深刻闡述了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大意義、目标任務和實踐要求。重要論述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家國一體”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家庭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的運用和創新,彰顯了大黨大國領袖深厚寬廣的家國情懷和為子孫萬代計、為長遠發展謀的治國之道,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家庭篇”,為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随着黨的創新理論廣泛傳播,《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習近平走進百姓家》等讀書分享活動蓬勃開展,廣大群衆越發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心系萬家燈火、情牽民生冷暖的人民情懷,感受到光輝思想的真理偉力和實踐力量,更加自覺堅定地把愛國和愛家統一起來,把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彙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家”力量。

頂層設計不斷強化,為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提供有力制度保障。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将“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寫入《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黨的二十大将“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寫入黨代會報告,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被納入黨的治國理政戰略布局統籌推進。民法典專設婚姻家庭編,出台了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進法,修訂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農村土地承包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在維護家庭成員合法權益、支援家庭發展中彰顯法治的重要保障作用。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首設“加強家庭建設”專節,2021—2030年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分别增設“婦女與家庭建設”“兒童與家庭”領域,與億萬家庭密切相關的生育、托育、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社保、住房等政策措施日益健全,一項項政府民生實事相繼落地開花,家庭支援政策體系越來越完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用良好家教家風涵育道德品行”,《中國共産黨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條例》将家風家教宣傳教育納入廉政教育内容,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要求把家風建設作為上司幹部作風建設重要内容,中宣部、中央文明辦、中央紀委機關、中組部、國家監委、教育部、全國婦聯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實施意見》,建構起黨委統一上司、部門協同關聯、各方廣泛參與的家庭工作新格局。

實踐探索異彩紛呈,家家幸福安康的生動局面日漸形成。家庭文明建設持續深入開展。湧現出全國文明家庭781戶、各級五好家庭558萬戶、各類最美家庭1484萬戶,在全國建立家風館4300多個,7.2億人次參與活動;2萬多支巾帼宣講團、16萬多名宣講員進社群、到企業、入家庭,開展家教家風巡講展演等活動50多萬場,受益群衆2.5億多人次。今年5·15國際家庭日期間,全國婦聯以“家國情·小家大愛”為主題,推出“AI傳家風”“我給媽媽送束花”等系列宣傳活動,組織“最美家風潤萬家”接力宣講、“家教潤心成長同行”兒童心理健康家長直播課,網上相關話題總浏覽量超過14億。家庭教育指導護航兒童成長。制定修訂《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家長家庭教育基本行為規範》《兒童家庭德育指導手冊》等,依托城鄉社群40多萬個家長學校、4萬多個網絡新媒體平台、500多個兒童活動中心以及48萬多人家教指導服務隊伍,把科學家教送到家長和孩子身邊;廣泛開展“少年兒童心向黨”“書香飄萬家”親子閱讀等活動,引導孩子們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增強文化自信,厚植家國情懷,成為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家庭關愛服務送達千家萬戶。多措并舉促家政服務擴容提質,據不完全統計,婦聯系統年均開展家政教育訓練100多萬人次,幫助80多萬婦女就業;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截至2024年2月,全國托位數約為480萬個,比2022年增加32.5%;加快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2023年末全國養老機構4.1萬個,養老服務床位820.1萬張;全國建立縣以上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4000多個,常态化開展婚姻家庭沖突糾紛調解服務;開展愛心媽媽結對關愛、“春蕾計劃”、寒暑假期兒童關愛服務等,為困難家庭婦女兒童送溫暖,廣大家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家庭家教家風是中國式現代化豐富内涵中最基礎、最獨特的要素,也是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國式現代化五個方面的中國特色都與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密切相關。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必須始終重視發揮家庭的重要基點作用,賦予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新的時代内涵。

實作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離不開億萬家庭強有力的支撐。人口問題是事關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的問題。大陸有14億多人口、4.9億多家庭,無論是人口規模适度增長、人口素質全面提升,還是培養接班人,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都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就要積極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加強對年輕人婚戀觀、生育觀、家庭觀的引導,完善和落實生育支援政策,提高家庭人口再生産能力,確定勞動力供給充裕;注重為家庭賦能,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為現代化建設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充分發揮家庭作為人生第一所學校、父母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的作用,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實作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内在包含廣大家庭共建共享美好生活。共同富裕一頭連着中華民族的“大夢想”,一頭連着每個家庭、每個中國人的“小日子”,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衆的共同期盼。國家富強、民族複興、人民幸福,最終要展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展現在億萬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就要把推動高品質發展放在首位,充分調動每位家庭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奮鬥創造幸福生活,靠勤勞走上緻富之路,為中國式現代化添磚加瓦;把廣大家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解決家庭養老托育、子女教育、事業家庭平衡等急難愁盼,加強對特殊困難家庭關愛幫扶,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繪就家和萬事興的幸福圖景。

實作物質文明和公德心相協調的現代化,需要家文化提供豐厚滋養。既要物質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崇高追求。家文化是中華民族曆經滄桑而不衰、飽經磨難而更強、豪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強大精神支柱,是中華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中華文化的根基和精髓。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就要弘揚尊老愛幼、妻賢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讀傳家、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家和萬事興等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傳承“戀親不為親徇私”“為人民服務,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等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涵養忠誠幹淨擔當、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等新時代共産黨人的良好家風,樹立新時代家庭觀,營造家庭文明新風尚,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

實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家庭在生态文明建設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點,為實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開辟了廣闊前景。家庭是生态文明的建設者,從發展綠色農業到美麗鄉村、美麗庭院建設,從愛糧節糧到CD光牒行動、垃圾分類,都離不開家庭成員的參與和貢獻。家庭也是綠水青山的分享者,良好的生态環境是最普惠的家庭福祉,新鮮的空氣、幹淨的水、放心的食物、宜居的環境等這些來自大自然的饋贈,都是衡量家庭幸福指數的重要名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就要在家庭中大力倡揚生态文明理念,開展綠色家庭培樹,引導家庭成員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踐行簡約适度、綠色低碳的生産生活方式,為建設美麗中國增綠添彩。

實作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家國一體”意識為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共産黨緻力于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複興、為世界謀大同。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再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家國一體”意識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協和萬邦、天下大同成為對人類社會的美好憧憬,這為今天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解決紛繁複雜的民族關系和國際關系、維護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中國方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就要從家庭的視角,講好中國故事,講述中國人的血脈相連和精神傳承,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搭起中國與世界“民相親”“國相交”的連心橋,為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

為推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高品質發展作出婦聯組織獨特貢獻

做好家庭工作是黨中央交給婦聯組織的重要任務。新征程上,婦聯組織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全國婦聯新一屆上司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國婦女十三大目标任務,打造“家家幸福安康工程”更新版,大力實施家庭服務巾帼行動,充分發揮婦女的獨特作用,為促進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風端正盡責,為廣大家庭美好生活服務,助力夯實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家庭根基。

圍繞促進家風端正,着力提升最美家庭品牌影響力。拓展活動廣度,将尋找“最美家庭”活動與各類家庭文化、公共議事、積分超市、基層黨建等活動有機結合,通過“橫向關聯尋”“縱向系統推”“點上群衆薦”,擴大尋找蓄水池。強化活動深度,大力弘揚優秀傳統家風、革命紅色家風、新時代共産黨人良好家風,持續推動家風故事進社群、進機關、進校園、進農村、進網絡,聯合有關部門推進清廉家風建設,總結推廣移風易俗好家庭好案例,讓家庭文明新風尚更加充盈千家萬戶。增添活動亮度,在城鄉社群普遍設立最美家庭光榮榜宣傳欄,依托主流媒體、網絡新媒體、婦聯所屬全媒體等宣傳平台,讓最美家庭品牌叫得更響、傳得更開。

圍繞促進家教良好,着力提升家庭教育指導專業性。培養專業化隊伍,聯合有關部門制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職業技能标準,系統研發課程教材,協同推進學科體系建設。豐富專業化産品,依托專家力量,打造全生命周期家庭教育指導課程體系,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産品,開展親子閱讀、親子科普等實踐活動,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理念知識,為家長解疑釋惑、提供幫助,推動家校社協同育人。打造專業化陣地,抓住城市社群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契機,推動将家長學校和家庭教育指導融入社群規劃建設,就近就便滿足家長科學育兒需求;聯合網絡新媒體資源建設家庭教育公共服務平台,讓家長更加便捷地擷取家庭教育指導。

圍繞促進家庭和睦,着力提升家庭關愛服務精準度。持續深化愛心媽媽結對關愛活動,實施溫暖守護、賦能成長、愛心助力三個計劃,統籌用好“愛暖萬家”“陽光驿站”“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知識書包”等資源,加強對愛心媽媽教育訓練,把關愛服務留守困境兒童的工作做實做細做規範。持續深化婚育服務進萬家活動,推出“幸福聯線”婚戀交友服務品牌,開展多種形式的線上線下交友聯誼活動;将托育服務納入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和“兩綱”示範建立,推廣“愛在開端”項目早期育兒服務模式,為家庭提供優質普惠托育服務。持續深化巾帼家政服務提質擴容,制定巾帼家政服務機構評價标準,培樹巾帼家政龍頭企業,舉辦家政服務職業技能大賽,推進巾帼家政進社群,真正實作“就業一個人,幸福兩個家”。

繼續閱讀